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576600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姓名:秦君莉单位:登封市告成初中时间:20l 0年3月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语文教育所特有的丰富内涵,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自觉承担和努力完成培养中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将人文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在语文学习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净化心灵,提升人格。 一、教学中注重对人文知识的传输。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学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课堂是学生产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就是这条思想之河生

2、生不息,奔腾不止的源头之水,它似大海波涛激荡着学生生命,似泉水叮咚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而中学语文教材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是培养人文素质的源泉,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词曲、散文、小说、戏曲等,其内容涉及道德修养、风俗习惯、建筑特色、音乐艺术等方面,十分广泛。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对这些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多彩和历史悠久的特点。慢慢的,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语文教材中也有不少诗文写到古人的立身行事,如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文章,这里有古人的思想、人格、

3、理想、志趣;有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如冰心的谈生命;有他们的人生轨迹,如热爱生命;也有他们评价和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后人可以从中认识到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但这种人生观、价值观隐伏在文字中,并非直接表达出来,它需要教师透过文字表层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学生才能从中寻找认同、理解,在感悟中,自己的人文素质也得以提升。 二、教学中重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高级层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人性的关怀中得到心灵的慰藉,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学习的美丽,感受学习的快乐,自我学习历程,自主探究之旅,独立阅读的个性感悟,成为了学生的精神享受。 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

4、,而且张扬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教材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指出了人生奋斗的正确道路。语文教材,人文精神之花,璀璨夺目,鲜艳无比,只待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之下尽情吸吮。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涵,精心选择,组合,疏导,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交流沟通,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 三、教学中精心对人文品行的塑造。 人文品行是人文素质的灵魂所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使学生耳濡目染,促使其在深层心理结构中调节和支配行为,从而

5、提高文明程度。俗话说:教育成败、重在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要完成教育事业,“师德”是关键。因此,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教师绝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主要是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格、深厚的专业知识去影响学生。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人格魅力,要身体力行,以身为范。要善于将教材中提倡和教学中阐释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见诸行动,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使课外做的与课堂讲的一致,为学生树好榜样,当好示范。自古以来,教师的社会角色就是在楷模定位上,“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于行”。语文课对于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塑造人文品行的功能,还在于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若能长期坚持文以

6、载道,言传身教,那么在传统的文化精神的潜移默化中,在优秀人物榜样力量的激励下,在教师本人帅德及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学生的人文品行是可以逐步培养塑造出来的。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或者说是教会学生做人。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加大教育的力度,使人文素质的培养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姓名:秦君莉单位:登封市告成初中时间:20 l 0年3月 在新世纪里,新的课程目标,新的实验教材,新一代的学生,新的教学环境,无疑向教师提出了挑战,新课标的出台,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它要求教师在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同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在

7、新课标的指导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营造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改变枯燥、单调的语文课,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在各种情境中快乐的学习语文。 教师要把课堂搭建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的知识在对话中积累,情感在课堂中激扬,思维在合作中创新,理想在探究中放飞。语文课要运用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来授课,一句话,就是语文课要教“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活”,而不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导致课堂看似热闹活跃,实际收效甚微。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活而有序的课堂讨论 为了让学生想学、乐学,我们不要求学

8、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允许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创新,敢于和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哪怕学生的观点比较幼稚,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起来,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听、说、读、写、评等能力。但教师一定要把握一个度,课堂讨论一定要紧张而有序。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讨论要切题,不能不着边际,要让学生围绕着主题去回答。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后,教师要实事求是,客观公允的进行评价,不要一味说“你真行之类的话,慢慢的,学生的素质有了提高,他们的见解也会越来越来深刻,头脑也会越来越来灵活,课堂气氛也会真正的活起来。 二、巧而新颖的问题设置 语文课堂应该是展示教师的

9、教学智慧和学生的灵动思维的好时机好场所,陈水均老师对教学智慧有这样的见解:“语文教学的智慧是老师感悟文本又能开拓文本,组织学生又能放开学生,研究教法而又不拘泥于教法,重视课堂教学而又关注课外吸收的一种艺术的灵动。”这话让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教学智慧是立足文本面向学生收放自如的引领,这样的教师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让课堂不时精彩呈现。 教学中要设置一些新颖的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设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父亲值得回忆的地方有很多,而为什么作者偏偏选择了父亲的背影?如果让你写你的父亲,你会选择父亲的哪一个方面?为什么?”学生通过探讨这个问题,既能理解这个问题,又能学

10、会写人的一些方法,同时还可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情趣。 三、活而有味的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这时必须改变教学形式,采用新的刺激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情绪兴奋,激发其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要使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必须根据文本,大胆创新教法,调动学生全身心参与。如学习雷雨,教师可采取让学生观看电影写感受的方式来学习,也可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来学习,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演课本剧的方式来学习。也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投入到大自然中,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出示图片让学生谈感受。有些课文适宜改编为课本剧,有些适宜朗诵,

11、有些适宜复述情节和谈感受。哪种方式最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乐于接受,效果又最明显,教师就应运用哪种方式。这样,课堂教学哪能不活?学生岂能感受没味? 四、美而有益的教师提趣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才能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所选文章不可能每篇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学生精力不太集中,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教学,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感官,适当搞点“花絮活跃课堂气氛是非常必要的,但操作时不能“得意忘形”,易放难收。正确的做法是以文本为载体,适当进行延伸,延伸的内容既要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受到教育意义,这样才能让课堂活而不乱。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特别强烈”让我们毫不犹豫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们,使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身心的完全解放。只要学生们能关注自己的步履和进步,课堂活起来,我们就完全相信语文课堂一定会成为“雨花斗艳,百鸟争鸣的学习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