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4465677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引言 1一、唐代以前文学作品中的桃花意象流变 1一先秦时期的桃花意象 2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桃花意象 2三盛唐诗歌的桃花意象 2二、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 3一杜甫诗歌桃花的春色春意意象 3二杜甫诗歌桃花的赠离恨别意象 3三伤时感怀的意象 3四桃花源意象 4五诗人身世的感慨 4三、杜甫诗歌桃花意象的特征 4一苍老雄浑的艺术风格 4二深具托喻与沉郁悲观的情怀 5三“民胞物与”的思想情感 5四杜甫桃花诗意象的现实主义色彩 5四、杜甫桃花诗的影响 6一悲凉身世的诗歌创作 6二杜甫桃花诗中人格象征的影响 6结语 6参考文献 6论杜甫诗中的桃花意象黔南电大三都分校2013 春汉本 XXX摘 要:桃花是我国

2、古代诗歌重要的题材和植物意象,自古就有关于桃花的吟诵与描写。桃花题 材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据着相当篇幅,反映着唐代社会对桃花的普遍关注,杜甫的咏桃诗在唐诗中的艺 术成就首屈一指。杜甫的咏桃诗与传统古诗的美人意象相区别,也不同于陶渊明式的憧憬,他对桃花 的刻画细致,具有深刻的托喻意味。诗人描写了桃花的形象美和对桃花旺盛生命力,同时也展现出其 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与关心,表现出了浓厚的现实主义特征。深入研究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对 于认识唐诗的文化意蕴,增进唐诗多种意象的认知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杜甫 诗歌 桃花意象 形象美 情感寓意引言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以花卉作为描写及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颇多。花卉

3、文学作品沉 淀了深刻的民族文化内容和心理,彰显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及文化内涵。张潮在幽梦影 中指出:“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 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所以,研究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对 于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和时代文化背景,以及诗歌的价值与意义具有重要作 用。桃花诗的兴起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 就有关于桃花的吟颂作品,周南桃夭篇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 我国古代吟诵桃花的诗歌是在诗歌园地绽放的一簇奇葩,桃花以其活色生香的形态娱人感 官,更以枯荣兴谢的情态撩人情思,诗人们的

4、感触,或喜或悲,则赋予吟咏,聊寄心曲。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基于桃树的栽培历史,以及当时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桃 的种植、嫁接等技术也得以提升,唐代的士人阶层也对桃花寄予偏爱,当时社会的赏花风 气,也促进了桃花的文化滋生和成长,桃花诗也逐渐在诗歌创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杜甫 的桃花诗将“诗言志”的抒情传统、文化意象与诗性感悟融入其诗歌作品,为杜甫在唐代 诗歌史上的地位做了有力的铺垫。杜甫的桃花诗具有鲜明的特色,其意象突破了以往花卉 文学赋予桃花的意象特征,创造了桃花新的意象。本文拟通过对杜甫诗歌中桃花意象的论 述,来理解杜甫诗歌的整体特征,以及桃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到达把握唐代

5、文学中桃花意象的文学创作与成就,革新研究唐诗、唐代文学乃至唐代文化的角度,为杜 甫诗歌的研究提供新的认识方面和切入点。一、唐代以前文学作品中的桃花意象流变唐代文学中,桃花题材的作品颇丰。依据渠红岩博士的统计,全唐诗中,围绕“桃” 的诗歌大约有1500 多首。可见,唐代的诗歌中的桃花题材与意象文学作品中,其数量占 据着相当的优势,说明桃花很受当时骚人墨客的喜爱,反映出桃花在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唐代桃花题材的文学作品,其审美意象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在我国古代 的桃花诗作中,呈现出了纷彩缤纭的意象,最早的春天意象、物化美意象、女性意象和人 格象征,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

