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检测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4783588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4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检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检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检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检测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检测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检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检测报告(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检测报告成年人部分检测和研究方法1.1测试项目设置同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部分相比,除极少数项目有所调整外(20-39岁组取消了10米X4往返跑,40-55岁组取消了简单反应时),2005年成年人测试的项目设置总体相差不大。形态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三围、皮褶厚度(三处),机能指标包括安静脉搏、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肺活量和台阶试验,素质指标包括坐位体前屈、握力、背力、纵跳、俯卧撑(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闭眼单脚站立和反应时。其中背力、纵跳、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属20-39岁年龄段测试项目。1.2检测器材和方法2005年成年人体质检测统一使用北京东华腾公司生产的体

2、质监测II型器材,测试方法严格按照2005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中的规定执行。1.3.样本的抽取及样本量的分布监测对象为20-59岁成年人,每5岁为1个年龄段,根据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从全省13个市的城乡各基层监测点抽取,共抽取有效样本25687人,其中男性12751人,女性12936人。表1是按年龄、性别和城乡3因素分组的样本量分布情况。表12005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成年人样本分布情况性别类别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50-54岁55-59岁合计农民5595695495525465655525384430男城体530549529529521

3、5165245154213城非4995055155095395265204954108农民5575525565655915535725544500女城体5165175475635465225164974224城非5205275295275225475235174212合计15931596163216551659162216111568129361.4. 评价标准本报告将对某些单项指标及体质综合状况进行评价,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2003年8月,人民体育出版社)中规定的单项评分(含身高标准体重评分)和综合评级方法和标准进行评定。1.5. 数据处理运用SPSS统

4、计分析软件包,对所测数据进行常规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的统计处理。2. 专项指标特征分析2.1. 形态指标2.1.1. 形态指标的性别和年龄特征身高图1江苏成年人身高的性别和年龄特征年龄段江苏成年人男性身高均值为170.1cm,女性身高均值为158.6cm。男女性各年龄段身高均值变化情况见图1。如图所示,无论男女,身高均值均随年龄的增长而缓慢下降。男性从20-24岁的172.2cm下降到55-59岁的168.2cm,其中30-34岁与35-39岁之间以及45-49岁与50-54岁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女性从20-24岁的159.9cm下降到55-59岁的156.9cm,降幅较男性略缓,20-29岁相

5、邻的两个年龄段之间以及30-44岁相邻的两个年龄段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各年龄段男性身高均明显高于女性。体重图2江苏成年人体重的性别和年龄特征年龄段#江苏成年人男性体重均值为69.9kg,女性体重均值为58.1kg。如图所示,男性在45岁之前体重呈逐步上升趋势,从20-24岁的67.2kg增长到40-44岁时的最高点71.6kg,但从45-49岁开始体重有所下降,但后面两个年龄段基本保持平稳,其差异无显著意义。总的来看,30岁之后体重较明显地高于30岁之前,至IJ40-44岁达到峰值。女性体重各年龄段均随但44岁之后差距缩小,原因在于44岁以后男性体BMI)增龄呈上升态势,从20-24岁的53.

6、7kg增长到55-59岁时的峰值61.4kg,但45岁以后增速略放缓。各年龄段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重略有下降,而女性体重则继续增长。2.1.1.3体重指数(也称身体质量指数,图3江苏成年人BMI的性别和年龄特征江苏成年人男性BMI均值为24.1,女性均值为23.1。如图3所示,男性BMI在45岁之前随增龄逐步上升,从22-24岁段的22.7增加到40-44岁段的峰值24.7,以后各年龄段基本保持稳定,虽略有下降,但互相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女性BMI各年龄段稳步增长,上升速率也相差不大,从20-24岁的21.0到55-59岁的24.9,平均每年龄段增长约0.56。男性在50岁之前明显超

7、过女性,但35-39岁之后差距缩小,至50-54岁两者基本持平,55-59岁女性甚至略微超过男性。2.1.1.4胸围、腰围和臀围图4江苏成年人胸围的性别和年龄特征年龄段96图6江苏成年人臀围的性别和年龄特征江苏省男性胸围、腰围和臀围均值分别为91.3cm、83.5cm和93.8cm,女性三围均值相应为86.1cm、75.8cm和92.3cm。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男性三围均在45岁之前随年龄上升较为明显,其中尤以前两个年龄段增长幅度较大,到40-44岁段达到峰值,随后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特别是男性臀围在45岁之后降幅更大一些。女性三围则均随增龄稳步上升,到55-59岁达到最高。男性三围总体高

8、于女性,但由于女性三围在45岁之后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因此在此之后男女差距有所缩小,女性臀围甚至在50岁之后超过男性。2.1.1.5腰臀比腰臀比通过腰围和臀围的比例关系来反映人体的形态特征,也是衡量胖瘦程度的指标之一,特别是有助于判断腹部肥胖类型。我省成年人男性腰臀比均值为0.889,女性均值为0.821。如图7所示,无论男女性,腰臀比均随增龄呈上升趋势,表明进入成年阶段,腰围增长速度要快于臀围增长速度,增加的脂肪多堆积于腹部。男性从20-24岁的0.849上升到55-59岁的0.913,其中20-34岁和50-59岁这两段增速相对较快。女性从20-24岁的0.779上升到55-59岁的0.86

