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泰山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教学问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5862260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泰山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教学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1-2022年泰山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教学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21-2022年泰山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教学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21-2022年泰山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教学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21-2022年泰山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教学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泰山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教学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泰山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教学问题(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泰山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教学问题【前言】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三大要素,教材在教师和学生中间起着中介的作用。以往的教材局限于“知识性的、说教式的、语文化”的德育,是脱离学生实际的课程。随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颁布,大家都在探索编制源于儿童生活的、引导学生实践体验与建构的、资源性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教材,并力图通过实验教材,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改革,努力建立生活德育和实践德育的观念和策略,以回归生活、价值引导、自主建构为核心,促进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基于这种背景,各种版本的实验教材应运而生: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山东人民出

2、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泰山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等等都有杰出的贡献。各种教材都依据课程标准中搭建的课程结构框架,即“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精心选择和安排了适合于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和生活实践的活动内容。从“学生与自我”“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然”三方面入手,充分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每一种教材的编写宗旨虽然“大同”,但也存在“小异”。作为新课程的操作者和实践者,我们应该了解每一种教材的编排思想、内容选择、体例特点等,懂得科学使用教科书,进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基于这

3、样的考虑,市教研室及时安排了多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研训活动,事实上,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广大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加深了对这门综合学科的认识,促进了教学的落实。今年新学期开始,泰山版品德与生活又进入了一年级实验教师的教学视野,本套教材有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主编,由泰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我们有责任总结其他版本的任教经验,取长补短,创造性地使用好手中的教材。泰山版品德与生活研训作为新一轮的教材研训活动就从小学一年级上册开始了。【教材内容】品德与生活共分四册,教材内容以生活事件为基础。图文并茂,图精文美,以图为主。整套书有700多幅图。语言文辞简练,儿歌为主。儿歌、语言达36篇之多。短小精悍

4、,朗朗上口。每册教材有三个单元。教材内容前后系统连贯,又相对独立。按照“三个层面”可以规划为:儿童与自我(包括学做生活小主人、成长中的我、诚实勇敢的我、健康聪明的我);儿童与社会(包括我是快乐的小学生、生活的叮咛、在温暖的集体里、家乡真可爱);儿童与自然(包括有趣的冬天、迷人的夏天、金色的秋天、美丽的冬天)。例如,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亲近自然的教学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安排,但是又有所调整,这就符合了低年级儿童的接受特点,符合儿童的实际生活。例如在本册中安排了“有趣的冬天”一个单元。第一:本学期末就到了冬季,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冬天的到来,体验冬天的生活,也便于他们开展观察和研究。第二:冬天

5、在儿童的心目中季节特点突出,儿童对冬天的天气和动植物的特点,以及人们的生活特点比其他季节易于把握和认识。相比较而言,“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和理解能力之后,安排到二年级下册来学习,并在学习的内容上也有所拓展,在教学要求上也相应提高了。全套教科书内容安排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具体体系如下: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单元主题单元主题单元主题单元主题一我是快乐的小学生1.我上学了一成长中的我1.我又长大了一岁一金色的秋天1.秋天的节日一美丽的春天1.春天的脚步2.认识新朋友2.我的愿望2.和秋天合个影2.一年之计在于春3

6、.走,我们去升旗3.天天都快乐3.走,秋收去3.留住春天4.我自己做4.爱护学校设施二诚实勇敢的我4.我诚实二家乡真可爱4.家乡,我为你骄傲二学做生活小主人5.我爱我家二生活的叮咛5.红绿灯的悄悄话5.我不怕5.大眼睛看家乡6.养成生活好习惯6.节约小能手6.保护我自己6.我心中的家乡7.爱惜用品人人夸7.我们一起做7.让我试着解决三健康聪明的我7.健康小天使三有趣的冬天8.下雪啦三迷人的夏天8.夏天到了三在温暖的集体里8.我们这个班8.好孩子守纪律9.冬天的发现9.植物夏令营9.瞧,我们多棒9.我会选择了10.冬天的游戏10.我和星星打电话10.好孩子爱公物10.金龟子的启示【全册目标】品德

7、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围绕课程性质,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的课程目标,具体如下:1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顺利完成“幼”“小”的衔接和过渡。2培养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3热爱家庭,孝亲敬长,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4学会交往,乐于沟通,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5爱惜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6自觉遵守纪律,学习简单的安全和保健常识,懂得如何自我保护。7感受自然,乐于探究,认识季节特征。学会观察、收集和整理

