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50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4472048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50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50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50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50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50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5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50(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春实验物理导论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1. 小明从语文课本上读到一些对声音的描述:优美的歌声;婉转的鸟鸣声,使人心情舒畅(1)他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小明从语文课本上读到一些对声音的描述:优美的歌声;婉转的鸟鸣声,使人心情舒畅(1)他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2)小明猜想可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3)于是他用两支铅笔、一把刻度尺、一根细橡皮筋,组成实验装置(4)然后用手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时发出了响声,当橡皮筋振动停止,响声也没有了(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以上的阅读,你认为小明的探究活动运用了科学探究的哪些环节?(1)_;(2)_;(3)_;(4)

2、_;(5)_由物理学方法知道:科学探究的环节有哪些答: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2. 相对性原理最早的阐述出自:(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波尔兹曼参考答案:A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固定电话的听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移动电话是靠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固定电话的听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D用电子邮件可以传输文字、声音文件,但不能传输图像文件C听筒是把变化的电流转换成声音,电磁波在真空中能传播,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用电子邮件可以传输

3、文字、声音文件,也能传输图像文件,故应该选C4. 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球晶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球晶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在任何时候都不许用手或硬物擦拭镜头,当镜头有灰尘或脏东西时,必须先用吸耳球吹气,再用擦镜纸小心擦拭。 (2)先用低倍数的物镜观察,选择一个球晶作为目标后,再将高倍数的物镜填入,进行测量。 (3)观察时应先将微调手轮置于中间位置,再用粗调手轮慢慢放下镜头,眼睛从侧面观察,让镜头置于接近试样的位置(但又不碰到试样),然后再边观察边往上调,切忌往下调镜头,否则很易把镜头压坏。 (4)放大倍数高时,焦距特别短,聚焦是困难的,要很小心地转动微调手轮。 (5)选定球晶对好

4、焦距后,应移出检偏镜以产生较亮的背景,从而使球晶直径较易测量,还可以调节光阑以增加反差,使球晶更加清晰可见。 (6)观察时最好两眼都睁开,这样不易疲劳。 5. 下列哪一项的推理结论采用的是归纳法:( )A.哥白尼日心说B.牛顿万有引力定律C.狄拉克方程D.小孩子都是善良的参考答案:B6. 眼睛瞳孔的深度为3.54mm,眼球内媒质的平均折射率为1.33,平均曲率半径为7.8mm。求看瞳孔的视深。眼睛瞳孔的深度为3.54mm,眼球内媒质的平均折射率为1.33,平均曲率半径为7.8mm。求看瞳孔的视深。-2.99mm7. 经典物理实验思想的特点有( )A.经典物理实验确立了“物理实验+科学推理+数学

5、表达”的物理实验思想,也就是把实验和数学密切地结合起来,把各种物理量之间关系用数学表达式联系起来,使实验的结果上升到普遍的定理和规律,在物理实验和物理理论之间建立起互动链条。对近代、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B.建立了误差理论。注意各种因素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有意识地在实验中创造理想化的条件,以获得最佳的实验结果。所以,对同一物理常数或实验的研究(如引力常数测量、库仑定律的验证、电荷的测量),由于测量仪器设备从粗糙到精确,相应地测量值逐步地靠近真值,测量误差减小,有效数字增加。C.“实验-理论-拓展实验-充实理论”的一般物理学发展模式。每一个物理学的学科分支,大多数都是先从物理现象或实验事

6、实开始,通过逻辑推理提出一定的物理学模型,以解释已有的实验事实,然后拓展实验的范围验证该物理模型的合理性,其中可能出现一些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又要反过来修正和充实物理理论,如此循环发展,使理论不断完善。D.“争论-实验-统一”的科学思想方法,对科学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这是常见的事,如何评价这些看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只有通过实验来检验,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验证实验-统一认识,建立完善的理论”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思想方法。参考答案:ABCD8. 设一维箱宽a=0.2nm,试计算其中电子最低的三个能级值.设一维箱宽a=0.2nm,试计算其中电子最低的三个能

7、级值.设一维箱沿x轴,边界为x=+a/2.粒子在箱内自由运动,但不能到箱外.所以,在箱内(-a/2xa/2)波函数可以写成波长相同的正反两个方向德布罗意波的叠加,在边界上(x=a/2)波函数为0.满足这个条件的波是以边界处为节点的驻波,即波在边界上来回反射,箱宽a是半波长的整数倍, 代入德布罗意关系p=h/,就得到电子能级为 于是有 一维箱只是一个十分简化的模型,实际的微观物理体系不可能有这样明晰的锐边界,波函数多多少少总会有一些传播到边界以外的区域,不过,这个模型反映了某些物理体系的基本特征,突出了这些体系的主要特点,所以它也并不是单纯用来训练学生的思考和解题能力的工具,而是在一些实际问题中

