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阅读教学最好切入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4351845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阅读教学最好切入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选择阅读教学最好切入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选择阅读教学最好切入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选择阅读教学最好切入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选择阅读教学最好切入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择阅读教学最好切入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阅读教学最好切入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阅读教学最好切入点 选择阅读教学的最好切入点永年县试验高级中学马立仕摘要:本文从文体常识的标题、文眼、线索等角度,选择了三个经典例子,讲述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选择切入点即突破口的方法和功用。关键词:阅读教学选择切入点阅读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解读一个完整的文本,能否让学生乐学、易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课堂教学技巧。假如老师能在讲讲课文时巧妙的选择切入点,并以最好的角度和方法切入,往往会取得引人入胜、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切入点,是指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一篇课文的入手处或叫做突破口,也是课堂阅读教学思绪的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能向课文各个部分发散、辐射,课文的各个部分也能够

2、向这一点聚拢、集中,它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切入点并不固定在课文的某一处,而在于老师的艺术性选择。那么一篇课文从何处切入才能带动全篇呢?我们能够借助文体常识的相关知识来选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如的主旨是所表示的基础思想;的材料是的血肉,是形成主旨的基础;的线索是贯穿材料的纽带;的结构可分为横式结构,纵式结构,网状结构,总分结构等;的布局指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的表示方法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的表现技巧有文眼、白描、悬念、巧合等;的语言有骈散结合式语言、长短交错式语言、简练的语言、正确的语言、平实的语言、生动的语言等;的风格有朴实的文风、浮华的文风等。诗歌中有比兴、

3、用典、意象、意境、象征、跳跃、省略等;散文构思、形和神、情思、理趣、格调等;小说的专题、人物、情节、叙述视角、叙事节奏、叙述语气等;戏剧的冲突、结构、潜台词等。老师依据课文的特点,从其中 主旨、材料、结构、语言、技巧 选择一个点,作为突破口,然后逐步展开教学,会另有一番新意的。同时在阅读实践中学生对这一术语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了解,进而提升语文水平和能力。下面列举三例:选择标题为切入点标题是标明、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了解了标题也就把握住了的基础思想。把标题作为切入点可有多个形式,如篡改标题式、质疑标题式、曲解标题式、补遗标题式、解悟标题式、切割标题式等,下面以篡改标题为例。篡改标题切入课文,就

4、是对课文的标题作微小的改动,或一字,或仅调换次序,而这一改动,要肯定能牵动学生对全文主要内容的快速而正确的领悟,要达成“看似日常却奇崛”的效果。比如教拿来主义一文时,怎样切入才能使学生直接触及鲁迅先生那幽默而犀利的思想艺术呢?我们不妨在板书标题时有意篡改一个字,把它写成送来主义。可想而知,学生们是不可能看不出这个错误的,她们立即就会指出:老师标题写错了,应是拿来主义。这时我们要抓住时机相机诱导,深入推进学生思索:这个拿来和送来有什么不一样?,其最终止果不全部是他人的东西到了自己手里么?,大家是不是这么想的?这肯定会引发同学们的一阵讨论,她们会很快地查词典找资料,界定“拿来”和“送来”的含义,把

5、握了“拿来”和“送来”的本质区分:“拿来”能够主动的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如同去超市购物;而“送来”却是被动的接收,没有选择的余地,有些无用的送来之物和别有专心的送来之物是有损无益的,比如贿赂的金钱、美女、礼品、糖衣炮弹等。我们不妨欲擒故纵:那么,我们和他人断绝往来或只送东西给他人,既可免去送来的隐患,还能够落个大方的好名声,怎么样?学生们一定会很干脆的回复:那就是蠢物、败家子。此时时机成熟,我们便顺势转入对课文内容的讨论:日常生活是这个道理,那么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是拒交闭关还是一味送去?是接收送来还是择优拿来?请看鲁迅先生是怎样说的。一个字的篡改,能引发出一

6、番有趣而有结果的讨论,肯定能唤起学生对课文中“闭关”“送去”“抛来”“抛给”等关键词语的注意,这么学生们很快就能领悟为何鲁迅先生要斩钉截铁的鼓吹:“因此我们要利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选择文眼为切入点文眼是指在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词语、句子或段落。设置文眼是一个写作技巧,能使内容有关键,有思想的辐射源和内聚力;使结构缜密,布局整饬而不乱,富有内在的逻辑性。文眼切入点就是围绕文眼这个词语、句子或段落逐步展开、组织教学的。阅读教课时抓住这个点就能够“拓展一条路,深耕一片田”。归有光的抒情散文项脊轩志一文的文眼就是它的中心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我们就能够把这个句子作为“选点”来

