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浙民工问题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浙民工问题调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千多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 最大的弱势群体。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农民的弱势群体地位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农民阶层开始迅速分化和迁徙。最具有 社会学意义的现象是,农民工以乡镇 企业 为跳板异军突起,义无反顾、势不可挡、坚忍不拔地行走在城乡之间,并以工人阶级后备军和城市居民预备队的姿态,执着而耐心地等待着社会的认可.这是有史以来中国农民最伟大的“凤凰涅般 木”,是中国产业工人划 时代 的整体性更新。正是在这种认识和感悟的驱使下,农民工 问题 成为我重点研究 的一个课题. 我国 目前 有多少农民工? 笔者到四川、浙江等地对农民工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感觉是,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数量
2、巨大、结构复杂、不断扩张的新生群体.四川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农民工数量的巨大.一份详细材料表明,2004年四川有10万农民外出务工,比上年增长40万人;举家外出务工的农户达到200万户,占全省农户的1;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务收入达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对于这几组数据,可以作三点简单的 分析:首先,10万农民工大军,正巧与北京市总人口相等,意味着四川有%以上(江西、福建高达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跃出农门”,这个数字相当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其次,20万个农户举家迁往城镇,说明了他们告别农村的决心和勇气,也提醒我们这已经不单纯是劳动力的转移,而且还是人口以户为单位的群体大迁徙。第三,5
3、76亿元的农民工劳务收入,大大超过了全省地方性财政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已超过5,这标志着农民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不仅如此,四川00年上半年的情况更让我们关注。截至6月份,全省有1533万农民外出务工,同比增加30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5.58亿元,同比增加61亿元。四川这种动态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民工潮 发展 的强劲势头,数量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都是历史 上不多见的。一般认为,决定农民工涌向城市有两个变量:一是城乡收入的差距;二是城市对农民工的需求。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两个变量在我国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宽松,论文的标准格式农民工的流量就会加大,反之就会减
4、少。那么,全国农民工到底有多少呢?目前,还缺少这方面的准确数字,在统计概念上也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有两个数字可以 参考。一是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二是农村劳动力到乡以外的就业人数。据有关统计和调查分析,2004年,前者为1。38亿,后者为1。0亿,两者相加为2.4亿。但这两个数据有交叉重合,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中有一些不是农民工,农村劳动力到乡以外就业人数又不包括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此外,有些乡镇企业改制后就不纳入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的统计范围,但一线工人仍然以农民工为主体。除上面两个数据外,还有些相关的数据可以说明农民工群体之宏大。比如,20年全国春运客运量达189亿人次,比10年前增长6。亿人次
5、。农民工一般占春运客流的6以上.综合各方面因素保守地进行推算,目前我国农民工大概超过。亿。当然,也有专家估计,我国农民工数量在2亿左右。农民工属于什么阶层?这些年来,农民工的阶层定位并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人们都习惯于把农民工与农民相提并论,似乎农民工与农民没有什么区别。是的,尽管中国的农民工已经有多年的坎坷历史,但由于二元体制和二元社会的障碍,农民工一直作为农民的一部分,与农民、与农村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农民工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他们正在迅速从农民阶层中分离出来,逐步成长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据了解,在浙江,一些进城10多年的农民工,现在都成了企业的中层干部,名副
6、其实的高级“白领”。他们在城里建功立业、论文娶妻生子,但其身份还是农民,家里还有1亩或者几分地.这些“白领”农民工说,“我们永远也不会回到农村了,家乡的地已经不知道谁在种。自己这一代改变不了农民的身份,下一代一定要改变!”调研中,我深感一些农民工无论是职业还是观念,都已经不是农民,甚至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了.他们不但是 现代 产业工人,其中优秀分子还是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和高级技工。据浙江有关部门抽样调查,在农民工的工作岗位中,技术人员占14。,中层管理人员占0。1。这个比例说明,农民工自身素质和在企业中的地位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除了身份和名分之外,与“农民”这个概念越来越远了.24年中央
7、1号文件明确指出,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判断非常正确,意义重大。目前,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在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也就是说,农民工正在迅速地从农民中分离出来,顽强地融入产业工人阶层,并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当然,这种分离和融入还处于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渡期,由于打破城乡分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相当长的时间里农民工的农民“血统”还会延续下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充分理由证明,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具有独特的 经济 需求和 政治 诉求。虽然农民工的
8、“根”还在农村,但是他们正像“涅般木”中脱胎换骨的“凤凰”,此时此刻最需要社会给他们一对展翅高飞的双翼.也就是说,农民工的经济需求和政治诉求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乃至得到应有的满足。 农民工处于何种生存境况?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年来农民工一直作为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工作和生活着,他们的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许多农民工的生存境况令人堪忧.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工既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又是身份社会的受害者。他们生存境况的主要问题是:(一)作为“廉价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拖欠时有发生。在用工企业的概念中,农民工与廉价劳动力划等号。农民工工资水平很低,同工不同酬,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就业