9、8,其中尤以35-49岁之间增速较快。各年龄段男性均高于女性,提示女性骨盆较大,臀部脂肪相对较多。2.1.1.6.三部位(上臂部、肩胛下角、腹部)皮褶厚度之和我省成年人三部位皮褶厚度之和男性均值为56.0mm,女性均值为67.5mm。图8江苏成年人皮褶厚度之和的性别和年龄特征年龄段如图8所示,男性皮褶厚度之和在45岁之前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20-24岁时的最低点为49.4mm,至ij40-44岁达到最高点58.7mm,其中20-24岁一25-29岁之间增速最快,增幅达5.6mm。45-59岁之间除50-54岁年龄段降幅较大外,基本在平稳的基础上略有下降。因此总体上男性的皮褶厚度变化不大,中青

10、年阶段脂肪含量较高。女性则不然,各年龄段一直处于较平稳的上升的过程,从20-24岁的57.3mm增加到55-59岁的76.3mm,平均每年龄段增加2.7mm。其中尤以30-44岁之间增幅更大一些,平均每年龄段增长约4.5mm。女性各年龄段均明显高于男性,且由于女性增长幅度大于男性,因此在25岁之后男女差异在不断扩大,使这两条曲线呈较明显的喇叭型。2.1.1.7体脂百分比图9江苏成年人体脂百分比的性别和年龄特征20-24岁25-29岁30-34岁35-3萝40-44岁45-49岁50-54岁55-59岁年龄段体脂百分比是根据日本人长岭的公式依据上臂皮褶厚度和肩胛皮褶厚度推算出身体密度,再代入布罗

11、杰克(Brozek)的有关公式计算出来的,反映脂肪在整个身体成分中所占的百分比(%)。体脂百分出(%)我省成年人男性体脂百分比(%)均值为19.8,女性为均值28.4。男女两条曲线的走向与前述皮褶厚度曲线的走向基本相似,表明皮褶厚度这一指标能够反映人体的脂肪含量程度,也进一步验证了体脂百分比的推导是以皮褶厚度为基础的。男性各年龄段总体变化不大,除20-24岁段相对较低外(18.4),其它各年龄段均在19.6到20.3之间。女性随增龄较稳定地上升,从20-24岁的最低点25.1到55-59岁的最高点30.9,平均每年龄段约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3044岁之间增速相对较快。2.1.1.8胖瘦程度

12、图10江苏成年人超重和较瘦者在各年龄段年龄段男较瘦T男超重一女较瘦女超重用身高标准体重法来评价胖瘦特征,我省成年人体重正常、较瘦和超重的总体比率(不考虑年龄因素)分别为:男性68.7%、6.6%和24.8%,女性77.3%、10.0%和12.7%。超重比率男性比女性高出12.1个百分点,较瘦比率女性则比男性高出3.4个百分点。男女各年龄段较瘦和超重者的比率见图10。男性除50-54岁段外,其它各年龄段超重比率均超过了20%,其中25-39岁之间的3个年龄段超重比率最高,都超过28%,尤其是35-39岁段达到了32.2%。女性超重比率总体随年龄呈逐步上升态势,但除了50岁之后的2个年龄段较高且与

13、男性接近外,其它各年龄段都低于14%。较瘦者比率女性各年龄段均高于男性,尤以35岁前的3个年龄段和40-44岁段更高一些,均超过了11%。小结2.1.2.1进入成年阶段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阶段基本结束,因此主要反映骨骼生长状况的人体长度指标一身高,在这一阶段呈缓慢的、随增龄逐渐下降的态势。这种下降趋势与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细胞的损耗、软骨中胶原纤维的丧失并由此导致的骨质疏松、椎间盘萎缩、下肢弯曲等现象密切相关。2.1.2.2. 体重、三围、皮褶厚度以及BMI、体脂百分比等相关派生指标均为身体丰度指标。进入成年阶段后虽然骨骼生长停止,但与身体丰度相关的指标仍在继续增长,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变

14、化趋势有所不同。体重、BMI、三围指标男性均在40岁之前增长较快,40-44岁或45-49岁段达到峰值,然后略有下降或基本保持稳定;女性则总体看全年龄段增速较为均匀,且都是在55-59岁段才达到峰值,但45岁之后的3个年龄段增幅放缓。男性峰值较女性出现得早原因可能与男性在40岁之后内分泌功能的下降有关,而女性45岁之后增速放缓则是同女性绝经期前后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皮褶厚度和体脂百分比均是与脂肪含量有关的体丰度指标,同上述其它指标不同的特点一是女性各年龄段都明显高于男性,二是男性除了30岁之前的2个年龄段增速较快外,其它年龄段的变化幅度不是很大。女性这两个指标的曲线走势与其它指标大致相似,而男性

15、的这两个指标同其它指标相比,30岁以后上升的幅度更小。男女之间在脂肪含量上的差异是由激素水平之间的差异造成的,而相当于女性而言,男性在40岁之前体重的增加可能更多地是依赖于瘦体重的增加。另外,腰臀比随增龄的上升趋势表明无论男女,我省成年人腰腹部脂肪的堆积速度要快于臀部脂肪的增长速度,增加了患腹部型肥胖的风险。我省成年人男性超重现象较为严重,尤以2539岁间的3个年龄段超重率最高平均达24.8%,另外,女性偏瘦比率相当于男性更高,其中尤以20-34岁和40-44岁之间最甚。2.1.3.1 形态指标的城乡特征身高江苏成年人三个不同人群的总体身高为,男性:农民169.1cm,城体170.2cm,城非171.1cm;女性:农民157.6cm,城体159.0cm,城非159.4cm。男女均呈城非城体农民的态势(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具体到各年龄段的城乡差异见图11、12。图11江苏成年男性身高的城乡差异年龄段年龄段如图所示,男性各年龄段三个人群两两间差异总体较为均衡,只是45岁之后差距加大,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