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静态路由配置的模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4494190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4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静态路由配置的模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毕业设计静态路由配置的模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毕业设计静态路由配置的模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毕业设计静态路由配置的模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毕业设计静态路由配置的模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静态路由配置的模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静态路由配置的模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7静态路由配置的模拟实现摘 要 : 本文主要分析了静态路由配置的模拟实现的一些基本功能和组成情况,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划分以及数据库模式分析等。同时介绍了vc+6.0编程,网络,路由器的一些基本知识。关键词:静态路由配置的模拟、vc+6.0,网络,路由器Abstract: That the simulation having analysed static route allocation mainly realizes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some fundamental functions and composition condition,

2、 include the systematic need analysis , system structure, function module partition and data base pattern analysis etc. Have introduced vc+6.0 the programming , the network ,the router base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67l 目 录摘 要1l目 录2l第一章 绪言01.1 网络教学和模拟实验01.2 教学实践需求0l第二章网络基础知识22.1网络的定义及特点22.2网路的分类及组成

3、32.2.1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32.2.2 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42.2.3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42.2.4 网间网62.3协议的定义及意义62.3.1定义网络协议,意义62.3.2 TCP/UDP协议82.3.3 IP协议的定义、IP地址的分类及特点82.4网络发展简史92.4.1网络发展简史92.4.2 Internet发展简史102.4.3 Internet的应用集锦112.5 下Internet发展面临的问题13l第三章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183.1子网掩码的概念及作用1

4、83.2 为什么需要使用子网掩码183.3 如何用子网掩码得到网络/主机地址183.4 子网掩码的分类193.4.1缺省子网掩码:193.4.2自定义子网掩码193.5 子网编址技术203.6 如何划分子网及确定子网掩码21l第四章 路由器基础知识244.1路由器是什么244.2路由器的作用254.3路由器的类型264.4路由器的结构284.5路由器的基本协议与技术304.6路由器的配置与调试35l第五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4051系统模块分析405.2系统结构图405.3成员变量42l第六章 静态路由配置的模拟实现436.1设置ip地址设置436.1.1初始设置436.1.2 Ip地址设置436

5、.2静态路由设置446.2.1初始设置446.2.2 Ip静态路由设置456.3主机A ip设置466.4 主机B ip设置476.5 路由器A广域网端口ip地址设置486.6 路由器B广域网端口ip地址设置496.7 路由器A静态路由设置496.8 路由器B静态路由设置506.9 计算各节点的网络号526.10检查路由器广域网端口ip地址设置536.11 检查主机A与路由器A广域网端口地址设置536.12 检查主机B与路由器A广域网端口地址设置546.13 检查主机A到主机B路由546.14 检查主机A到主机B路由55l第七章 测试557.1 程序主界面567.2 IP地址配置测试567.3

6、 静态路由设置577.4 路由设置正确性测试587.5检查路由器广域网端口设置587.6 测试小结59l第七章 设计总结59l致谢59l参考文献60l 第一章 绪言1.1 网络教学和模拟实验当前,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正处在飞跃的新时期,基于校园网的应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传统高校工作模式也正进入到一个实质性的数字化变革时代。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求,抢占未来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界和众多致力于服务教育信息化的IT企业之间的共识。 与此同时,针对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需求激增的现状,我国高校也纷纷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旨在培养专业网络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通过

7、建设网络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网络人才,成为我国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教学实践需求 伴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大步前进,我国高校纷纷建立了计算机教学中心,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或科研。但是,许多学校的计算机中心还停留在“PC机房”的水平:实验专用设备的种类、数量有限,设备趋于陈旧,跟不上业界先进技术发展的脚步;或是投资兴建了大规模的机房却缺乏高效率的教学管理。此外,专家级师资力量和专业教材的匮乏也制约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水平提高。 针对这种现状,研究高校网络实验室建设和教学的需求,创造性地推出集丰富的网络实验内容、先进的实验教学管理、完善的职业认证培

8、训体系于一体的全新高校网络实验室解决方案。 网络实验室解决方案紧紧围绕着高校网络实验教学的具体需要,针对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从硬件、软件、教材、师资培训到教学成果认证的一系列支撑,最大限度实现了网络教学的专门化、集中化与规模化。网络实验室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网络设备的堆砌,全面满足了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需求,为我国高校实现“施教于人,学有所用,创新教育,培养人才”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模式,真正解决了高校网络教学和科研应用的燃眉之急。VC+代表了基于Windows的C+语言产品,它完美地集成了传统的编程工具,如编译器、编辑器、调试器和原代码剖析器。同时,它也集成了Windows中特殊的工具箱,如MF