8、生活信息,使其为生活服务。【设计特点】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体系结构及内容说明单元活动主题活动设计主要说明活动对应的内容标准一我是快乐的小学生1我上学了 (背起新书包;我们的校园;我是小学生啦)2认识新朋友(我们交个朋友吧;您好,谢谢,对不起;请让我来帮助你)3走,我们去升旗 (五星红旗多美丽,我向国旗敬个礼)4我自己做 (学习是自己的事;今天我值日)第一课安排三个次主题活动内容。农村和城市学生盼望上学、喜欢上学的“上学路上”和“来到新学校”的场景图;学生在老师或高年级同学带领下熟悉校园环境和基本设施的参观活动;通过呈现教室里“发新书、查看课程表”,到图书室读书等一些校园基本生活事件,引导

9、学生发现并感受小学生角色的转换,从而体验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不同;再设计学生回家与父母交流、画一画自己眼中的校园、评一评自己所能做到的事,体现活动过程评价。第二课安排三个次主题活动内容,依次反映了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与人交往,懂得使用礼貌用语,知道彼此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其中,有交朋友的游戏“认识你真好”“丢手绢”“互换名片”“给朋友画张像”。利用“拾球风波”的故事情境渗透礼貌用语的教育。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用“采蘑菇”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与他人交往、互助的典型事件,并乐于亲身参与助人活动。第三课安排两个次主题活动内容。学生从认识国旗、国徽的特征和了解发现悬挂国旗、国徽的场所开始到参加学校

10、的升旗仪式,知道国旗、国徽代表祖国,要尊敬和爱护它们,并学唱国歌。第四课包括与学习、劳动、兴趣培养等方面有关的活动主题。“学习是自己的事”旨在让学生懂得如何主动学习、认真学习。通过多种形式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今天我值日”是引导学生关注学校集体生活,养成爱劳动习惯的切入口。其中设计了“莹莹今天做值日”的情景,又通过“摘星”评价方式提示了学生在值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力图使学生在回顾与发现比较中树立基本的集体观念和小主人翁责任感。 在学校里情绪安定, 心情愉快。 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了

11、解学校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 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 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和爱护同学。 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 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胆怯。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二学做生活小主人5我爱我家(瞧我这一家;家庭欢乐多;学做小主人)6养成生活好习惯(早睡早起;勤锻炼,身体好,合理饮食;正确坐、立、走)7爱惜用品人人夸(用品作用大)第五课“我爱我家”反映的是学生在家庭这个大背景下的行为参与与习惯养成,以及情感陶冶等方面的体验、感悟和教育。设计安排的活动有

12、“瞧我这一家”家庭成员介绍;看照片、讲故事体验家庭欢乐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与父母及长辈交流生活经验,体会家庭小主人的义务与责任。第六课从引导学生养成生活好习惯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与学生作息、锻炼、饮食、坐立走有关的活动内容。其中,有小故事“她为什么迟到了”,引导学生试着安排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以表格评价的方式提示学生参与运动活动,锻炼身体;用判断、念儿歌、询问长辈和医务人员、设计一份营养早餐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并提示行为实践参照,为他们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打下基础;让学生在对比、练习中懂得如何正确坐、立、走。第七课突出反映的是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设计的活动主要

13、有:观察与认识生活用品及其用途;对照检查爱惜物品的行为表现,分清哪些行为是爱护,哪些行为是损坏;开展“包书皮”“废品巧利用”等活动,激发学生爱护用品,懂得废物利用、一物多用;通过寻找身边好榜样并向他学习的活动,落实爱惜用品的行为监督与评价。 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 热爱劳动,爱护家庭卫生和公共环境卫生。 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选择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 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 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

14、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三、有趣的冬天8下雪啦(雪花飘飘;你那里下雪了吗)9冬天的发现(小树,你冷吗;小青蛙哪去了;节气知多少)10冬天的游戏(开心时刻;平安过冬)第八课, “雪花飘飘”设计了冬天雪景的背景图与一些冬天代表景物的“窗口图”相结合的通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冬天到来时的自然现象与特征,同时借助儿歌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为了引导学生关注祖国辽阔大地季节气候的明显差异,“你那里下雪了吗”设计了学生乘火车假想旅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寻找发现祖国东西南北中不同区域冬天的不同变化,进一步感受冬天的美和趣。第九课主要是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和生活问题的兴趣。为此,依次安排了学生观察冬天里的植物

15、、动物以及了解冬天里的节气等活动。如通过图示引发学生对“冬天里为什么树木有的枯败,有的常绿”“冬天里哪些花开放” “冬天里新鲜水果、蔬菜从哪来”“小动物怎么冬眠或过冬”“冬至是夜晚最长的一天吗”等问题的思考。第十课以冬天里的游戏为切入口,指导学生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比较和小实验等简单的探究活动,进而让他们学会照顾自己。其中,“开心时刻”提示了部分适合在冬季开展的室内外游戏活动。“平安过冬”则以“照顾好自己的每一天”为主题活动背景,由面到点地引导学生留意冬季的健康与保健。尤其在学生运动中的危险情况和卫生保健方面做了提示和设计,如做“雪和冰凌能吃吗”的实验、与父母一起安排冬季保健计划等。 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