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与新希望发展战略的比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431653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威与新希望发展战略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通威与新希望发展战略的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通威与新希望发展战略的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通威与新希望发展战略的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通威与新希望发展战略的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威与新希望发展战略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威与新希望发展战略的比较(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威与新希望发展战略的比较第二章通威与新希望的相同点第一节相同的发展历程通威集团与新希望集团同属饲料行业,同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家的民营企业,他们共同创造了四川省的两大创业传奇。一路走来,有太多的理由让我们去关注这两家有太多相同与相似又以不同的发展方式和路径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一、通威,小河沟里发展起来的世界第一1984年,通威的创始人刘汉元靠着“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成为四川省淡水鱼规模养殖第一人。随着这种新兴养殖技术的迅速推广,大批农民依靠这一技术走上了养鱼致富的道路。但作为引路人的刘汉元却没有在这条路上走的太远,他深知自己的技术已经推广到了千家万户,没有了技术门槛的阻挡,想在养鱼上

2、挣得更多的超值利润是不可能的,有的只会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三年的时间里,在养鱼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过程中,刘汉元看到了在这繁荣背后的另一片蓝海,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养鱼所推动和催生出的养殖业上游的饲料加工业,一个新的广阔而富饶的领域。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动物蛋白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带动饲料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刘汉元不仅要做养鱼业第一个吃螃蟹的入,也要做上游鱼饲料加工的执牛耳者。1986年,利用几年来养鱼积攒起来的家底和手工加工鱼饲料积累的经验,刘汉元建起了西南地区第一家集约化鱼饲料加工厂,取名。科力”工厂一投产,立即出7现了供不应求的火爆热销景象,远近的养鱼户蜂拥而至。

3、这家小小的工厂就是今天通威的前身。凭借着对技术的执着和对自己精益求精的百般挑剔,工厂迅速发展壮大1992年刘汉元顺势而上,在四川省眉山县建起另一座现代化饲料工厂。取名通威饲料有限公司。从此,通威开始了自己在水产饲料加工业的飞速扩张发展,并凭借专业化发展战略稳步提升企业科研实力和生产能力,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到2005年,更以年生产能力5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二、新希望,从养殖业起家的产业帝国新希望的发展历程与通威有着惊人的相似1982年,刘永好四兄弟辞去公职,靠变卖家产筹到1000元钱,从种蔬菜起步,然后养鸡、养鹌鹑,并经过6年时间,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鹌鹑养殖基地。在养殖家禽

4、的过程中,刘永好也同样注意到了养殖业的上游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饲料加工业的新的利润空间当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养殖产业,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好似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想获得超额利润是极其艰难的。但饲料加工业则不同,加入到养殖队伍中的人越多,饲料业的发展空间也就越巨大,越富有吸引力。特别是在当时,饲料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才刚刚起步,谁先进入谁就抢占了先机。虽然看到这个机遇,刘永好却没有立即下手,而是先去考查在中国做得非常好的泰国正大集团,然后才开始自己研究饲料。经过三年的发展,研究出了希望品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饲料厂,借助养殖业的飞速发展迅速在四川省达到销量第一。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新希望成为了中国的“饲料大王

5、”。新希望的脚步走的急而广,二十年的发展,不仅成就了新希望饲料产业的巨大成功,在刘永好的带领下,新希望已经从单一化的产业向多个领域进军,最终打造出了巨型的企业集团,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多元化发展模式的代表。新希望先后进入的领域除饲料外还包括金融、肉食品加工、房地产、乳制品、物流、化工等,一个巨型的产业帝国已经形成。第二节面对相同的竞争环境通威与新希望虽然所处的细分市场不同,前者主要生产水产饲料,后者主要以畜禽类饲料加工为主,但二者都属于饲料加工这个大的产业中,同样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3一、放眼国内,笑傲群雄通威和新希望分别在国内水产饲料和畜禽饲料加工上占据了市场领导者的位置,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

6、,国内已经很难找到威胁性的对手与之一较高下,无论是在技术水平、研发队伍、生产能力、销售渠道等各个方面,就目前来看足以笑傲群雄但依旧不能放松对国内市场的关注,从行业总体来看,饲料总体产量在快速增加,复合饲料生产量在1990-2003年间平均年增加254万吨,年均增长57哆铲。与此同时,浓缩饲料产量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同一时期年均增长率高达324。饲料业的繁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并进入本行业,竞争会日益激烈从表l的数据和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90年开始行业内部企业数量呈现出波浪式增长趋势,可见业内的新旧企业更替非常频繁可以预见,像其它成熟行业一样,在今后的十N-十年中,行业内将进行激烈的优胜

7、劣汰,强者生存的过程,企业数量将会逐步减少,资源和优势向少数大型优秀企业集中。无论是通威还是新希望要想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产业扩张和长期生存,就必须巩固核心能力,苦练内功。同时,这个过程也将是行业领导者稳固自身实力,为迎接更大竞争挑战做准备的最好时机。二、放眼世界,任重道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面lI函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打开国门,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已经不再是小打小闹的绵羊,狼来了的呼声终于成为了现实。无论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与世界过招的时代已经来临。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通威和新希望已经成为我国饲料行业的龙头企业,通威的鱼饲料连续十一年产销量排名全国第一,新希望