9、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和Windows资源编辑器(App Studio)。另外还加入了几种新工具,如轮廓应用程序生成器(App Wizard)、C+类管理器(Class Wizard)和类浏览器(Class Browser),以及各种各样为开发Microsoft Windows下的C/C+程序而设计的工具。这些工具给我们的编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MFC类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类资源,而VC+语言具有指针、结构等丰富的数据类型,。 本设计实现网络拓扑图的生成,各主机IP地址配置界面,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的设置,模拟数据包的传输路径。l 第二章网络基础知识2.1网络

10、的定义及特点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信息资源。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可以提供以下一些主要功能:* 资源共享 网络的出现使资源共享变得很简单,交流的双方可以跨越时空的障碍,随时随地传递信息。* 信息传输与集中处理 数据是通过网络传递到服务器中,由服务器集中处理后再回送到终端。* 负载均衡与分布处理 负载均衡同样是网络的一大特长。举个典型的例子:一个大型ICP(Internet内容提供商)为了支持更多的用户访问他的网站,在全世界多个地方放置了相同内容的WWW服务器;通过一定

11、技巧使不同地域的用户看到放置在离他最近的服务器上的相同页面,这样来实现各服务器的负荷均衡,同时用户也省了不少冤枉路。* 综合信息服务 网络的一大发展趋势是多维化,即在一套系统上提供集成的信息服务,包括来自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资源,甚至同时还提供多媒体信息,如图象、语音、动画等。在多维化发展的趋势下,许多网络应用的新形式不断涌现,如: 电子邮件这应该是大家都得心应手的网络交流方式之一。发邮件时收件人不一定要在网上,但他只要在以后任意时候打开邮箱,都能看到属于自己的来信。 网上交易就是通过网络做生意。其中有一些是要通过网络直接结算,就要求网络的安全性要比较高。 视频点播这是一项新兴的娱乐或学习项目

12、,在智能小区、酒店或学校应用较多。它的形式跟电视选台有些相似,不同的是节目内容是通过网络传递的。 联机会议也称视频会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网络开会。它与视频点播的不同在于所有参与者都需主动向外发送图像,为实现数据、图像、声音实时同传,它对网络的处理速度提出了最高的要求。2.2网路的分类及组成网络依据什么划分,又是如何组成的呢?计算机网络的类型有很多,而且有不同的分类依据。网络按交换技术可分为:线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按传输技术可分为:广播网、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点到点网;按拓朴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全网状和部分网状网络;按传输介质又可分为同轴电缆、双纽线、光纤或卫星等所连成的网络。这

13、里我们主要讲述的是根据网络分布规模来划分的网络: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网间网。2.2.1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覆盖范围一般局限在房间、大楼或园区内。局域网的特点是:距离短、延迟小、数据速率高、传输可靠。目前常见的局域网类型包括: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网 (TokenRing)、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异步传输模式(ATM)等,它们在拓朴结构、传输介质、传输速率、数据格式等多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以太网 一种总线结构的LAN,是目前发展最迅速、也最经济的局域网。局域网的常用设备有

14、:* 网卡(NIC) 插在计算机主板插槽中,负责将用户要传递的数据转换为网络上其它设备能够识别的格式,通过网络介质传输。它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带宽、总线方式、电气接口方式等。* 集线器(Hub) 是单一总线共享式设备,提供很多网络接口,负责将网络中多个计算机连在一起。所谓共享是指集线器所有端口共用一条数据总线,因此平均每用户(端口)传递的数据量、速率等受活动用户(端口)总数量的限制。它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总带宽、端口数、智能程度(是否支持网络管理)、扩展性(可否级联和堆叠)等。* 交换机(Switch) 也称交换式集线器。它同样具备许多接口,提供多个网络节点互连。但它的性能却较共享集线器大为提高:相当

15、于拥有多条总线,使各端口设备能独立地作数据传递而不受其它设备影响,表现在用户面前即是各端口有独立、固定的带宽。此外,交换机还具备集线器欠缺的功能,如数据过滤、网络分段、广播控制等。* 线缆 局域网的距离扩展需要通过线缆来实现,不同的局域网有不同连接线缆,如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等。2.2.2 城域网-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的覆盖范围限于一个城市,目前对于市域网少有针对性的技术,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来实现。2.2.3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 WAN连接地理范围较大,常常是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洲。其目的是为了让分布较远的各局域网互连,所以它的结构又分为末端系统(两端的用户集合)和通信系统(中间链路)两部分。通信系统是广域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