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教育学模拟试题一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5246549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矫正教育学模拟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矫正教育学模拟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矫正教育学模拟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矫正教育学模拟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矫正教育学模拟试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矫正教育学模拟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矫正教育学模拟试题一(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矫正教育学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 “因人施教”体现的教育思想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A.孔子 B.陶行知 C.马卡连柯D.李斯特2. 对矫正教育对象进行职业培训必须适应A.社会需求 B.道德要求C.法律需求D.文化需求3. 生产劳动是犯人“改过自新的唯一手段”,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4. 西方国家对犯人的教育最初始于是A.宗教教诲B.文化教育C.职业教育 D.社会适应5. 依据刑满释放人员具有的法律特征,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可能成为A.累犯 B.偶犯 C.过失犯 D.顽固犯6. 根据矫正教育对

2、象的不同情况和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区别、有针对性的教育的原则称为A.因人施教原则B.以理服人原则 C.分类教育原则 D.社会教育原则7. 对不同类型矫正教育对象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内容和方法实施的矫正教育的原则称为A.分类教育原则B.因人施教原则 C.以理服人原则D.社会教育原则8. 矫正教育评价的实质,是对矫正教育活动及其结果的A.价值判断 B.数量判断C.发展判断D.形势判断9. 中国古代最早提出对犯人进行教育是在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两汉时期10. 美国在佛罗里达州北部郊区,开设首座“宗教监狱”的时间是A. 2004 年 B.2003 年 C.

3、2005 年 D.2002 年11. 社会结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是A.涂尔干 B.萨瑟兰 C.库利 D.米德12. 清末主张把监狱改造成为感化教育场所的大臣是A.沈家本 B.张之洞 C.王元增 D.李鸿章13. 强调社会文化如何界定某一行为是否越轨的理论是A.标签理论B.亚文化理论C.社会互动理论D.社会结构理论14. 我国矫正教育机构开始普遍启动心理矫正工作方案是在A. 20世纪90年代 B. 20世纪8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15. 西方国家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基本上是采用D.分类教育原则A.自愿原则 B.因人施教原则 C.以理服人原则16. 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

4、少年规则规定:少年是指A.未满18岁者 B.未满19岁者 C.未满20岁者 D.未满21岁者17.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1919年提出用教育机构来代替监狱主张的人是A.列宁 B.马卡连柯 C.加里宁 D.克鲁普斯卡娅18. 司法部对把劳改、劳教场所办成特殊学校作了专门布置,提出了具体要求是在A. 80年代 B. 70年代 C. 60年代 D. 50年代19. 依据评估功能的不同,可以将矫正教育评估分为总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和A.条件评估B.动态评估C.静态评估 D.发展评估20. 教育刑理论的首创者是A.李斯特 B.菲力 C.加罗法洛D.孔德二、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有1 5项是正确的

5、,请只选出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或错选都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1. 少年收容教养人员违法犯罪行为产生的客观因素主要是A .家庭因素B.学校因素C.社会因素D.个人因素E.先天因素2. 抗日战争时期对犯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A .政治教育B.现实教育C.劳动教育D.社会教育 E.文化教育3. 我国的矫正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有哪些区别是化目的不同 B.指导思想不同C.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D.原则方法不同 E.名称不同4. 矫正教育中的行为矫正,对矫正教育对象的作用是A.矫正不良行为习惯B.养成良好行为习惯C.促进建立良好的矫正教育工作秩序D.建立伦理观念E.树立法制意识5. 劳动教养机关对劳动教

6、养人员进行道德教育,重点内容是A .人生观 B.道德观 C.劳动观 D.法纪观 E.政治观6. 矫正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A理论联系实际.B.调查研究C.比较研究D.实证研究E.综合研究7. 矫正教育者在语言表达上应做到A.意思清楚B.逻辑性强C.语言精练 D.引人入胜E.理论性强8. 矫正教育者工作的特点有A.示范性、B.创造性,C.法制性、D.复杂性。E.系统性9.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专门召开国际会议研究未成年犯罪及矫治问题,联合国通过的规则有A.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北京规则)B.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C.预防少年犯罪规则D.少年法庭法E.青少年教养法10. 在教育刑理论的影响下

7、,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监狱及其矫正制度的机能是A .对受刑人改过迁善的机能 B.对社会法益的防护机能C.教育的机能 D.预防犯罪的机能 E.惩罚的机能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矫正教育学2. 矫正教育目的3. 矫正教育评估4. 集体教育5. 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思想教育与心理矫治相结合的意义是什么?2. 矫正教育影响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3. 监狱对罪犯进行矫正教育的过程分哪几个阶段?4. 矫正教育对象的本质属性是什么?5. 教育学理论对矫正教育的指导意义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矫正教育的制约因素。2.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

