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钩的演变及特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485496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带钩的演变及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玉带钩的演变及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玉带钩的演变及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玉带钩的演变及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玉带钩的演变及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带钩的演变及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带钩的演变及特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带钩的演变及特征玉带钩的演变及特征 玉带钩的演变及特征(组图) 中华 古玩网gucn 古人衣着佩束的腰带有大带、革带两种,大带以布 帛制作用于束腰紧身,革带多以生革为之,主要用于系佩组绶、印 章、囊、刀剑等物。因革带硬而厚实,无法同大带一样系结,使用时多借助于带头 扣联,此类带头通常被制成钩状,称为带钩,省称为钩。带钩起源较早,一般认为不迟于春秋时期。左传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墨子辞过: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荀子 礼论:缙绅而无钩带;庄子以钩注者惮、窃钩者诛;孟子 告子: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 上引文献中的钩 均指带钩。春秋战国墓出土的带钩实物也不少,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

2、土 的带钩与楚简简文互证,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带钩已被人们广泛使 用了。带钩质地有金、银、铜、铁、玉、石等多种,玉质带 钩是其中较为珍贵的一类。关于玉带钩的起源,不少研究者认为始见于史前良渚文化时期。 在已发现的良渚文化墓葬中,死者尸骨下半部出土一类短而宽 的玉质钩形器,正面投影呈长方形,两端下卷,一端有两侧对钻 而成的圆孔,一端卷成弯钩形,据此有人认为该钩状物就是玉带钩 的初始形态。由于无法确知良渚时期的衣冠服饰及用玉制度、佩玉习俗,至 今又未能发现良渚文化之后至西周时期的带钩实物,春秋之际的带 钩与上述短宽钩状物形制差别较大,因而良渚文化中的此类器是否 就是后世的玉带钩尚难以作出肯定的结论。

3、目前所见的早期具成熟形态的玉带钩始见于春秋中期墓葬中,这类带钩已具备了钩首、钩身、钩钮三部分完整结构,其分布区域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西周时期是否有玉带钩存在,有待于今后出土实物补证。带钩的出现与流行,应与古代衣冠服饰的演变有较为密切的关 系。我国春秋以前的衣着形制,是上体的衣 与下体的裳 分开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衣冠服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即开始出现上 衣、下裳联为一体的深衣,这种服饰制度的变革使革质腰带革的 大量使用与流行成为可能,用于扣系带的带钩亦随之大量出现并流 行起来,春秋之前的带钩很难发现,这或与当时的衣冠服饰制度有 关。目前已知的最早玉带钩,出土于陕西凤翔高庄秦墓中,年 代约在

4、春秋中期。河南固始侯古堆、湖北曾侯乙墓及山东鲁国墓地出土的玉带钩, 时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河南泌阳官庄北岗秦墓也出土了阴刻勾连雷纹的精美玉带钩, 中穿一金属扁柱,是这一时期带钩中较为罕见者。春秋至战国初期玉带钩出土量不多,分布区域小,少量带钩还 没有钩钮,有的钩尾穿琢一方扁状孔用以系革带,表明这一时期应 为玉带钩的始创阶段。从总体情况看,此期玉带钩体型较小,长度一般不超过10厘 米,最小的不足2厘米。雕琢工艺简单,多为水禽形,钩首向上回望,体背设钮,素 面或刻卷雷纹。钩钮多靠近钩尾,随着年代后移,钩钮有渐离尾部而向体中部 靠近之势,长度亦渐趋加长。到了战国中、晚期,玉带钩的制作与使用迅速发展

5、,这 一时期的玉带钩出土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制作工艺精,其形制、 长度、纹饰较前有了很大变化,但由钩首、钩体、钩钮组成的完 备形态已经定型,时代特征较为明显。体形较小的水禽形玉带钩依然沿用,但头小,颈部变细,腹 面为素面或上刻细阴线纹,腹背面置钮,钮顶端大而圆。另一类常见的 细长曲棒形玉带钩,体长而扁宽,有的腹部呈 扁柱状,钩首多为龙首形,龙首刻琢简约,嘴短宽,圆眼外凸,仅 见轮廓,腹面为素面或上刻几何、兽面纹,钮端部多方扁状,宽 度约等同钩身。还有一类短宽形带钩也较流行,此类器钩首略呈方形,颈腹部 同宽,多素面,有的在钩首或腹面刻有凸起的弦纹。这一时期玉带钩钩钮继续远离钩尾而向体中央移动,多