8、起着重要的作用. 9. 美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0. 设有一个望远物镜,其焦距f&39;=100mm,对前方1m处的物平面成像。在物镜与像方焦面之间离开像方焦平面40mm处设有一个望远物镜,其焦距f=100mm,对前方1m处的物平面成像。在物镜与像方焦面之间离开像方焦平面40mm处加入一个附加透镜,使像平面在物镜的像方焦平面上。求附加透镜的焦距等于多少(假设上述透镜为薄透镜)?附加透镜的焦距为184.01mm,可满足题意要求。11. 下列关于正确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正确度是指测量值或实验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B.正确度的高低反映偶然误差的大小

9、C.正确度越高,测量值越接近真值D.系统误差越大,正确度越低参考答案:B12. 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A电池和萤火虫B电池和烛焰C萤火虫和烛焰D萤火虫和月亮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A电池和萤火虫B电池和烛焰C萤火虫和烛焰D萤火虫和月亮A、电池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萤火虫自身能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B、电池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烛焰自身能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C、萤火虫自身能发光,是光源,烛焰自身能发光,是光源,符合题意;D、萤火虫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不符合题意;故选C13. 我国北方地区冬天寒冷,当气温为-40时,根据下面熔点表,应选择什么样的温度

10、计()冰锡铜水银酒精铅02321083-我国北方地区冬天寒冷,当气温为-40时,根据下面熔点表,应选择什么样的温度计()冰锡铜水银酒精铅02321083-38.8-117328A酒精B水C水银D三者都可以在低于-40的地区,水银已经凝固为固态,所以要使用酒精温度计故选A14. 实验报告的案头部分需要填写的款项有:( )A.院别、专业、班号B.姓名、同组姓名C.实验日期D.教师评定以及实验题目参考答案:ABCD15. 漫步在玉林公园,闻到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_。看到河水中游动的鱼,这是光的_现象形成的。坐在漫步在玉林公园,闻到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_。看到河水中游动的鱼,这是光的_现象形成的。坐在

11、石凳上感到石凳很热,是由于光照使石凳的内能_,温度升高。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折射增大16. 当钟楼上钟声敲响,离得远的人听见的声音响度_当钟楼上钟声敲响,离得远的人听见的声音响度_响度与距离有关,当钟楼上钟声敲响,离得远的人听见的声音响度小故答案为:小17. 将数据8.0831舍入到小数后第二位得8.09。(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8. 描述非晶态的模型有( )。 A无规线团模型 B规整折叠链结构模型 C插线板模型 D两相球粒模型描述非晶态的模型有()。A无规线团模型B规整折叠链结构模型C插线板模型D两相球粒模型AD19. 亚里斯多德关于物质组成的观点与我国古代哪个哲学家的观点是相近

12、的?A、孔子B、老子C、道子D、庄子亚里斯多德关于物质组成的观点与我国古代哪个哲学家的观点是相近的?A、孔子B、老子C、道子D、庄子正确答案: D20. 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是:( )A.体积B.质量C.温度D.热容参考答案:C21. 某人站在穿衣镜前l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m,人的大小与像的大小_(选填“一样”某人站在穿衣镜前l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m,人的大小与像的大小_(选填“一样”或“不一样”),当他向镜面前进0.5m时,人与像的距离是_m,人的像也同时_(选填“不变”、“变大”、“变小”)。1,一样,1,不变22. 一个质量是60kg的人,若他的每只鞋底的

13、面积是100cm2,想站立或走过最大承受压强为6104Pa的冰面时,以下叙述中一个质量是60kg的人,若他的每只鞋底的面积是100cm2,想站立或走过最大承受压强为6104Pa的冰面时,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他能站立在冰面上B他不能站立在冰面上C他不能走过冰面D若要站力或走过还必须增加条件人对水平冰面的压力F=G=mg=60kg10N/kg=600N,人站(双脚)在冰面上时,与冰面间的接触面积:S=100cm22=100cm2=200cm2=0.02m2,对冰面的压强为p=FS=600N0.02m2=3104Pa6104Pa,人可以双脚站在冰面上;如果人与冰面单脚接触时,对地面的压强p=2p

14、=6104Pa,此时人对冰面的压强刚好等于冰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直接从冰面走过是危险的,可以采取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过冰面更安全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23. 服务强度;服务强度;正确答案:24. 波谱图的基本构成三要素:_(定性指标)、_和_(定量指标)。一般进行波谱分析时,要波谱图的基本构成三要素:_(定性指标)、_和_(定量指标)。一般进行波谱分析时,要同时注意到谱峰的三要素,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正确答案:谱峰的位置谱峰的形状谱峰的强度谱峰的位置,谱峰的形状,谱峰的强度25. 求下列阻尼振动方程的定解问题的解: (4.2.18) 若设(x)=Ax(L-x),(x)=0,求解u=u(x,t)求下列阻尼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