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贬不一的典型报道资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4821439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褒贬不一的典型报道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褒贬不一的典型报道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褒贬不一的典型报道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褒贬不一的典型报道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褒贬不一的典型报道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褒贬不一的典型报道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褒贬不一的典型报道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褒贬不一的典型报道主持人:赵金嘉宾:何红卫农民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赵:今年2月份,一个名为全国属首例因刊登表扬稿,报纸被封杀的帖子流行于很多网站和论坛。帖子中所说的报道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委书记黄爱国的表扬对象,和文章作者农民日报湖北站记者何红卫随即成为众人关注的目标。无论是对文章本身,还是对黄爱国本人,评价褒贬不一,争论十分激烈。为此,本期茶座特意请来文章的作者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何站长,您好!我知道您自1997年进入农民日报湖北记者站以来,以作批评性、争议性报道见长,在这方面写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报道。比如1998年您发表长篇通讯褒贬不一说董阳,2000年发表的一位乡党

2、委书记的心里话,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去年12月份发表的这篇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委书记黄爱国,也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但对它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您个人认为,这三篇文章,从人物塑造上,和对社会影响上有什么不同?何:三篇稿件写法不一样,塑造的人物形象也不一样,但同样都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影响。褒贬不一说董阳引发了对“如何衡量好干部”的大讨论,全国100多家媒体大篇幅追踪“董阳现象”。一位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引发了对“如何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的大讨论,李昌平因其向总理直言“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而被称为当代最著名的“乡官”。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

3、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委书记黄爱国引发了对“如何信任好干部”的大讨论。三篇文章,哪篇最成功读者自有评判。赵:在黄爱国的报道成文前,您做了什么事前的采访工作?采访时间大约有多长?现在回想,有没有疏漏的地方?何:2004年底,根据沙洋县一些干部群众反映,我专程到该县采访十多天,采访方方面面干部群众数十人,深为县委书记黄爱国的事迹感动。但考虑到他刚到沙洋任职1年,我们仅写了县委书记和一位老上访户一文,在2005年1月27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引起中央有关领导及省领导重视,黄爱国被邀请到中央有关会议和湖北省委党校做典型发言,引起热烈反响。2005年4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黄爱国的事迹。随后两年多来,受黄爱

4、国事迹感染和沙洋县干部群众激励,我们一直关注黄爱国。2006年11月,我报3位记者和两位通讯员又专程赴沙洋采访20多天,整理采访笔记十多万字,九易文稿,写成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委书记黄爱国一文。采访写作中,5位记者和通讯员无论年少年长,不管来自北京还是武汉,大家都深为黄爱国事迹所感动、所流泪。我们深感自己笔力有限,远远未能反映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广大干部群众对他的衷心拥护以及他所做出的突出成绩。作为共产党员和人民记者,我们深为党和人民培养了黄爱国这样的好干部、好党员而无比兴奋和自豪。我们认为,黄爱国是新时期基层领导干部的楷模,是当代的焦裕禄,他的事迹迟早会感动全国

5、!赵:文章受到争议比较多的是这样一些话,比如沙洋的老百姓对外地贪官辈出说,“要是我们黄书记在那就好了!整治整治,就不会出这些贪官了!”沙洋官员说,“与黄书记共事有安全感”,“在他手下永远不会犯错误”。这些话引起了网上很多人的议论,认为“肉麻”,您怎么看待这着种评价?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何读者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我们愿意接受一切善意的批评。但也不排除,认为“肉麻”的,一是不了解黄爱国的人,压根就不相信有这样过硬这样“怪”的干部,刚开始我也不信后来才不得不服。二是当地对黄爱国有意见的人。他清正廉洁、铁面无私、大刀阔斧反腐败,不少人被罢官或进牢房,触犯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赵:有观点认为文章