6、桃花诗题材。唐代以前的桃花诗创造了 多种意象表征,从先秦时期的诗经,直至唐代诗歌,桃花诗的意象发生着潜隐的渐变 特征,桃花诗在唐代以前的各个时代,意象的流变,逐渐形成了桃花诗意象创造的文化源 泉,为桃花题材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高超技巧。一先秦时期的桃花意象桃花文化拥有悠久而古老的历史,上古到先秦时期,桃花被用于意喻物候变化,表达 着季节的变幻,即象征着春天,这一象征是桃花意象的最初意蕴。易纬通卦验中说 到:“春分明庶,风至雷雨行,桃始华,日月同道。”礼记注疏也有“始雨水,桃始 华”的记载。其最初的文学意义出现在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诗中表现出的桃花

7、盛开的春天景象和桃花的自然之美与女性的联系,具备春 天以及青春健康的美丽女性的意象。这一意象奠定了我国传统诗歌的女性和桃花之间的联 系的基础。此外,这一时期桃花的意象组合,如“桃花雨”、“桃花水”等“桃花流水”的 意象也逐渐形成。成为了后世文学桃花题材的重要渊源。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桃花意象桃作为植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桃花题材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生物性的意象,以及 以上古传说为依托的灵异性意象。傅玄在桃赋中对“桃”极力铺陈,描写了桃的果实、 根和花的非凡之处,以“岂唯荣美之足言”写出了其特质,突出了桃的果实味美与桃花的 可饰,以及桃木的辟邪之特点。张正见衰桃赋对这一意象进行了突破,用博喻的手法

8、渲染出桃花的“如锦似霞”,从视觉上把握了桃花的生机与美丽,寄托了作者的时代感与 身世感慨,将个人情感同桃花实现了结合。之后,简文帝的咏初桃诗,直接将桃花进 行直接描写,表达了注重物色的描摹,用以比喻女子的诗歌意象得到进一步发展。沈约咏 桃诗赋予了桃花鲜明的个人情感寄托,一句“能断思人肠”,表现出诗人细腻而敏感的 情怀,具备了浓厚的抒情成分。沈约深刻影响了唐诗的发展。三盛唐诗歌的桃花意象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指出:“咏物诗至盛唐以后,始有即物达情之作。” 盛唐诗歌向着深婉蕴藉发展,咏桃诗在此文学背景之下,逐渐走向成熟。唐代的咏桃诗以 唐文学为背景,也渐渐开始成熟起来。王维的代表作桃源行,以“

9、仙源”境界的营造 与憧憬,使桃花以“桃源”的意象表现出来;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一诗,以表达和描 写的手法,融进了诗人的情感,“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将“南陌青楼”和 “春风桃李”的比喻和描写,建立起青楼和女子之间的关系;李白以其豪放的风格,忽略 桃花的细节描写,以刻画桃花的美人形象和精神意蕴见长,长干行诗:“自怜十五馀, 颜色桃李红”,就表达了深刻的美人意象,其另外一首诗古风:“桃花开东园,含笑夸 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婉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把“南山松”与“桃花”进行了比照,赋予了桃花缺乏操守、 华而不实的人格象征意义。李

10、白赋予桃花诗歌以人格象征意义,在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意 义。二、杜甫诗歌的桃花意象杜甫的咏桃诗大致有六首。杜甫咏桃诗与同时代的李白、贺知章和王维等诗人有着显 著的区别,他们都在桃花诗的写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在审美维度和艺术视角上存 在显著的差异。杜甫桃花诗对桃花刻画细致入微,具有深厚的寓托特征。杜甫其主要意蕴 表达在诗歌的意蕴性以及桃文化的可探讨性。唐代咏桃者甚多,在桃花意象的刻画上,他 的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在杜甫诗歌中,桃花的意象呈现了多元化的呈现。一杜甫诗歌桃花的春色春意意象杜甫诗歌继承诗经对桃花自然特性之美的描述,在色彩上把握了桃花的美艳娇人, 把这一自然特性发挥到极致。诗人凭借对

