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550556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高中生读后感800字 论语读后感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每当我朗诵起论语时,都会感叹古人的智慧。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她经历过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书法、皮影、戏剧等,数不胜数。论语是众多父母要求孩子阅读的书籍,可见论语多么受重视。当然,我的妈妈也不例外。三年级时,妈妈不辞辛劳地把我送到椒江去读论语,天天读,一天读六小时。那段时间虽然很枯燥,但我却渐渐喜欢上了论语,因为它能使我感觉到古人的智慧。一句句论语,是孔子一生做人的道理,他告诉我们“要像君子一样,不能和小人一样”;一句句论语,是孔子总结出来的学习道理

2、,他告诉我们“学了的知识要巩固复习,这样也可以当老师了”;一句句论语,是孔子让我们明白做人要有礼貌的道理,“礼仪要能够斟酌损益最可贵”论语可以读得抑扬顿挫,也可以读得有声有色,总之,读论语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其中,我最喜欢“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心胸宽阔坦然,而小人,也就是没有品德的人,却每日烦恼缠身。它告诉我,要做君子不做小人,难道有人想做每日烦恼缠身的人吗?不会有的。这也使我想起曾经历过的一件事。一个中午,我们班邱同学小心翼翼地拿着水杯,放在我的桌子上,拧开杯盖。只见他将水倒进杯盖里,不知怎么就洒在了我的练习本上,湿了一大片。我一下子怒了,对他喊道:“你怎么

3、这么不小心,毛手毛脚的。”等会儿练字时,墨水写到上面就会染开,根本看不清字迹,老师评等级时就会差一等。我心中的怒火越烧越猛,真想发泄一下。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了目标邱同学!我想要好好“教训”他,于是,气势汹汹地向他走去,正要向他开启“唠叨”模式时,心中却蹦出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不行,我要做君子,我要包容他,不然论语就白读了。我慢慢压下心头怒火,回到了座位上。如今,唐诗、论语、大学等这些中国经典著作已经流传到了国外,外国人很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有些国家甚至建起了孔子学院。外国小孩都背起了中国古代文学著作,那我们身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人,是否更应该捧起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身为祖国的花

4、朵,更应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阅读论语,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让阅读论语在校园里蔚然成风。论语读后感2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本次阅读的是杨伯峻论语译注。纵观论语,其实孔子本人的言论不多,大多为门生的对话或对门生的评价,整个论语分为二十章,看似一个松散的论集,然而整个论语又通过对孔子思想的论述,紧密的形成了一个整体。纵观孔子一生,他的政治是失败的,然而他的

5、教育是成功的,他的门下既有“不迁怒,不贰过”的颜渊,又有急公好义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子贡,又有习于文学的子游。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四科十哲”,作为万世师表,通过他长期的教学实践,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的。“仁德”孔子教育学生首先强调做人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其内心的成长,正是外在能力的载

6、体。“有教无类”在孔门三千弟子中,有贵族弟子(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有商人弟子(如子贡),然而大多数出生贫贱,特别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藜藿为食的子路等。可以说就是因为孔子有教无类这样一个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不能关注其出身背景,要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个孩子。“因材施教”孔子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能力进行教学,如“柴也是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喻”。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正是由于孔子实行因材施教,适应每个

7、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使其各尽其才,培养出一批有专长的社会实用人才。这也教育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不能照本宣科,要注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性格与能力。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统一,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孔子的学说并不是局限于他那个时代,我们在不同角度、不同领域都可以从中汲取到我们需要的知识,现今世上的各类译注,让我有机会读儒家的各类经典,我会努力寻找打开这个知识宝库的钥匙,努力汲取最多的知识。论语读后感3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论语读后感1000字左右。汉语*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

8、“礼”、“义”。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

9、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务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

10、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

11、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论语读后感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明亮的灯光下,我轻吟着论语。精炼的语句琅琅上口,它象一支美妙的乐曲使我沉醉其中。初识论语是在新华书店里,吸引我的是古香古色的封面。无意间,看到其中的内容,虽然读起来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那有着独特韵味的句子,令我感觉到里面蕴涵了不少的哲理。买回家后,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虽然有译文的帮助,但我仍觉得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含义。与论语结为良伴,是在六年级上学期,老师要求我们背诵三章节的论语。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论语的魅力何在?,为什么连老师也要求我们背诵?”。带着这些大大小小的问号,我又拿出了“

12、尘封已久”的论语,并制定了一张计划表,每天不要多背,一页就可以了。重要的是领悟其中的奥妙。于是,每天清晨,我家的阳台上就多了一个小女孩大声背诵论语的身影。时间一长,我便发现论语中的句子十分简洁明了,而且表达的中心思想都十分突出,令人深思。虽然有时我在个别词语上磕磕拌拌,觉得枯燥乏味,但更多时候,我觉得自己仿佛跨入人生哲学的殿堂,每一句话都宛如墙壁上的宝石一般,光彩照人。我又觉得自己化成一条小鱼,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只有不断深究,才能领略到更多更美的风光。渐渐地,我已背诵到了论语的第二章节。通过不断背诵,有的内容没有译文的帮助,我也能看懂了,虽然只是片面的了解,但仍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熟能生巧,果

13、然不假!而且通过阅读论语,我还知道了做人要诚实、宽容、体谅别人;做事要果断而不要武断。读完论语,从中收获的人生哲学,恰到好处地成为我人生的指路标。当然,学论语,不能只学不做。而做就是把一些做事的道理注入我们的生活,落实于我们的行动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有没有不尽力的地方?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老师传播的学业有没有实践呢?”。是啊,其实不光是曾子,这三点谁都应做到,缺一不可,它将成为我们成功的基础。以前,我喜欢耍小聪明,人家是想方设法学习,我是想方设法地偷懒,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14、亏了老本,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没有上去。这个学期,看过论语后,我才真正醒悟过来,其实脚踏实地学习,比耍小聪明更容易呢!唉,原来的自己真傻!多亏了论语,让我觉醒。“啪!”,我的思路被打断了,定睛一看,原来是论语掉在了地上,我微笑地捡起书本,又接着读下去。因为我知道,学习论语过程中的收获将使我终身受用。论语读后感5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

15、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