8、素来被称为“饲料大王”,在国内的饲料企业中,这两家企业已经在技术、品牌、质量等各个方面位于领导者的位置。我国是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国,2005年我国共生产饲料5800万吨,比较年生产l亿吨的世界第一大饲料生产国美国,我国的生产潜力是巨大的。同时,我国是世界养殖量最大的国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饲料的需求空间同样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广阔,给我国饲料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但随着加入WTO后的五年农业保护期即将度过,世界级的竞争对手也将入主中国市场,这虽然可以给我们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但竞争对手也以同样的成本与我们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产业技术都将是挑战国内企业的重量型武器,我们的企业需要不断增

9、强自身的各方面能力,赶超世界先进对手,才有可能在即将开始的拼杀中坚持下来,甚至占得先机。作为国内饲料行业的领军人物,通威与新希望无不把目光放到了国际市场,特别是在全面开放国内市场的情况下,走向世界也是不得不为之的重要举措。在研发与技10术上通威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与世界上的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一段距离需要追赶。而新希望的多元化战略使它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民营企业老大,但在它所从事的多个领域中,除了饲料业是国内产量最大的企业,其它所涉足的领域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可以位列各行业的前列。当迎来世界级的竞争对手时,新希望能否继续保持它的处处开花处处红。还需要静观进一步的发展走势。第三章通威与新希望的不同

10、发展战略通威与新希望有着相似的发展经历,面对相同的国内、国际环境,但他们所采取的发展战略却是截然不同的通威是专业化战略勤勤恳恳的实践者,而新希望则是多元化战略虔诚奉行的追随者,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两家企业经历着企业发展的不同过程。本章中,我们将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国对两家企业采用不同的企业发展战略所取得的不同市场效果进行分析。第一节通威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专业化是企业追求规模效益的必然产物。专业化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优势,将全部力量应用于自己的专长之中,使企业获得超过竞争对手的技术能力和人力资源,从而更快的占领大量市场,获取规模优势的收益。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更好的降低成本,发挥大量

11、生产过程中带来的低成本效益,从而获取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利润。专业化还有利于提高效率,提高劳动力的熟练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此外,专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有利于以数量优势赢得品牌。一、专业化背景通威是典型的以专业化为发展战略的企业,这一点明确的体现在它所设定的经营范围中。通威集团从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饲料加工为主业,主要产品为:通威牌鱼饲料、猪饲料、禽饲料以及淡水、海水养殖饲料及技术咨询等。公司生产的各类饲料近五百多个品种,2005年,饲料生产能力500万吨,通威水产饲科2005年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己超过150Arl8,连续第十一个年头位居全国第一,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主要的畜禽饲料

12、生产企业。我国的水产品总量自1990年起连续十五年位居世界首位,2004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850万吨,占全球水产品总产量的35,并且,我国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水产品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我国的养殖水产品产量占全球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73-75左右。随着我国水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水产捕捞强度的快速增长与海洋生物资源慢增长之间矛盾不断加剧,预计今后十五年内,国际水产品的增加量主要来自养殖,其产量将增长40以上这些数字说明,水产饲料的发展空间将在今后的几十年内不断扩大,在水产饲料这个细分市场上,还将有大文章可作,通威选择的是一条前途光明的朝阳之路。二、企业现状分析l、与现有竞争者的竞争企业

13、面临的五种竞争力中最强的几乎总是来自市场和行业中现有卖者之间在产品和服务上为争夺购买者而展开的竞争。行业内的竞争越激烈,企业越需要使出浑身解数提高自身的市场地位与业务表现。根据中国市场年鉴2006的统计结果,在水产饲料这个细分市场上,2004年,共有企业101家,总销售收入3844亿元,总利润132亿元,其中通威以销售收入427亿元,利润657060万元排名第一o。从以上数字我们可以看到,通威的销售收入占到全行业总额的11,利润却已占到全行业的50。在整个行业的国内竞争者中,无论是规模、市场占有率,还是品牌优势,业绩表现,已经无人能望其项背。同时,水产饲料的平均利润率较畜禽饲料高3-lO个百分

14、点,通威的水产饲料占到公司销售总额的546哆护,并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充分保证了通威在饲料行业中的营利水平与竞争对手相比,通威是行业内的领先者,这是与通威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分不开的。从发展之初通威就坚持以技术研发,人才优势作为企业的发展动力。“上不封顶”是刘汉元对研发经费的承诺,建设超一流的科研队伍和研发体系是通威的目标和成功基础。公司拥有国内一流的饲料科研队伍和技术装备。公司现有上百人的教授、专家、博士,本科毕业的员工占了七成以上。每年完成科学试验200多项,写出实验报告200余篇。通过梯队式开发,公司技术中心连续完成包括原料生物学效价评估、动物营养需求参数、环境条件评估等综合了多学科、

15、多领域的饲料配方研制项目,不断推出新产品,在不降低饲料产品营养质量的前提下,灵活运用配方设计来控制成本,保持了公司产品的性价比优势和利润率水平。通威每月要改进lO种产品的质量,新投产10-15种新产品,而且技术储备已经到2010年。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了饲料行业标准的制定,在行业内积极倡导饲料安全,并在全国首家推出了“无公害饲料”显然,通威专业优势已是其他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国际竞争对手的威胁,通威的技术实力在国内是领先的,并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手,技术方面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保持和提高的同时,还需要增强管理经营水平,加大走出去的力度,真正实现在中国做出世界级的企业。2、潜在进入者威胁就饲料整体行业而言,这是一个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的领域。除个别企业注重产品研发,领先行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处于跟随者的角色。饲料业是一个微利行业,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几个百分点,大多数企业是不会放着高收益项目不做,参与这一行业的竞争的。但是,低的技术门槛,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中国整体经济环境竞争加剧,特别是在中国养殖业蓬勃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