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4321869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泉小学 五 年级下册有效导学设计学 科语文第 二 单元第 6 课课题6冬阳 童年 骆驼队 中心发言人谢艳丽导学设计主持人谢艳丽参加设计研讨人员谢艳丽、钟文霞、程晓莹教材简析本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已经能基本把握。但对抓住重点的语句领会文章中深刻的含义还有待提高。对于课文的一些表达方式有所了解,但并不太熟悉,也不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上。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3个生字

2、,会写9个认识的字 。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难点1、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2、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准备课前学生课前准备资料:查找有关林海音的资料。 教师课前准备资料:教师收集有关图片、课件。 具体导学流程学生课前预习指引1、了解作者的生平,明白写作背景。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沉:没

3、入水中(跟“浮”相对)。使降落;向下放。深入程度) 深。分量重。 (1)它们沉默地站着。()(2)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临:到,来。对着,靠近。照着字画摹仿。 (1)童年重临与我的心头。()(2)面临风险要冷静沉着。() 3默读课文,填空。 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写了童年的四个场景和画面: ( ) 、( )、( )、( )。 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营造氛围 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 2、看来,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

4、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 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结合“资料袋”,总结出处。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段,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2、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1)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 (2) 充分自学后,交流读书所得,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看起来写的事很多,却都是围绕着骆驼队来写的。 (3)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段? 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

5、脖子上系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的问夏天骆驼到哪里去了。 四、总结。 第二课时一、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 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1)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 (2)汇报、交流: A、“学骆驼咀嚼” 1、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 2、“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想到这时候我龇牙咧嘴的样

6、子,怪怪的、傻傻的,体会我看得很投入。) 3、教师范读,学生想象4、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这两首诗的主人公都是孩子,展现的是美好的童年,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遥远,理解起来也较容易,因此可安排充足的时间,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诵读古诗,体会意境) 课中教师导学流程(渗透指导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5、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同样方法学习其余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