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4331254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设计1课时四川省中江中学校 李松一、 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衣、食、住)和社会习俗(婚姻、剪辫易服、禁缠足,礼仪等)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知识与能力:学生通对图片的观察、材料的分析和教材的阅读,走近孙中山先生的日常生活,从而了解近代以来衣食住习变化的基本史实,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怎样变)。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探究材料,总结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归纳概括和论从史出的能力。(突破为什么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单独朗诵和齐声诵读诗歌的方式,用诗意的文字催生学生对

2、变革中传统优秀文化缺失的惋惜感,进而从两方面来认识变革。(突破变的启示)重点:怎样变(侧重衣着、习俗)、为什么会变难点:变的艰难性和启示。三、 教学过程四、 教学设计流程策略意图授课大纲突破方法为什么变走近伟人,夯实基础(问题导入法:时代变革与个人生活有何关系?时代变革影响个人生活,个人生活折射时代变革,今天我们就走近伟人孙中山先生,看看生活中的孙中山是什么样子的。)第一篇:走近伟人孙中山一、 服装设计师孙中山衣1、18401949,晚清明国时代(1) 、男装的变化: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2)、女装的变化(旗袍):宽松肥大、保守、呆板到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美观2、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到

3、改革开放前 (1)流行服饰:列宁装、布拉吉、干部服装、绿军装 (2)体现特点:朴素单调、呈现中性化的色彩、与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结合!3、1978年至今:个性大方,多样时尚 总结性表格 二、 美食评论家孙中沙食、住(自主学习)1、你是否赞同孙中山对中西餐的评价?为什么? 2、中西建筑理念有哪些不同? 三、 自由婚姻的勇敢追求者孙中山习1、 变化的表现2、变化趋势:简约文明取代繁琐复杂;平等观念取代尊卑等级。角色置换:大人物(伟人)VS小人物(普通人)大人物如孙中山体现了时代在变化小人物则体现了变化的过程异常艰难ppt展示孙中山从少年、中年、晚年衣着的变迁,由伟人的日常生活,折射出服饰的变革。有利于

4、学生体会时代与个人的关系ppt展示孙中山夫人宋庆龄青年到中年的旗袍穿着,并与今日对比,折射出女装的变化趋势PPt展示这一时期宋庆龄常见穿着的照片,由此引导学生得出这一时期流行的服饰的特点PPt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服饰,引导学生得出这一时期服饰的特点要求学生课后完成ppt展示孙中山生前对于中西餐的评论和其身前所住的中西住宅样式,让学生下来自主学习食、住部分的俄内容ppt展示孙中山的两段婚姻,引导学生对比这两段婚姻前后折射出的社会习俗和观念有哪些变化,进而归纳变化的趋势PPt展示冯玉祥所带的士兵剪辫子时痛哭流涕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社会普通大众面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仍然很艰难,与孙中山等个别

5、大人物站在时代前沿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近代以来的变迁。怎么变分组探究,提升能力第二篇:变化的原因外因:西方工业文明迫使变革内因:政治上:政治环境的变动影响变革 经济上:经济发展推动变革 思想上:教育和思想的进步促使变革总结: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的结果 PPT展示四则材料,把学生分成4组,各讨论一段材料,由材料分析出变化的原因。然后抽学生起来回答。变的启示发散思维,升华情感第三篇:变的启示解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学习西方进行变革是必要的,但是在学习西方的时候存在着操之过急的现象,以致优秀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启示:在学习西方的同时, 勿弃中国优秀的文化传

6、统!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PPt展示为汉服的浅吟低唱中的两段节选文字:前一段由个别学生单独朗诵,制造思变的氛围,同时引出话题;后一段文字由学生富含感情的集体朗诵,给出有力的答案! 正课环节结束,依据板书进行回顾总结经典演练巩固知识,学学会方法1、2014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2、(2014安徽文综13)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

7、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3、 (2012四川文综卷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中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Ppt依次展示这

8、三则由浅入深、由考查历史知识到考察史学方法的经典高考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做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穿插一些做高题的方法,如抓住时间(第1、2题)、抓住主语(第2题,否则容易误选A选项)、抓住材料本身的核心意思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第3题)等,再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另外,第三小题作为备用题目而设置,如果时间不够,就不讲。宁愿讲清讲透也不贪多求全。五、 课堂板书: 衣启示?为什么变?食住习六、 课后反思 本课以变为线索,在师生互动之中分析了怎样变、为什么变、变的启示三部分内容,且每一部分内容突破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部分是这堂课“自我”色彩最浓厚的部分。在分析怎么变时,因为基础知识较为简

9、单,所以更多的是让学生观察图片、材料,自己得出答案。因为贴近生活,所以这一部分可用的图片异常丰富,但各种课件上用的材料却大同小异。那么如何上出自己课?如何选择一个切入点将五花八门的图片用串成一条线?如何让这些图片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于是我想到了由孙中山为切入点,介绍一个政治角色以外的孙中山。通过他个人的日常生活而把握时代在衣食住习俗方面的变革。然而孙中山毕竟是时代的伟人,对于当时作为芸芸众生的小人物来讲,这种变迁则是异常艰难,所以在第一部分结束时,我又设置了普通的小人物的生活片段,来体现变迁的艰难性。通过这样一大一小、一主一辅的人物反差来反映时变化的两个方面。在第二部分分析变化的原因,对于能力的

10、要求更高,更应该让学生广泛参与进来,锻炼自己归纳材料的能力,所以这一部分,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作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第三部分则是思维的发散,意诗意的语言催生学生的情感升华,让学生全面、辩证的认识时代的变革。 但是真正在录完课之后,就发现了问题实在是太多了。问题首先就表现在上课的过程中,作为年轻人,我始终难免紧张,没有像平时的随堂课一样尽量放开,有一些开始想好的东西在这种环境下也就没有表达出来,板书、语言更是不能让自己满意,还学要很多很多的历练。其次是在教学设计安排上,比如第一部分,虽然有一些自我的东西在里面,但是未能做到一个新高度,现在下来反思,如果依据第一部分的理念,给本课设计一个副标题“兼论时代与个人的关系”的标题,这对本课深度的提升将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