8、矫正教育的指导原则。矫正教育学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都是A1. ABC2. ABCDE 3. ABCD4. ABC5. ABC 6. ABCD7. ABCD 8. ABCD 9. ABC10. ABD1. 是指研究矫正教育现象、揭示矫正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我国长期以来矫正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和 理论的概括,是随着我国矫正教育工作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 是指矫正教育者代表着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利益,在观念上、思想上对矫正教育活动结果的设计。矫 正教育目的是通过矫正教育工作,把矫正教育对象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3. 是指根据矫正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

9、、数据资料,进行筛选、整理、统 计分析,对矫正教育活动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4. 是指矫正机构将全体或某一类型的矫正教育对象集中起来所进行的,一种旨在解决一些共同性问题的 矫正教育活动。5. 是指根据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决定的劳教期限,经过强制教育改造后,执行期满,依法解除劳动教养, 恢复其人身自由和其他权利回归社会的人员。四、1. 见指导书第66-67页(下同)2. 第27页3. 第73页4. 第27页5. 第21页五、1. 见指导书第13-14页(下同)2 .第 21-22 页矫正教育学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 社会结

10、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是A.涂尔干 B.萨瑟兰 C.库利 D.米德2. 教育机智体现的是矫正教育者工作的A.创造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法制性3. 清末主张把监狱改造成为感化教育场所的大臣是A.沈家本 B.张之洞 C.王元增 D.李鸿章4. 在矫正教育的内容中,各种教育的基础是A.文化知识教育B.道德教育C.法律教育D.职业教育5. 对矫正教育者考核的重点是A.工作实绩B.心理素质C.法律素质D.文化程度6. 少年收容教养人员在年龄上限度为A. 16周岁以下 B. 17周岁以下 C. 18周岁以下 D.19周岁以下7. 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所预期的A.正向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11、D.预防功能8. 条件反应现象的发现者是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华生 D.马斯洛9. 强调社会文化如何界定某一行为是否越轨的理论是A.标签理论B.亚文化理论C.社会互动理论 D.社会结构理论10. 西方国家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基本上是采用A.自愿原则B.因人施教原则 C.以理服人原则 D.分类教育原则11. 少年收容教养工作的方针是A.教育、感化、挽救B.坚持实行综合治理C.以改造人为宗旨D.改造人、挽救人12. 对矫正教育对象进行职业培训必须适应A.社会需求B.道德要求C.法律需求D.文化需求13. 联合国在1955年制定的包含对囚犯矫正教育的法规是A.囚犯待遇最低标准规则B.未成年犯

12、管理所管理规定C.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D.少年犯罪法14. 专门研究罪犯矫正教育问题的学科,最早产生于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文化程度 D. 20世纪90年代15. 司法部制定的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颁布的时间是A. 2003 年B. 2004 年C. 2005 年D. 2006 年16. 苏联教育革命家马卡连柯在波尔塔瓦创办第一个少年犯劳动教养院的时间是A. 1920 年 B.1921 年 C. 1922 年 D.1923 年17. 矫正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A.改造人、挽救人的一种社会活动B.矫正教育的强制性C.矫正教育的反复性D.矫正教育

13、的复杂性18. 从理论上说矫正教育评估应当主要是A.目标评估 B.动态评估C.静态评估D.发展评估19. 199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狱管理和劳动教养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监狱工作的方针是A.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B.改造第一,生产第二C.教育、感化、挽救D.教育与劳动相结合20. 劳动教养是一项以强制性教育改造为主要活动内容的A.行政处罚措施 B.刑事处罚措施C.刑事强制措施D.行政教育措施、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有2 5项是正确的,请只选出正确的选项;多选、少选或错选都 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1、矫正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A.法律和道德教育B.文化知识教育C.职业培训。.心理矫治E

14、.行为矫正2. 目前我国的矫正教育者主要包括A.监狱人民警察 B.劳教工作人民警察 C.少年教养工作人民警察 D.交通人民警察E.社区矫正工作者3. 矫正教育目的的作用有A.评价作用B调控作用 C.导向作用 D.惩罚作用E.规范作用4. 贯彻社会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 .切实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B.充分发挥社会各级组织的作用C.调动社会有关方面人士的积极性D.加强民主和法制教育E.让矫正教育人员回到社会5. 当代外国对犯人矫正教育的内容可以归纳为A.社会教育B.文化教育 C.职业训练D.宗教活动E.L理矫治6. 矫正教育的要素包括A.矫正教育法规B.矫正教育者C.矫正教育对象D.矫正教育手段 E

15、.矫正教育影响7. 个别教育特征有E.稳固性D .人们的自觉维护E.法律强制D.健康的身体 E.较高的学历D.个案分析法E.分类统计法A.针对性 B.灵活性 C.沟通性 D.渗透性8. 道德在调整规范人们行为时主要依靠A .社会舆论 B .内心信念 C.传统力量9. 对矫正教育者心理素质的具体要求是A、稳定的情绪 B、顽强的意志C、较强的控制能力10. 经常使用的评估信息搜集方法有A.调查法B.观察法 C.资料查阅法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矫正教育2. 矫正教育对象3. 个别教育4. 矫正教育任务5. 少年收容教养人员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思想教育与心理矫治的区别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