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牛顿第三定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524457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牛顿第三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牛顿第三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牛顿第三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牛顿第三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牛顿第三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牛顿第三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牛顿第三定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4.5 顿第三定律姓名:康俊单位: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一、教学任务分析牛顿第一、二定律描述了一个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是把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的桥梁,它独立地反映了力学规律的另一侧面。牛顿第三定律是对牛顿第一、第二定律有效补充,可以实现把受力分析的对象从一个物体扩展到多个物体。因此牛顿第三定律和牛顿第一、二定律一起建立了一个完整了理论体系,奠定了整个力学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等,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学生对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容易混淆,常常弄不清楚“研究对象”,对“被动受力”的物体也对其他物体施加了力的作用感到不理解

2、。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推理,建立概念、得到规律,再用实验验证,得出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理解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回顾牛顿第三定律的建立过程,学生能进一步体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通过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比较,进一步明确了概念。通过牛顿第三定律在现在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关注科学进展的兴趣。二、教学与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3)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4)知道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生产和科技中的应用。2 .过程与方法(1

3、)通过牛顿第三定律的建立过程,感受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2)通过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分析、比较、对比等科学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现代科技前沿,激发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2)通过分组实验,体验分工合作在实验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合作意识。(3)通过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物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难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四、教学资源:遥控电动车、长木板、条形磁铁、小车、气球、橡皮筋等;五、课型:新授课第1课时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4、:以实验探究的方式,以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推理的方法,建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通过猜想、实验验证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和特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体会牛顿经历的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最后通过三个力学问题, 综合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学生受力分析中的困惑,对比得出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感 悟物理学在社会科技生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设计的依据和理由:1、物理概念习得的归纳推理方式中的“求同法”。物体间三种不同性质的力都发生了相互作用,说明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从而建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2、实验研究法。实验是人为创造一个环境,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一个理想

5、环境下 进行操作。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各种科学方法的核心是实验。本节课以实验为依据建立概念、 发现规律,又不断的用实验进行检验。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和牛顿第三定律。方法是“实验法”。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结合实例,运用“对比法”。七、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探究实验作用力与、工1、2、3 /反作用力下Z -2、流程图和教学环节说明/探究实验/牛顿第二/ 实例、5、6、)柜律 /环节一:通过实验探究建立概念活动I:实验1:请同学们按压桌面体会相互作用。实验2:请同学们观察用两块条形磁铁和两小车说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实验3:把遥

6、控电动车放在平板车上,遥控车向前运动的同时平板车向后运动。环节二: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认识牛顿第三定律活动U :实验4:橡皮筋缠绕对拉。实验5: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观察在静止时和运动情况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实验6:微课用DIS实验力传感器探究物体在运动的情况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环节三:通过实例体会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在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活动n :实例1:马拉车实例2:火箭(实验7:气球反冲)实例3:视频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八、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通过实验建立概念实验1:请学生按压桌面,体会相互作用。请学生回答获得的感觉, 显露认知冲突,启发

7、学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是客观事实,与主观意愿无关。实验2:同学们观察用两块条形磁铁和两小车说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实验3:把遥控电动车放在木板上打开开关,遥控车向前运动的同时木板向后运动。归纳总结: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量的观察和实验表明: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A对B有力的作用时,B也一定同时对 A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其中任意一 个叫做作用力,那么另一个就是反作用力。(二)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认识牛顿第三定律我们初中就已学习了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请同学通过这些知识和前面的观

8、察与实验,说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哪些特点或关系?归纳总结: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对象: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方向: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直线实验4:橡皮筋缠绕对拉根据弹力方向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是否相等?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实验5: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观察在静止时、一起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时时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实验6:学生观看微课 DIS实验用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你如何理解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大小:相等回顾前面的实验,手给桌面的是弹力,桌面给手的也是弹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还有一个关 系,从力的性质上来说

9、,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性质:相同归纳总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是大小相等,性质相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综合我们上面的结论,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大量事实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数学表达式:f = - F(三)通过实例体会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在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实例1: “马拉车”问题通过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我们知道,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它们大小相等,和马车的运动状态无关。那么,马车为什么会启动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 需要分别对马,对车进

10、行受力分析。马要产生向前的加速度,地面给马的摩擦力要大于车对马的拉力;车要向前加速,马拉车的力要大于地面给车的摩擦力。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取决于它受到的合外力。解决了马车启动的问题,我们借助马拉车的受力图,比较一对“平衡力”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实例2:用气球体验反冲运动(实验7),试分析现代火箭飞行的原理航空火箭升空的原理与气球飞行的原理是相似的,都是利用气体获得反作用力作为动力。实例3:生活中牛顿第三定律应用的实例学生观看视频,分析还有哪些实例运用了牛顿第三定律九、板书设计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二、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Fab BFba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作用点:两个不同的物体三、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1、马拉车大小:相等2、火箭发射性质:相同3、划船、上岸、车前进、气垫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