9、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我国农民工年均收入800元左右,而城镇工人年均收入500元左右,相差近1倍。浙江省有关部门调查显示,.5%农民工的月工资在600元以下,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长期以来把压低农民工工资作为降低企业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有的企业主直言不讳地向我们抱怨,“如果提高农民工工资,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竞争优势将不存在”。即便是很低水平的工资,企业还是想方设法拖欠。这在建筑行业是普遍存在,在其他行业也屡禁不止.去年以来,尽管清欠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据四川有关部门问卷调
10、查,355%的农民工认为按月取得工资有点难,1.8%的农民工则认为很难。看来一些地方还有50%左右的农民工难以按月拿到应得的工资. (二)作为“超时劳动力”,工作时间极长,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涉及工资和工时问题,农民工不得不跳进计件工资和加班加点的陷阱.比如,浙江79.7%的农民工月平均工资在80元以上,听起来不算太低.但是,这绝不是一周工作天、一天工作小时的劳动报酬.笔者在浙江一个拥有5000多名农民工的大型民营企业调研发现,农民工每月只有一天休息,每天工作个小时。由于实行计件工资,农民工要多挣钱就必须延长工作时间。假如按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干活,拿到的计件工作肯定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甚至吃
11、饭都不够。就是在这个企业的食堂里,笔者看到一位农民工正在吃一碗稀饭和一盘土豆片。笔者问他,“花多少钱?”他说,“一元钱”。笔者接着问,“一月工资多少?他说,“0元,但加班也完不成定额”.一些中小企业里农民工的高工时、超负荷问题就更为严重。比如,浙江省海盐县某制衣公司的农民工陈飞向信访部门投诉,他们一天要工作12小时,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也没有加班工资.平均月工作时间322小时,比有关规定超出15小时.公司为应付劳动部门检查,还特别制作两份工资表。四川省总工会的一个调研材料反映,某服装有限公司农民工的日工作时间高达13-17小时,一周5天加班,超出了生理极限。 (三)作为“高危劳动力,社会保障缺
12、失,各种安全事故频发。四川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出地,浙江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入地。调查中我们感觉到,无论是输出地还是输入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都严重滞后,绝大部分农民工是在保障缺失的情况下从事相当艰苦、甚至高度危险的工作,工伤、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很低。据四川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分析,在县以上企业就业的农民工,仅有3。1参加工伤保险,0.4%参加医疗保险,0.83参加失业保险,。99参加养老保险.该省南充市南坪区的私营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只有39人,其中农民工寥寥无几。农民工参保率如此之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相当多的企业想方设法逃避参保,以降低企业成本;农民工参保的“门槛”过高,多数农民工想参保但
13、力不从心;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为城镇职工设计的,农民工流动性大,个人账户转移无法衔接.尤为严重的是,农民工是工伤工亡的高危人群。一些地方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恶劣,有的企业设备陈旧,管理粗放,不投入基本的安全装备,农民工加班加点疲劳过度,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四川有问卷调查显示,6.2的农民工没有劳动保护用品,57。的农民工没有经过安全生产培训,93%的农民工发生过一次工伤事故,4.2的农民工发生过两次工伤事故.有的小企业、小作坊,化学用品管理混乱,生产、生活、仓库“三合一”,农民工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品和气体,职业病发病率很高。一方面农民工极易患职业病,工伤事故严重;另一方面农民工发生职业病
14、和工伤事故后,很难得到合理的赔偿,农民工把伤、残、病带回家乡,社会矛盾由城市转嫁到了农村。农民工问题 有多么重要? 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三农问题已经衍生为“四农”问题,那就是农业、农民、 农村 问题加上农民工问题. 为什么把农民工问题单独列出来?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回答其的重要性. (一)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我国农村现在是一家一户承包土地经营,全国1。亿亩耕地,人均1。1亩,24亿农户户均7。3亩,耕地块数5。8块。数以亿计农户的土地微小规模经营,汪洋大海的传统小农 经济,要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非常困难。农民工现象与这种状况密切相关,他们外出打工是不得已而
15、为之,是对传统农业、小农经济、落后农村的“突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工问题实际上是“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性瓶颈。因为解决“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减少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才能繁荣农村,才能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如何减少农民?通过什么渠道减少农民?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切实保护农民工权益,及时转换农民工身份,无疑是一条最重要、最根本的渠道。 目前,我国有49亿农村劳动力,除了已经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起码还有1。亿有待转移。在新的历史 条件下,破解“三农问题就必须抓住农民工这个关键要素,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在新的领域中实现新的突破。实践已经证明,只有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加快农村富
16、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 科学 有序地减少农民,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民工问题,就会开辟“三农”工作新天地。 (二)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工业 化、城镇化和“以工补农、以城促乡”。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时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实现“以工补农、以城促乡,缩小城乡差距,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许多人已经认识到,农民工问题解决好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就会大大加快,一些难点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换一个角度说, 中国 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绕不过农民工这道“坎”.现在人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工业怎样反哺农业?城市怎样支持农村?我通过农民工专题调查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