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4353534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出示课件共四点)(一)提出问题,导引探索。(二)独立思考,自学质疑。(三)小组研讨,合作探索。(四)全员沟通,评价反馈在总结的时候本来想选用四个字了, 我记得我以前的老校长曾经说过: 真理是最朴素的东西, 让人一听就能明白, (当然也有人说真理是正确的废话)如果一个人讲的内容云里雾里的, 弄的好像很深奥,要么他说的你真不懂,要么他说的就不一定是真理。 ”其实这四点就是第一, 我们不能上来就合作学习, 要带着问题去合作学习, 所以第一点 就是“提出问题”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要建立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个人思考在前,小组 讨论在后。第三,就是小组研讨。第四,把小组合作的成果

2、拿到全班来交流反馈。那为什么 还要用 8 个字来呢?后来看四个字概括的不够全面。比如说:“第一点提出问题,导引探索。 ”由于合作学习内容的不同,合作前的导引也不一样。如:1、24 的组成。同桌互相说一说,作用:评价、检查。2、要进行合作的内容是需要动手操作、测量、实践的。那么这个合作前的就不能算提出问 题了,应该是对合作提出一些方法、注意事项等,要对活动起到一个导引的作用。3、讨论提出的问题。 (含金量)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有一个预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 作的必要。 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 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思考的问题, 或独立思考 解决更佳的问题就无需安排合作学习。 比如:“讨论老

3、师的年龄有多大” “猜猜盒子里装的是 什么”“约定俗成的知识”接下来我对以上的四点展开的说一下 :(一)提出问题,导引探索。 (文稿出示)作用:1、使全体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对教学的全过程具有导向作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动因;3、启发学生寻找解题的途径。这样,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符合学习目标的问题,做到要简明、扼要、清晰。1、首先,要让学生清楚他该做什么,该怎样做。2、其次,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随意和盲目,缺少思维的深度, 使学生交往处在低水平的状态下。 这样的课堂交往看上去热热闹闹, 实际都是不 假思索,对学生思维发展作用不大。因此,合作前的导引,及所设计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

4、要。问题最好是在“最近发展区” 。然 后,结合自我评价,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老师要会提问题,要清晰,又要有深度,要有思 考价值。 还要换位思考学生会怎么回答, 把学生的种种回答和自己的评价都想全了, 才是真 正的备学生。(屏幕出现例子一) 教师一年级的教材的做一做中提到了这样的问题: 图中有哪些动物?你 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例子二) 教师在课本上让学生画出了不同页面上的4 道情景题, 让学生和同桌说一说给了哪些数学信息?让我们求什么?(二)独立思考,自学质疑。作用:1、使学生建立起讨论主题的认知基础;2、使学生形成对小组讨论内容的个人见解;3、暴露学生在独立自学中产生的新问题,便于调整

5、目标;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不要吝惜时间, 要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才能为小组讨论顺利进行 打下基础。既然问题需要合作学习,必然有价值,需要思考。没有思考交流会处在低水平。教师要重点点拨后进学生, 在巡视中搜集学生的即时信息, 及时鼓励提出不同见解或问题的 学生善于随机把握提出的核心问题, 通过引导、示范和分析, 启发学生学会科学地提问,和 深层次的思考。(三)小组研讨,合作探索。作用:1、为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 2、开拓学生思路,加深对教师讲授和个人自学内容的理解,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 为全组共同认识成果;3、纠正教师无法纠正的错

6、误;4、通过互相竞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5、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交往活动的能力。这一环节, 是实现全员参与的最重要的环节,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 实现了知识的交叉, 共享。共同成长是合作学习的目的。双赢和多赢的结果。小组合作学习好比一个交互的 “场”,“场”内每一位成员都是“互动的因子“,每个人的 思维都不断地跟着“场”内的话题而运转,人人都积极参与“场”内的活动。课堂交往中不 再被那些成绩优秀、 性格外向、 在班内担任一定职务的学生所垄断,评判性交往增加, 学生 的思维活跃且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所有人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者。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效果,通常很难达到。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

7、, 真正的发挥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就要把工作做得更细, 考虑得更全面。首先要谈的是分组和分工。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的保证分组关键词是“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 学习好的和学习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和性 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异组同质则更便于评价和评比。通过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做的一项无记名问卷调查发现: 一般情况下,在合作学习中你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吗?(A )每次都会 26.19% ; ( B)有时会38.10% ; ( C)从来没有 45.71%。可见,以上所描述的并非个别现象。很显然,这样的合作学习很难形成“荣辱与共,同舟共 济”的合作精神,也

8、很难达到“人人参与,各司其职,共同进步”的合作目的。其实,这一 局面的出现在学习小组成立之初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从某种意义上说, 出现这一现象也是一 种必然。 我们现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都会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开展活动。通常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但也就是这种“互补” 为上述 “学优生一言堂”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当两种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间的差异达到一定 程度时(而这种差异又是客观存在) ,“学困生”已没有质疑“学优生”的能力和兴趣了,那 么,剩下的就是只有顺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预期的“互补”又将从何谈起?如果一定要 说“互补”,那也只是“学优

