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五年级数学下册2.1分数的意义教案6新版西师大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分数的产生 教师:我们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但是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用“米”做单位,结果往往不是整数,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教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包饼干,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 引入:正是这样的实际需要,产生了分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的概念 二、分数的意义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你能举例说明的含义吗? 2.看课本插图,说一说,每个图下面的分别是: (1)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2)平均分成了几份? (3)表示这样的几份? 3.如果把改成,请再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总结: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是,三份是。
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根是这把香蕉的,三根是把一盘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三份是 4.概括分数的意义 (1)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表示 (2)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请说出上面三个例子中的单位“1”分别指什么 (4)你能说出分子、分母的含义吗?同桌两人议一议 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分母:表示把单位“ 1”平均分成了几份 (5)以为例,说一说分数的书写顺序及其含义 ①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②再写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 ③最后写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三、完成“做一做” 1.学生完成第62页上的“做一做”(填写在课本上) 2.交流、核对答案 四、分数单位 1.自然数的单位是几?7里面有几个1?26呢? 2.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引出分数单位的概念: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4.说出上面“做一做”中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5.指出:分数单位是由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五、巩固练习 六、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附送:2022年(春)五年级数学下册2.1分数的意义教案7新版西师大版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情感与态度:理解有关单位“1”的数学内涵,进而揭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重点:认识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过程:一、创设情境1)展示主题图(2)让学生说出从图中获取的主要信息(3)揭示课题二、师生共同探究新知一)再创情境,探案例11.中秋期间,我们的传统习俗是合家分享一块大月饼,喻示合家和美,团圆之意小华一家也不例外他告诉我们什么?谁能告诉大家,这里的1/4是把()看作一个整体呢??2.小红家买的是盒装月饼,每盒8个,她说:我分得这盒月饼的1/4谁知道小红所说的1/4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呢?分析一下他俩得到的月饼,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吗?小组交流,再全班反馈完成P2“分一分”(二):教学单位“1”、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1.关于单位“1”。
学生小组交流“议一议”师让学生小组“议一议”的3个情境,全班反馈(师对应板书)归纳:一个物体或是由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观察板书内容,体会这里单位1的量,及其所表示量的对应的分数的实际意义可以同桌交流)2.关于分数的意义理解了什么是单位1的量,我们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拿出一些小棒,把它看作单位1使它能平均分成5份,6份……情况反馈归纳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先说,再对照书上的概念进行巩固同时板书:分数说一说,议一议,上面分数的实际意义课堂活动: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画一画(P3第2题)3.关于分数单位的认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又叫做这个分数的单位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再议一议:分数单位与分数什么有关系?(分母)三、全课总结1.反思与质疑本课我们研究了哪些方面的新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再针对主题图的情境试述其中各分数的实际意义2.还有什么疑惑的,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师生共同梳理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四、布置作业练习一第1、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