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课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582522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上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上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上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济南的冬天 课型:新授 课时数:2课时 主备人:刘宪英 复备:崔华(一)备课标与教材(课标的要求、建议及重点和难点分析)新课标对初中阶段语文阅读的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济南的冬天是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的写景散文。这篇文章描绘景物,语言准确生动,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其中

2、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末段。而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重点:1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难点:掌握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二)备学情(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及学生的差异性和学习优势 上节课学习了散文春,本课仍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写景的特点,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还要欣赏作品准确生动的语言。通过学习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学习这篇

3、优美的散文。(三)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根据课文中和的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义。2.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过程与方法目标:1.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准确的描写。2.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四)备教法及媒体使用阅读讨论法:在朗读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归纳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再概括出每一小节的具体内容。弄清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媒体设计:本文是篇美文,可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体设备,欣赏配乐朗诵的录音,提供冬的精彩画面。(五)

4、备教学过程(注意作业环节要有探究性作业)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新支点)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知道日本第一个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是谁吗?对,是川端康成。1969年的一天,日本的许多知名人士都在为川端康成庆祝他的成功,包括许多外国使节,只有一位瑞典大使走到川端康成面前没有说祝贺的话,而是说,“你知道吗,这次得奖的本不应该是你,是一位中国作家,只可惜他已去世,而这个奖项只颁给健在的作家。”大家想知道是谁吗?对,他就是我们的老舍先生。他的语言很独到洗练却又韵味无穷。老舍曾经在山东济南和青岛生活过,写出了大量的文章。现在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别样的“济南的冬天”

5、吧。 (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三、讲授新课(一)认读字词(二)1、放录音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课文写了济南冬天哪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分别是哪几段写的?3探究质疑第一段(1)济南的天气是怎样的?温晴(2)第一段作者怎样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来写。 A.北平的寒济南的暖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没有风的”行不行?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没有风声并不等于没有风,只是风很小而已。如果改为“没有风”则不符合情况。可见作者用词十分准确。) B.伦敦的暗济南的明 C.热带的热济南的温 (3)运用对

6、比手法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赞誉“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文章紧紧抓住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四、小结 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天气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下文描绘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五、作业:1、抄写字词、注释(A B )2、抄练习二句子(B)3、任选三个词语造句。(A)第二课时一、检查字词二、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体会了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从总体上知道课文写了济南的冬天的三个内容:天气、山、水。并且我们分析了第一段,知道了济南的天气的特点是“

7、温晴”。 那么,济南这样的的天气缘于济南什么样的地形?三、研读赏析 1、速读第2段,回答: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2、学生默读课文24段思考:第2、3、4自然段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山?(请从其所处的天气情况或位置来概括)作者写济南的山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讨论后明确: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处的山,由里到外3、(1)小组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2)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A.用拟人手法: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8、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用一“晒”、“睡”、“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B.用比喻、拟人手法: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C.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 4、(1)小组朗读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

9、“妙”在何处? 学生抓住“妙” 字讨论并归纳: A.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B.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3) 这段文字为什么写雪后的山景这么“妙”? 讨论并归纳:运用修辞。 A.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

10、色 B.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5、小组朗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素淡雅致。 6、小组读第5自然段,讨论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

11、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四、总结归纳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其

12、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在文章中,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句子优美生动,使作者的深厚感情得到了深化。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那么,作者是怎样抒情的呢?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会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最后满含深情的道出了“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虽没赞美济南,但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五、布置作业(创新支点)我们已经学过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两篇散文都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描绘景物,并且在写景的过程中都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试学习两位文学大师的写法,以故乡的秋为题,写一个片段。(A)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