9、生”将学习成果与“学困生”共同分享罢了, “学困生”并没有 实现真正的发展。同时, “学优生”由于自己的观点总支配着小组的活动,缺乏认识的多样 性,长此以往,他们的认识也会变得狭隘。实践证明,唯有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 教学效果才是最好。 如何才能建立起民主、 平等的合作交流机制, 实现所有的学生都能进行 有效的沟通, 积极维护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呢?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学生到底需要怎样 的合作伙伴?哪些人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促进彼此的发展呢?为此, 又进行了一次 问卷调查:你认为应该怎样成立学习小组?(A )听从老师的安排 27.5%; ( B )自己组合70%; ( C)随机组

10、合2.5%你认为哪些人可以成为你较好的合作伙伴?( A )学习成绩好的 36.59%;( B )学习成绩和自己差不多的 31.70;(C)学习成绩无所谓只要合得来就好31.71%可见, 学生有强烈的自主成立学习小组的愿望, 并且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均有自己的标准。 于 是,开始尝试由学生自主成立学习小组。 “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同学一起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 的事情呀!”不少学生怀着极大的热情参与了这样的学习。学生自己选择的合作伙伴,自主 成立的学习小组, 成员之间互相了解, 彼此的信任程度极大地提高, 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比 较容易达成一致, 能真正的体现荣辱与共、 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 实现人人参与,

11、平等交流。主动的参与与被动的执行,因此,分组时尽量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合作伙伴为一组。我们都知道一个班级后进生的个数与质量决定着这个班成绩的好坏,记得当做老师的时候, 为了提高班级的成绩, 班级当中几个后进生总要找一些成绩好的, 能力强的好学生帮助他们 学习。而这些小老师特别负责人,有空的时候就会把这个补习的对象叫到一边,开始补课, 不但能够把当天所学的知识检验、讲解。 而且还能出一些变式题, 效果很好。其中有一个男 孩,谁辅导他都不行,总吵,那个辅导者不是被气哭了,就是被气跑了。后来,我让他自己 找一个可以帮助他的同学。 那个同学的成绩不是最好了, 但是辅导他应该没问题, 结果也是 两个人成绩都

12、很好,也没有出现上述的情况。我感到很幸运的原因是我在工作了几年之后还可以到南马路小学工作, 因为那里有一位对我 影响很深的好校长一一赵翠娟。我还记得但是去面试的情形对到刚才的分组话题来,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 分组很关键。 我们需要把工作做得很细才行。1、喜欢做前提 2、尽量采用异质分组 3 兼顾身高、近视眼等情况。1、在坚持喜欢的前提下,兼顾学生的差异、身高等。试想如果和一个看了都很讨厌的人一组,能合作好吗?而且一旦小组确立以后, 这个座位如果没有极其特殊的情况是不要改变的, 而且平时不管做什么,只要有分组的活动都让他们为一组,让他们形成一种默契。(如小组制作墙报)2、然后,要加强小组之间的

13、竞争和评比,使学生的这种小组合做意识不仅仅在课堂上,而 他们之间的互助也不仅仅如此。 (举例说明:火箭队和湖人队)3、 加大奖励机制,变换花样,而且要及时。(不排个人名次,小组比赛。 )插入“研究型团队”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区经常开展“教师互动”的教研活动。活动中, 打破了年级的界限,就某一方面知识的生长点和各学年段的衔接进行研究。通过深入分析, 使教师们明确所教的知识并非独立的, 而是和其它学年有着密切联系的。 本学年段要把知识 让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 才能为以后再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而学生在某一 学段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又可以追溯到哪个年段,那个知识没有学好而造成的。插入

14、加减法、乘法知识结构)这样, 使教师不但掌握所教年段的知识, 还要掌握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 逐渐了解整个一 到五年的知识结构和目标。在头脑中形成非片段式的知识网络,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分组是这样的,接下来说说小组内的分工。比如一个四人小组, 1、要有具体的分工,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 实验、观察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有表 现自己的机会, 使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 习的主人。2、而且要有核心, 这个核心就是组长。 而且组长要很权威, 这个组长不是像刚才提到的 “霸 权主义”而是要负责安排

15、小组内的具体活动分工,谁做什么,谁先谁后,要负责调控。因此,训练小组长就显得尤为重要。他要顾全大局。(插入: 组合图形的面积, 讲解组长的调控作用) 使更多的学生知道了他没想到的方法和更 巧妙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已经不仅仅是个人想法了,它变成了小组内的共识成果。3、组织小组讨论的互相观摩和评价,注意合作学习的示范性。(四)全员沟通,评价反馈作用:1、强化学生的交往合作意识;2 使学生树立既要自己认真学习,也要帮助其他同学学习的双重责任感,从而促进全员交往 学习活动。3、锻炼学生对否定评价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检测和评价,进一步培养学生交往素质,同 时促进其他素质的综合发展4、形成良性竞争,调动学习主体积极性。教师在表扬和纠正某学生个体时, 将其视作小组集体的代表; 要注意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注意创设学生良好的自检和接受意见的心理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