6、存在善意拔高,把人写成完人的报道,表扬失“度”的嫌疑,你觉得文章的立意有问题吗?何:网上批评文章出来后,全国各地不少读者和新闻同行打来电话,讨论评说我们的文章。大多认为,只要认真读了原文,就不难发现文章其实写得很朴实,以事实为根据,真实记录黄爱国同事对他的评价,我们的文章没有放大、拔高黄爱国赵:文章引起众多负面的关注,您认为最大的原因在哪里?何:一是“收缴报纸之说”是个很大的新闻点;二是公众对干部的信任度不断下降,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度不断下降,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有不少文章写得比较客观,如报纸正面宣传为何产生肉麻感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谈县委书记黄爱国等,我建议大家可以看看。赵:现在写典

7、型人物,你觉得面临的问题、难以突破的方面有哪些?何:最大问题是担心这个典型人物是否真的过硬。因为有些人刚推出来没几天就东窗事发,老百姓对干部的信任度不断下降。还有个问题是有些干部本身做得不错,但出于种种原因他也不愿意被宣传,表现得很低调。黄爱国就是这样,这给我们采访、了解掌握第一手鲜活的材料带来了很大难度。赵:网上争论起来后是否感到压力?这次讨论事件是否影响到和采访对象的关系?何:压力肯定有,最大的压力是怕给报社和黄书记本人带来不良影响。我尊重每一个采访对象,我更敬重黄爱国这样一心为民的好书记,在几年的追踪采访中,我被他的人品、学识、作风、能力、魄力所折服。赵:我把您的稿子拿给一位在典型人物塑

8、造方面很有经验的老报人看,请教他在人物塑造方面,稿子有没有缺陷。他很认真地读了原文,觉得你在选用黄爱国的事迹材料时,选的黄爱国“做”的事比较少,而各方评价比较多。这些评价虽然或许也是真实的,但对于不了解黄爱国的人来说,事例远比评价更有说服力。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再去写黄爱国,你会有哪些改变?何:我会采纳一切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更加鲜活地把黄爱国展现给读者。赵:黄爱国一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何:最大的收获是报道了一名好官,一名清官,他确实有太多值得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地方。组织上对黄爱国也是充分肯定的。3月26日至31日,湖北省委举办62位新任县(市、区)委书记培训班,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

9、委书记俞正声与新任县(市、区)委书记进行了座谈。培训班上,省委XX部邀请了包括黄爱国在内的4位老县(市、区)委书记就“如何当好县(市、区)委书记”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引起了强烈反响。赵:现在想想,黄爱国一文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何:遗憾不少,有待进一步总结。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料到网民对领导干部的认同度竟然如此之低。赵:是啊,现在的典型报道确实存在两难现象,难写,读者难买账,总是用挑剔、审视的目光来看,通过这次有什么经验教训和大家分享?何:在挖掘典型事例和细节、以情感人等方面,我们还需努力。赵:谢谢您。报纸正面宣传为何产生肉麻感觉罗百辉(深圳经营管理人员)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黄爱国书记的确是一位很优

10、秀的县委书记。至于农民日报记者所写的表扬稿在行文表述方面有一些欠妥,以至引起了网友的反感,被认为是“一篇最肉麻的文章”,这其实与黄爱国的事迹无关。在我看来,网络争议很正常。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因为这篇报道的主要内容没有失实。这篇题为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记湖北省沙洋县委书记黄爱国的人物报道,是由5个人共同采写的,而且历时3年,几易其稿。其中第一作者何红卫作为农民日报的记者,早就有采访好书记黄爱国的念头,另外还有两名大学生以通讯员的身份共同参与了采访。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篇曾经深深地感动着作者的人物报道,在见报之后却没有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而被一个匿名网友说成是“最肉麻的吹捧”,进而在网