6、数位于 距钩尾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个别已移至钩体中部位置。带钩长度超过10厘米的已屡见不鲜,也有个别长度超过20厘 米的。西汉时期的玉带钩汉代是玉带钩制作、使用的鼎盛时期, 尤其西汉时期社会用玉之风甚盛,玉带钩在承袭战国同类器特征的 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与创新。这一阶段玉带钩制作用料考究,刀法简约大气,琢磨抛光细腻, 纹饰线条或粗犷挺劲、简洁精整,或娴熟自然、圆润流畅,尽显 独特艺术神韵。带钩出土的数量之丰,形制的多变及分布区域的广泛也是前代 所无法企及的。淮南子说林训满堂之坐,视钩各异,秦族训带不 厌新,钩不厌旧。说明当时带钩使用的普遍性与形制的多样性。前代较流行的禽鸟形带钩在汉代仍十分常

7、见,但钩首、颈部更 加细长,钩身宽而略薄,钮端多呈扁平状长椭圆形,整器造型夸 张变形,着力突出禽鸟的动态美感,体表多面无纹。亦见纹饰精美者,纹饰刻画一般作减地浅浮雕卷云纹,边缘多 有阴刻平行线、云气纹、短斜线纹、网纹等,通体构图线条流畅。汉代还流行一类兽首形 玉带钩,体作曲棒形琵琶状,多 素面无纹,或钩体上部斜磨几道凸棱,钩首刻几条粗阴线,刀法 极简。螭纹带钩也较多见,蟠螭纹刻磨成浅浮雕状,螭头短宽,足 有两尖爪,这种新器形、纹饰是汉代以前未曾见过的。两汉之际,带钩钮继续渐离钩尾向钩体中部移动,至东汉时期 钩钮几乎都在钮体中部位置或附近。玉带钩的长度及体型大小,西汉中晚期有向小型化发展趋势,

8、长度超过10厘米的带钩不多,东汉时发生了变化,既有长度不足 2厘米的小型钩,也有长度大于20厘米的大带钩,1015厘米 的玉带钩较西汉时大量增加。目前发现最长的一件玉带钩出土于河北定县中山王墓,长21. 8厘米,体方形,钩首为龙头状,钩尾虎头形,钮位于体中部, 腹面阴刻卷云纹,做工精致,纹饰规整,通体光滑细腻,为东汉 玉带钩中的经典之作。元代时期的玉带钩 东汉以降,玉带钩的使用数量急剧 减少,至东晋以后更是成为罕见器物,这种状况一直延至唐宋,即 使偶有玉带钩出现,其风格特征也与汉带钩相类而不见创新变革之 处,研究者称这一阶段为玉带钩制作使用的衰落期,究其原因,与 这一时期流行腰带带头形制的变革

9、有关。魏晋时期,北方胡人南下入主中原,将其使用带扣系结腰带的 传统传至中原地区。文献中早期带扣名称较多,如称鲜卑、犀比、师比等,它在 我国北方的汉代以前已十分流行,此类器早先用于马骑的束带结, 后来转用到服饰腰带上。后汉书 舆服传及隋书 礼仪志中记为带,宋礼书 中又称为钩鲽,这种附有活动的方环形、圆环形带扣固 定于革 带一端,用其括结革带,较之带钩具有使用方便、结构合理、固 定结实牢靠等优点,因而传至中原地区后很快受到人们的欢迎并迅 速使用、传播开来。三国以后,中原地区以带扣系革带成为习俗,带钩逐渐减少并 最终为带扣取代,退出了作为实用器的历史舞台。清代时期的玉带钩 宋代玉带钩多见传世器,出土

10、品不 多,其风格特征带有汉代玉带钩遗风。如钩首多作禽鸟形、兽面形,体多扁宽而薄,亦有窄腹体厚 者。纹饰雕琢简练,多为浅浮雕蟠螭形、鸟首形。矮钮,钮端扁圆状。元、明、清三代玉带钩大量出现,这一时期的带钩已完成了 由实用器向玩赏品的转变,其总体特征为大量使用了动植物造型, 采用浮雕、透雕技法。钩首多为龙头形,龙螭纹组合最为流行。各种构图、纹饰寄托了人们渴求福、禄、寿、喜等美好的 愿望,体现出复杂的人文内涵,且玉质选材讲究,构图精当,造 型优美,雕琢技艺高超,玲珑别致的巧夺天工之作大量出现,从 而将作为社会玩赏品玉带钩的奇巧生动、赏心悦目的艺术神韵推向 了极致。这三朝带钩的区别特征也是明显的,元代钩

