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教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523958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教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频电子线路论文焦作大学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论文题目:高频通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学号:120102304姓名:蔡红磊年 级:应用电子三班学院: 机电工程摘要信息传输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从古代的烽火到近代的旗语,都是人类寻求快速远距通信的手段。直到 19世纪电磁学的理论与实践已有坚实的基础后,人们开始寻求电磁能量传送信息的方法。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创造了莫尔斯电码,开创通信的新纪元。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能够直接将语言信号变成电能沿导线传送。电报,电话都是沿导线 传送信号的。能否不用导线,在空间传送信号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 无线通信。从发明无线电开始,传输信息就是无线电技术的

2、首要任务。直到今大,虽然无线电电子学技术领域在迅速扩大,但信息的传输与处理仍然是 它的主要内容。本文将通过介绍无线电信号传输的原理以及信号通信的传 输媒介来了解高频通讯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原理及应用。关键词:高频通讯;通信;信号;无线电1无线电信号传输原理1.1 传输信号的基本方法信息传输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最基本的信息传输手段 当然是语言与文字。我国古代利用烽火传送边境警报,这是最古老的光通 信。以后又出现了 “旗语”,这就是变法的方法来传输信息。进入19世纪 后,人们发现电能够以光速沿导线传播。莫尔斯发明电报是,创造了莫尔 斯电码。这就是“数字通信”的雏形。出现有线电报后,人们自然

3、想到用电能传送声音信号。首先要使声能 转变为电能的形式,然后才便于传送出去。话筒就是将声能转变成电能的 工具。受声音激励的空气传到话筒后,它就产生音频电流。音频电流沿导 线传送至远方。在远方受话处,利用耳机将音频电能恢复为原来的声音。 这就是利用有限电话传送信息。后来经过证明与推导发现电能也可以在空间以电磁波的形式传输。于 是人们想到如何实现不用导线来传输信号的问题,从而导致了无线电的发 明。1.2 无线电信号的产生与发射要想完成无线电通信,首先必须产生高频率的载波电流,然后设法将 电报或电话信号加载到载波上去。在无线电技术中采用振荡器来产生高频 电流。振荡器可以看作是将直流电能转变为变流电能

4、的换能器。当接通电 源时,振荡器产生高频电流;电源断开时,振荡器没有电流送出。这样就 得到高频电流波形。高频电流送至发射天线,转变为电磁波发射出去。电 磁波中就包含了所要传送的电报信号。在发射电话信号时,必须将声音电流加载高频电流上。这个过程成为 调制。高频电流就好比“交通工具”,在这声音信号向空间辐射。所以高频 电流叫做载波。调制的方法大致分为连续波调制和脉冲波调制两大类。信号通过调幅,调频或调相来调制信号使其适合高频传输。1. 3无线电信号的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接收过程正好和发送相反。在接收出,先用接收天线将 接收的电磁波转变为已调波电流,然后从已调波电流中检出原始的信号。 这一过程正好和发送

5、过程相反,称为解调。最后再用听筒或扬声器将检波 取出的音频电流转变为声能。但是,接收天线所接受的电磁波很微弱。为了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可在检波器之前加一级至几级的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然后再检波。检波之 后,再经过适当的低频放大,最后转换成声音。电磁波日调波枪波后的低频信号接收天线检波器一aa 听筒(耳机)2高频通讯技术的应用由于高频信号传播具有距离远,信息量大的特点,因此高频通讯技术 在远程广播,电报,电话以及民航通信方面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2.1 民航通信系统高频通信系统可以为民航机组提供远距离的语音通信,以用于飞机与 飞机,飞机与地面之间的通信。飞机与地面通过安装无线电通信面板,收发机,天线,天线调谐耦合 器等设备,由天线,收发机进行接收发送信号,有通信面板选择工作频 率,方式灵敏度,天线调谐耦合器使在选择的频率上使天线与收发机的阻 抗匹配,以达到高频通讯的效果。2.2 移动通信系统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手机之所以能够与千里之外的手机进行通信,所依 靠的也是高频通讯技术。当通信双方的手机接通时,双方的语音通过手机 话筒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进过手机天线传输到附近的移动基站中,在基站 中手机信号经过调制放大,通过高频波传送到远方的基站中,再传到接收 方的手机中。从而达到远距离通信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