7、提问“突破”。围绕这个点可提两个问题:喜从何来?悲在何处?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细致体会中字里行间所渗透的:“四喜四悲”。“四喜”是:一喜劳动有所收获,二喜环境清静幽雅,三喜细心读书之乐,四喜夫妻恩爱之情;“四悲”是:一悲诸父异爨,二悲幼年丧母,三悲祖母之亡,四悲中年丧妻。在体会“悲喜”中兼及语言学习、能力训练和德育熏陶,从而在师生互动中轻松达成语文教学目标。当然,若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话,还能够深入提出思索题:我们研究归有光这类写家庭、写琐事、抒常情的散文,对我们有什么特殊的价值呢?归有光的散文为何局限在写家庭琐事而不写重大题材呢?选择线索为切入点线索就是作者的行文思绪。通常叙述性的全部

8、有叙事线索,或以人为线索,或以物为线索,或以情感改变为线索,或以心理改变为线索等等。较为复杂的继续文还构思多条行文线索,如明线、暗线、根本、副线等,几条线索或平行或交叉这是依据的选材、构思、专题等方面的需求来确定的,设计阅读教课时,能够把线索作为一个切入点,把握线索,驾驭文本,引导学生组织课堂教学。讲清了的行文线索,也就是说作者的行文思绪和老师的教学思绪能够做到同时,行文线索是清楚的,那么老师的教学思绪也会显得明晰而单纯。比如阅读苏轼的前赤壁赋能够抓住“乐悲喜”这条感情改变的线索来设计教学过程。苏轼在“乌台诗案”中几乎丧命,结果以被贬湖北黄州而结案,在经历了此次人生重大打击以后,她的心态是十分

9、昏暗的,故常经过游山玩水、赋诗作文,抒发情怀,排解忧苦。据记载苏轼曾七次游赤壁,前赤壁赋写于1082年7月15日第一次游赤壁以后。苏轼在赤壁赋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我们从行文的字面上就很轻易找出她的情感改变线索:乐 第二段第一句“于是饮酒乐甚”悲 第三段第一句“苏子愀然” 喜 第五段第一句“客喜而笑” 。所以我们就能够抓住这个“线索点”来提问突破,探究“乐、喜、悲”的诱因是什么呢?归纳起来说,和“乐、喜、悲”相对应的情感诱因应该是“游赤壁”“望美人”“悟人生”。游赤壁之乐。苏轼于明月之夜泛舟赤壁,尽情游玩,从文中能够归纳出其游玩之乐,关键表现在六个方面:同游之乐、饮酒之乐、吟诗之乐、赏景之乐、

10、纵游之乐、忘情之乐。望美人之悲。苏轼乐到极点,就唱起了歌:“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一词含义丰富,在此当指苏轼的理想、理想,“天一方”是说壮志难酬。所以,苏轼外似“乐甚”旷达,内实凄苦悲凉。“悲”的详细表现的是她对人生的感叹,她感到人生平淡,人生短暂,人生渺小,人生矛盾,人生无常,故而悲不自胜。然而,作者是怎样解开愁结、转悲为喜的呢?悟人生之喜。解开作者愁结的当是“水和月”。作者用道家的旷达的“宇宙观”和佛家的“日常心”看“水和月”的变和不变,参悟到了人要顺应自然,顺应天道,淡泊名利的道理,从而,不为人生失意所累,而去游山玩水,享受清风明月,因此转悲为喜。这么紧紧抓住“乐悲喜”这条感情改变的

11、线索,引导学生,解读全文,思绪清楚,关键突出。然后深入提问:苏轼这种对待人生挫折的态度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学生结合本身来谈一谈。让学生明白人得意时不要猖狂,失意时不应气馁,尤其碰到挫折、处于困境时应该心胸开阔部分,眼光看远一点,借用毛泽东的一句话就是“怨言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另外还能选择巧合为切入点,选择疑点为切入点,选择异点为切入点,选择悬点为切入点等这里不再详述。以上三例能够看出,这种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程序,使教学思绪明晰单纯,课堂提问精辟实在,师生活动空前活跃,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它不但让学生对学习过程感爱好,也让学生对学习的结果有爱好,既培养了学生的直接爱好,又培养了学生的间接爱好,更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参考文件:1、语文课程和教学论 第二版 ,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3月。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年第9期。3.魏书生文选 一、二卷 ,漓江出版社,1995年。4、鲁迅杂文选讲,延边人民出版社,2021年3月。5、全日制一般高级中学语文 必修 老师教学用书第二册,2021年12月。6、全日制一般高级中学语文 必修 老师教学用书第三册,2021年6月。7、全日制一般高级中学语文 必修 老师教学用书第四册,2021年12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