11、络上引发了热议。因此上,身在湖北沙洋县的黄爱国书记也对这些喋喋不休的争议感觉无奈。事实上,作为县委书记的黄爱国为官清廉、作风扎实、善抓实事,在当地干群中是有口皆碑的,就连熟悉他的网友也称“黄书记身上有一股正气”,为群众“办了不少的实事”。那么,有关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的报道为什么会有“吹捧”之嫌呢?有关人士认为这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篇报道写得太全面,二是个别提法太绝对,三是人们受以前假、大、空报道的影响,对如今真实的报道容易产生“逆反”看法。值得反思的是,这篇本来不错的正面报道却因为各种原因带来一点负面效应,这到底是作者的原因,还是社会的原因?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记者,甚至包括我们的网络

12、和网友,对此都要有一个冷静的分析,这样,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让这样的“作秀”来得更猛烈些吧!满江红(财经记者)这篇带表扬性质的典型人物报道真像网友评价的那样“肉麻”吗?它真是因为“肉麻”而遭遇“封杀”?为何这篇让作者本人非常感动的报道,却感动不了读者?我认为这篇带表扬性质的典型人物报道并不肉麻,引起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社会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如果传媒表扬了一个人,很多人就是无来由地会反感。导致这种反感情绪蔓延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些为了某种目的虚构的报道手段深深地伤害了人们对典型报道的信任。现在哪怕出现真实的报道,人们也会认为,这是假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责任不在于媒体,也不在于被报道的对象,更不

13、在于受众,而在于过去假典型报道的思维惯性。那么,这篇带表扬性质的典型人物报道,是不是黄爱国在作秀呢?我认为这篇7000多字的文章能够在农民日报这样全国影响较大的报纸上发表,湖北的相关部门是肯定作了审查,不可能是黄爱国想作秀就能作秀的。前段时间,陕西宜君县委书记张贴告示称“要官别找我”,我倒感到多少有点作秀的成分。这篇带表扬性质的典型人物报道如果事实清楚正确,那么网友评价是“作秀”,我想大声疾呼:让这样的“作秀”来得更猛烈些吧!从这次争议想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目前的好干部是没有公信力还是没有吸引力?中国现在有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公信力调查,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究竟有多少公信力?在目前的官场上,有没

14、有、有多少“新时期焦裕禄似的”好干部?有一句俗话: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目前不论是现实还是传媒,反面报道太多了,正面报道太少了!市场经济下大家对干部的宽容度和忍耐度也水涨船高了,一部分人的眼球都被金钱吸引了,正直敢干的干部反而被少部分人认为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缺乏领导艺术,这实际上是一个天大的误区!作为一个地方和部门的领导,是非功过,都会刻在人民群众的心坎里。你做得好,人民群众念念不忘;你做得不好,人民群众也清清楚楚。黄爱国的事迹不被信任作为单个事件并不可怕,但网上的这样热炒,背后代表的民声倒是值得反思!群众是最朴实的,你真心替他们做了事,哪怕是一点小事,他们都会永远记住,永远感

15、激你,党的形象就会在他们对你的感谢声中不断高大。如果到处都有“新时期焦裕禄似的”好干部,那么到处都是一片和谐社会的景象就会不远了!还要呼唤铁腕人物吗?刘洪波(长江日报评论员)今天,社会生活的话语权属于城市,农民日报并非有太大影响力的报纸。如果不是有“收缴报纸”的传言,为老百姓多做实事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一一记湖北省沙洋县委书记黄爱国这篇通讯相信不会有太多的人注意到。然而,湖北省沙洋县到底是否收缴当期农民日报,却成了一个谜。我想,首先弄清楚这件事情到底是否存在,应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毕竟收缴还是没有收缴,不是发生在小范围内的事件。没有收缴就当澄清,而不应听之任之,不去澄清就是对舆论的漠视。如果有过收缴,再去弄清谁执行、谁发令、为何要收缴等疑问,然后才谈得上对收缴事件采取何种态度。目前能说的,只能是那篇引起关注的通讯。如果我相信记者对事实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判断,相信通讯中所说的确有其事,那么,黄爱国是一个严格治吏、关心农民的县委书记。一般来说,严格治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