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精品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5890158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精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精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精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精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精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精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精品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教学内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二、教学目标:、认识课文中的13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通过了解雷锋的事迹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优秀少先队员。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教学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四、课前准备: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练习-课堂拓展,提

2、升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一、谈话导入、师:还记得吗?在大山的深处,有热情的泉水娃娃为大自然和人们做许多好事。有一位叔叔,他也热情地帮助着身边的人们,大家知道他是谁吗?(生)、师:是呀,他就是雷锋。(板书:雷锋叔叔)、师:雷锋叔叔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大家都很想念他,都想找到他。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六课。(板书:你在哪里)。、齐读课题。(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请大家小声地把课文读一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遇到不懂的字请课文下面的拼音来帮忙吧。(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了吗?在学习小组里开火车检查一下。、字音读准了,能把课文读通顺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吧

3、。比比,谁读得好。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谁愿意读一读课文?(指名)你想请几位小伙伴和你一起读?(渗透诗歌的小节划分)(三)、检查自学情况、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开动脑筋想一想:雷锋叔叔到过那里?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边想边做上记号。生再读课文。、学习小组交流答案。、班级交流:板书:长长的小溪抱着迷路的孩子弯弯的小路背着年迈的大娘、师:儿歌的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迷路的孩子?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大娘?班级交流。、师:请选择最喜欢的一部分,用上喜欢的方式自己读一读吧。生自读课文段落。(四)、教师精讲点拨、请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其余同学当评委,做点评,说说哪里读得好?

4、人家是怎么读的?、喜欢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听了同学的朗读,闭上眼睛做了想象,如果你是那个迷路的孩子,或是年迈的大娘,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雷锋叔叔在长长的小溪边帮助了迷路的孩子;在弯弯的小路上帮助了年迈的大娘。他还会到哪儿呢?我们一起把第六节读一读。、师:儿歌后面的一位小姐姐提了一个问题,是什么?指名读问题,交流答案。是的,谁为人们做了好事,谁就是“活雷锋”。、儿歌读一读,把喜欢的句子或小节背下来:交流背诵。(五)、课堂巩固练习雷锋,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影响了多少人!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应该怎样做呢?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吧!(六)、课堂小结;利用一周的时间为身边

5、的人做几件好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分组读课文,检查课文背诵情况。(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书写规则(三)、检查自学情况(四)、教师精讲点拨、仔细观察田字格,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怎么在田字格里写好这几个生字。哪个字需要老师帮忙。、小组讨论,学写生字、班级交流,注意:“雷”和“需”的雨字头写法,要宽而扁。中间一行都是走之底的字,写好“迷”的“点”。师适时板书“需”和“迷”。、其余个字由生自行观察,临摹。(五)、课堂巩固练习 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总结。(六)课堂拓展,提升 :把本课生字在仿影本上认真书写完成。(七)板书设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小溪 小路抱、

6、冒 背、踏泥泞足迹荆棘汗滴教学反思:情感的延伸,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意思,哪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通过我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吧。用句式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将会变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6、千人糕一、教学内容:千人糕二、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2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生活乐趣。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内容的理解,知识的拓展,情感的迁移。 2、结合本课,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由重阳节的“

7、千人糕”引发出去,了解其它的传统节日,积累文化,向往美好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练习-课堂拓展,提升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师范读第一节,指导学生朗读。用适当的语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朗读的愿望。师:老师先朗读第一节课文,余下的由你们接着读好吗?2生齐读。3生与生之间互读课文一遍。(留给学生自己锻炼、学习的机会,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4学生合上书本,师出示多媒体生字,指导学生朗读。 糕 磨 碾 锅 矿 腾 纺 纱

8、煤 重 生依次读 生读“重”为zhng、chng。 师(友善地、鼓励地)重是有这个读音,你真聪明,不过你偷看一下书本,赶快告诉我文中读什么啊!(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加深其印象)生:重(chng)阳5小组长上讲台指着多媒体领学生朗读二遍。(三)检查自学情况1同学们刚刚表现地都很好,请同学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黑板上的“糕”与“千人糕”意思同吗?老师相信你们会表现地更好,会找到问题的答案的。 2小组代表依次发言,师归纳。师:每个小组的代表来发言。 生:它们有不同,“千人糕”两个字,说明人多。生:它们有一样的地方,都是米粉做的。生:“千人糕”名字变了,说明做这个糕的人多。需要很多东西。师:

9、好,这位同学,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探讨,“千人糕”要哪些东西? 3交流讨论,总结,感悟文中所要表达的内容。4.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我们的教室是由许多是建筑工人砌的。生:盖房子的树是工人叔叔砍伐的。生:我们团结合作,能战胜一切困难。四、教师精讲点拨1多媒体展示粽子,了解相关的链接。师:哪位同学告诉这上面的是什么?你吃过吗?生:图上的是粽子,吃过。师:我们一般在什么时候家家都会吃呢?生: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要吃。2介绍端午节的有关风俗习惯,并结合多媒体画面,介绍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清明、中秋、重阳、除夕、春节等相关知识,学生仔细听,不时提问。3多媒体展示少数民族,国外的一

10、些传统节日,泼水节、圣诞节、复活节,学生作了解。(安排了一个迁移练习,目的在于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丰富自身的情感,感受到祖国的文化。学生产生了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五)、课堂巩固练习甘( ) 甜( )汗( )( )菜( ) 采( )(六)、课堂小结千人糕是一篇文浅情深,易于理解的课文而作为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我首先想到的是重在对学生文化的认识,导学生从这三方面加以理解。(七)板书设计:大米 + 糖 = 千人糕 包装、送货、销售7 一匹出色的马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郊、泛”等14个生字,会写“匹、波”等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想象和游戏带给我

11、们的快乐感受。教学重点1.识记字词,朗读课文,体会妹妹的变化。2.理解课题“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 谈话导入1.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散步时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来请两位同学来讲一讲吧。(点名学生回答)2. 同学们的故事十分有趣,我们今天也来学习一篇有趣的故事一匹出色的马。(板书课题)3. 有哪位同学知道“出色”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回答)请同学们用出色来说一句话。(点名学生造句)大家想知道这匹出色的马是什么吗?那么们一起来读课文吧。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自读课文。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

12、的字音。遇到生字拼读困难时,可以借助拼音朋友的帮忙反复朗读。2. 识记生字。(1) 读准字音。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认识它们。(课件出示词语)(2) 指名读,齐读。注意区分前鼻音、后鼻音和三拼音节。易读错的字可相机指导拼一拼,然后指名读、开火车读。(3)交流识字方法:相机指导,“郊、波、纹”等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葱、毯”等可用图片帮助理解记忆,其他生字可以采用组词认读的方法识记。2.将下列汉字注音正确的打“”,错误的改正过来。( ) ( )( ) ( )( ) ( )( ) ( )( ) ( )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要读通读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 指名

13、轮读课文。把各组选派的代表,指定顺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选最佳“朗读小能手”。3. 交流阅读收获。让学生再次自由读全文,想想自己了解了哪些知识,读后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交流。(1)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在郊外他们看到哪些自然景色?(2) 妹妹求抱抱时,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3) “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4) 妹妹前后有哪些变化?4.提出疑难问题,存疑,让学生再继续细读课文想想、议议。3.读课文,回答问题。(1)本文写“我”和、一起到散步时的事情。(2)“一匹出色的马”是指。4. 读完课文,你有什么疑问?请写下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 复习导入1.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生词的

14、认读识记情况。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匹出色的马。二、 细读第13自然段,积累词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你觉得春天的郊外美丽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学生自由读文。3.全班反馈交流,画出体现春天的郊外美丽的句子。4.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出示句子: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1)读这些句子,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2)你在郊外游玩的时候还会看到怎样的美丽景色?(小组交流)(3)仿照上面的句子,练习说话。(4)词语积累扩展。画出文中表示“绿色”的词语,抄一抄,并照样子说一说。体会“恋恋不舍”的意思。5. 读句子,完成练习。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1) 照样子,写词语。葱葱绿绿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