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课程的困境-2019年教育文档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4443268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课程的困境-2019年教育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课程的困境-2019年教育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课程的困境-2019年教育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课程的困境-2019年教育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课程的困境-2019年教育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课程的困境-2019年教育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课程的困境-2019年教育文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课程的困境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该教学体系始于 1919 年德国教育家格罗皮乌斯创建的公立包豪斯学校,后改称设计学院, 但在习惯上仍被人们称为“包豪斯”。 两德统一后再次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正是在这里,院长格罗皮乌斯首次提出“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号召艺术设计人士共同寻求, 用于实用艺术设计的教学方式。在他的带领下,学院数位艺术家、教师从造型方法和理念着手,对点、线、面、体等抽象艺术元素进行大量研究,特别是对于形、色、质在造型的关系上作了深入探讨,这为现代构成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世界各国大学中实用艺术设计专业

2、开设的科目,皆以此为蓝本。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才正式引入构成教育。先是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院等院校实行,继而推广到各省、市级艺术设计类教学单位。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提高我国实用艺术设计的技术与艺术结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开拓学生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审美意识上,功不可没。这种教学体系的确立,使很多传统专业(如染织专业、陶瓷专业)的教学从“作坊”传承模式中解放出来。然而,历经30 年,三大构成在高校的教学现状有了一些新的境遇,处境堪忧,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一、三大构成被泛化为基础课,陷入大基础课行列的困境目前,教育界提倡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3、, 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本文针对不同专业的基础课合班是否得当展开探讨。首先,以纯艺术类专业为例,如雕塑专业、油画专业、版画专业等,可以将素描、色彩、速写等课程同班开设,一来节省师资;二来增加专业交叉,扩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就业面。在这样的教学改革中, 很多学校确实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该类课程合班上课是合理且科学的。其次,在实施课程合并时必须对课程属性深入探讨, 并不是所有基础课都可以如此合并开设的, 特别要注意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存在的诸多不同。 如作为实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三大构成等课程,被跨专业合班开设后,其效果并不理想。如服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同属实用艺术设计类别, 但

4、就其设计的对象而言, 存在显著的差异。 尽管两个专业都需要修习三大构成科目,但在运用这些设计基础手法时又面临着各自较强的针对性。如果合班开课就不可能针对专业逐一讲解, 更无法详悉各种构成手法如何结合专业方案来运用。 合班上课会抹杀三大构成在不同专业中的差别性, 使讲解流于空泛的概念。 在很多教师的反馈中,笔者也发现这样教授三大构成, 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将构成技法结合到自己的专业之中,这无疑降低了构成课程的实用性,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二、三大构成名为“主干”课程,实为“边缘”课程的困境从 1919 年建立到 1933 年被法西斯取缔, 包豪斯大学仅仅存在了 14 年,但其三大构成的教育体系对世界

5、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在学院中,在一流的伊顿、康定斯基、莫霍利纳吉等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下, 真正运用于实用艺术设计的教育体系日臻成熟, 彻底改变了此前实用艺术设计中“手工作坊”似的师徒手口传授的教学模式。通过构成课的教学 ,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的精神及创造的能力。同时,构成课注重“技”与“艺”的高度结合, 注重学生“手”与“脑”的实践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对新技法、新工具与新材料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因此,三大构成是一门重要的开拓学生设计思维空间的课程。但现实中,课程在教学环节中的重视程度并不乐观。 很多院校,三大构成总是一门“剩”课。经常是新来的教

6、师,或是专业不对口的教师来担任。在教学分配中,出现了一种潜规则:一等教师教创作,二等教师教设计,三等教师讲构成。即便在一流的艺术院校, 这样的构成课也依然是师资最薄弱的, 课程仅仅是教学环节的必要补充, 在教学实施的序列里被“边缘”化了。 在这个困境中, 教学面临的问题有些棘手, 表面上是如何调剂好三大构成课程的师资不足的问题, 深层的则是艺术教学战线上不缺乏艺术家,而是缺乏艺术教育家,不缺乏知识体系的好教师,而是缺乏敢担当的好教师。三、三大构成体系陈旧,难以与中国设计艺术结合第一,教学手段单一,无法跟上信息时代设计需求的步伐。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为例,很多训练仍以手绘为主。当然,手绘始终是艺

7、术设计专业的一项重要基本技能,但不是唯一技能。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设计已由辅助角色越位到主要角色,虽然计算机不能替代人的大脑创意, 但它的快捷与便利对手工技能确实有一定的取代作用。 遗憾的是, 除了一些国内一线艺术学院和较少师资雄厚的艺术学院外, 大多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还处在手绘作业的教学条件中, 学习效率低下。 这个问题已经被很多业内人士所关注, 但在教学实际情况中还存在障碍, 有些是经济上的无奈, 而更多的是教学手法上的茫然。 怎样结合计算机来授课,依然是尚未成型的教学尝试阶段。再者,立体构成课面临的问题也颇为严峻,它与材料、工艺的关系更为密切。在新的机械设备层出不穷的今天, 很多院

8、校在开设这门课时, 还仅具备诸如“手工课”的刀子、剪刀、手锯这样的基础设备,雕刻机、切割机等完全没有, 金工实验室等实习条件更是奢望, 如何将大多数院校的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手段健全和设施完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教学内容陈旧,难以结合我国本土设计风格。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虽然在不断尝试创新, 但仍然困在缺乏经验的瓶颈之中,在教学实施中目的照搬和模仿国外艺术院校的体系模式和办学理念,重模仿轻创新 , 没有真正把三大构成放置于我们本土的设计环境中来思考 , 没有思考该如何调整三大构成在我国原有的传统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如三大构成课程与图案基础课程两者的授课关系如何处理。 前者是晚生的外来教育体

9、系, 后者是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就开始使用的高校艺术设计传统基础课程, 这两门课程的冲突,实质是外来教育体系与本土教育体系的冲突。在三大构成体系引入之前, 很多中国传统设计造型的讲解有赖于图案基础课程, 在其引入后, 很多学校纷纷用三大构成取代了图案基础。令人反思的是,“图案基础”课沉寂了良久后,近些年又被重新添加到实用美术基础课教学结构中。那么,为什么当初会被取代,这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如今又会恢复,这更是一个问题。既然现在两门曾经有替代关系的课程同时出现在教学体系中了,我们该如何安排两者的教学任务,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总之,三大构成教育体系运行至今,历经了从无到有,由局部到全国的建设历程, 接下来的完善与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更艰巨和迫切的任务。 我们的教学环节还存在很多不足, 艺术设计课程有着较之文理专业所不同的特殊性, 这使得相关课程之间存在着模糊的顺序性、交叠的领域性,它的这些特殊性,使得我们必须多调研、多思考、多尝试,建立和完善我国艺设设计教学体系是一条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研究与探索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