11、桃花的敏锐观察,捕捉了桃花的形态之美。杜甫 的春日江村五首:“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展现出桃花的烂漫与美艳;江雨有怀 郑典设:“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描写了桃花的含苞欲放姿态;江畔独步 寻花七绝句一诗:“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 浅红?”。“一簇”为我们展现了桃花的稠密之状,“深红”和“浅红”道出了桃花的花色、 品种的多样性,以叠用“爱”字赋予了诗歌的节奏感,深切表达了作者对于桃花的钟爱之 意,表现出了浓浓的春色春意,“开无主”更是表现了诗人对桃花的无限怜爱和对其旺盛 生命力的表达。杜甫诗歌充满着现实主义的色彩,但他对桃花的咏颂充分表达出诗人少

12、有 的明快、轻松因素,表达了杜诗的桃花具备的春色春意意象。二杜甫诗歌桃花的赠离恨别意象杜甫的桃花诗有着感时恨别的意象。如:“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 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剑南春色还无赖,触 忤愁人到酒边。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入题两句“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 然。”,道出了诗人同儿时故友分别了 40年,期间杳无音信,令两人都感觉到茫然,谁也 不会想到能够重新相会。颔联两句“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承接上联,说 明了他乡遇故知,本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是相逢即是离别。本是春光无限的“絮白于棉” 和“花红似锦”,诗人却用了“不分”和“

13、生憎”来修饰,其用词颇为精妙,蕴含丰富, 充分表达了对路六侍御的不舍与离别的愁绪,伤时惜别的情怀展露无遗。诗人借助于桃花 的“花红似锦”强烈渲染了赠离恨别的思想感情。三伤时感怀的意象“肠断江春欲尽头,杖琴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 句漫兴九首其五)”此诗写于诗人流落成都的时候,它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暮 春时节的景象,诗人内心充满惆怅,徐步站立于芳洲,以暮春景象的描写,逐水随波的桃 花,癫狂的柳絮,表现出诗人对内心烦闷的抒发以及对国家面临灾难的担忧。当时,“安 史之乱”打破了唐代社会的安宁,一些无耻之人攀附安禄山,诗人通过对这类人的比喻 “轻薄桃花逐水流”,表现了对

14、这些人的不屑与痛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代,已处于社会 的转型期,唐代社会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隐患。经过“安史之乱”,唐代社会已饱经沧桑, 亲历国难的诗人看到娇嫩的花,也禁不住产生落寞的悲哀之情。桃花如同这个时代一般, 辉煌属于过去,眼下就要凋败飘零。由此,诗人感受到世事无常、人生难料的悲凉感慨。 诗人笔下的桃花仿佛是国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以及诗人的漂泊衰病。桃花自开自艳,然 时局已危,只能对花伤怀。又如:“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杜甫曲江对酒”。表达出诗人对人民, 爱悯之深切。他对人民充满同情,更

15、希望去 减轻他们的痛苦;诗人愿以全部身心庇护人民,甚至也愿意牺牲自己来造福人民,一如他 对“饥寒日啾啾”的那只雏凤所展现的“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凤凰台)的愿望 相同。诗人的仁民爱物和博施惠济之心,是贯穿诗人整个生命的一条主线。四桃花源意象桃花源意象,虽然在王维手中得到重大发挥,但是杜甫咏桃诗也得到了些许的表达。 如春日江村五首其一:“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茅屋 还堪赋,桃源自可寻。艰难贱生理,甄泊到如今。”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指出 : “鹤注:此当是永泰元年春归溪后作,公自干元二年冬入蜀,至此已经六年矣。江邨,是 指洗花溪,前有长夏江郊事事幽之句。”“首章叙春日江村,有躬耕自给之意。万 里眼,蜀江所见, 百年心,春事又逢,赋茅屋、草堂托居,寻桃源,花溪览胜,漂 泊到今,故愿为老农,以资生计也。”诗人将春日江村视为“桃源”,一如陶渊明的躬耕稼 稍的桃花源,祥和而闲适。生活在战乱的杜甫更是将桃源作为了和平之地。北征一诗: “乾坤含疮咦,忧虞何时毕。”北征途经桃源山的诗人,感慨战乱带来的萧条凄惨的现实, 不禁深切缅怀陶渊明笔下的避秦之乱的桃花源,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强烈向往。五诗人身世的感慨“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