11、首多为浅浮雕龙纹、 花卉 纹。龙形钩首多瘦长而扁薄,龙的面额平整,五官短而靠前,钩 体常雕蟠螭、荷莲及其他花卉图纹,蟠螭紧贴腹面,前足前伸,后 足一弓一伸呈爬行状。钩钮矮而紧贴体背,钮端圆形或扁圆状等。明代玉带钩造型较元代复杂,流行龙首形钩,钩头比元代略大, 头短宽而微昂,龙眼圆凸,嘴横平而张开。腹部蟠螭开始站立呈腾空之势,螭龙距钩首距离较元代同类器 有所拉近。清代玉带钩不仅数量多,其形制也更加复杂,纹饰构图更加活 泼多变。龙首形带钩较流行,龙首较前代高昂,龙眼凸现,嘴上下略 倾,给人以凶悍威猛之感。蟠螭腾空而拉大了腹面的空间,螭头圆而披长发,与明代器亦 有区别。清玉带钩纹饰造型的另一个特征是

12、大量地融入了反映人们渴望 社会安定祥和、家庭幸福和美、夫妻团圆、子孙如意、健康长寿 等吉祥美好的心愿。如钩首作如意头,刻如意纹,腹面浮雕银锭插笔,笔锭谐音 必定,整器取必定如意之意;有的钩首作如意形,腹面浮雕荷 花、宝盒,荷盒与和合同音,意寓和合如意;有的钩首作马 头形,腹面浮雕躬身前爬的猴子,构图含有马上封侯(猴)的意 义;有的腹面刻三只羊,寄寓三阳(羊)开泰 之意,刻五只蝙 蝠含有五福(蝠)齐备、五福临门之意;有的腹面浮雕蟾蜍石 榴纹,民间传说月宫有蟾蜍,又称为蟾宫,旧时科举考试登科及 第称为蟾宫折桂;石榴籽实多寓意多子多孙,这种构图表达了人们 渴求家族兴旺、登科及第的愿望。吉祥纹样大量饰

13、于玉带钩上,是清代社会世俗功利心态的物化 反映。关于玉带钩的用途与使用方法,古文献中多有提及,其用 途主要有束结革带和佩系器物两种。用于带头束结革带的玉带钩,一般体形较长,如曲棒形、琵 琶形类,其使用方法是先将钩钮揿入右手一端的带孔,钩首向外, 然后以钩首勾联左手一端革带的带孔,即完成了固结腰带的过程。为避免带孔因长期使用而磨损,致使孔径变大或断裂,人们往 往在革带孔内置一铜、玉或骨质小环,以保护带孔,提高革带的 使用寿命,这就是考古发掘中,玉带钩钩首附近往往伴出小型铜、玉环的原因。用于佩系的玉带钩体形一般较小,以水禽型最为多见,战国之 际的小件钩大多是用于佩系的,一些无附钮的钩,或环尾孔的钩

14、也 多用于佩系。古代玉带钩的佩物主要是刀剑、镜、钱囊、悬印之类,使用 时先将钩钮嵌于革带孔内,钩首向外垂下即可,无钮带钩则是将其 尾端与革带系结固定使用,宋代以后的玉带钩多已不具有上述使用 功能了。hK3wZiL4x#jM5z$lO 7A%mP8BnQ9C(pSbE) qTcF-rUdG0tWflluXg J2vYhK3x#jM5y! kN6z$lO7A nQ9C* oRaD(pS bE) rUdG+sVeH 0tWfI1uYhK3w ZiL4x #jM5y$l O7A%mP8BnQ 9 C*pSbE) qTcF- rUdG+sWflluX gJ2vYhK3wZjM5y! kN6z$lO7A

15、%mQ9C* oRaD(p SbE) qTdG+sVeH0tWfIluXhK3 wZiL4x #jM5y! k07A%mP8BnQ9C*oRbE) qTcF -rUdG+ sVellu XgJ2vYhK3wZiL5y! kN6z$lO7 A%mP8C *oRaD( pSbE) qTcG+sVeH0tWfI1uXgJ 3wZiL 4x#jM5y !kN6A%mP8BnQ9C*oRaD) qTc F-rUd G+sVeH0 uXgJ2vYhK3wZiL4y! kN6z$lO 7A%mP 8B*oRaD (pSbE)qTcF-sVeH0tWfI1uXg J2vZiL4x#jM5 y! kN6z$mP8BnQ9C*oRaD(pTcF-rU dG+sVeH 6z$lO7A%mP8BoRaD(pSbE)qTcF-sVeH0tWfI1uXgJ2vZiL4x#jM5y!kN6z$mP8BRaD(pTcF-rUdG+sVeH0tWgJ2vYhK3wjN6z$lO7A%mP8BnRaD(pSbE)qTcFnQ9C*oZiL4x#rUeHOtWfIluXgJ2vYhL4x#jM5y!kN6z$lO8BnQ9C*oRaD(pSbF-rUdG+sVeH0tWfJ2vYhK3wZiL4x#jM6z$lO7A%mP8BnQ9D(pSb E) qTcF -rUdG0 tWfIluXgJ2v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