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特岗教师能力提高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430760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农村特岗教师能力提高的意义及主要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加强农村特岗教师能力提高的意义及主要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加强农村特岗教师能力提高的意义及主要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农村特岗教师能力提高的意义及主要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农村特岗教师能力提高的意义及主要途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农村特岗教师能力提高的意义及主要途径河北省围场县城子中学 木兰好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可以说,教师的素质高低将 决定未来我们教育发展的成败。然而,由于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 的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尤其是中西部农村欠发达地区,由于地域广,校点分散, 条件艰苦,许多教师不愿意到基层中小学任教,教师队伍得不到更新,部分学科 教师紧缺;在职的教师大部分学历来自补偿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是很高, 学历、学科结构不尽合理。为加强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实施“特岗计 划”,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这 一举措旨在引导

2、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逐步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 量薄弱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达到逐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特岗 计划的实施,有力地缓解了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和结构性矛盾,改善了农村学校教 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科结构,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为农村教育发展注入了 新鲜血液,促进了农村学校面貌的变化。以我县为例,近两年每年招聘的特岗教 师均在百人以上,但按编制还差很远;以我校为例,2009-2010两年补充了特岗 教师16人,按编制尚缺6人,这些特岗教师在我校专业教师的比例接近50%, 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家的特岗政策,没有这些特岗教师,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无法 正常的开展。随着特岗教师的大

3、量补充,也带来了现实问题。这些年轻的大学生有理 想、有朝气,工作肯干是他们的优点,但随着教学的深入,也暴露了他们的不足: 1.教育理论学习的不足,教学实战经验欠缺。我校16名特岗教师中,师范类毕门技术,业生占65%,其余的35%的教师只是有过短暂的岗前培训。教学是 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怎样尽快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是教师们成熟的前提;面 对新的课程改革,通过怎样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先进教学理念,并在课堂上 积极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改模式,积累经验,成为教学的骨 十,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些是关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2.教育管 理学生的能力欠缺。现在的学生有个性、受溺爱,

4、本来不好教育,而农村留守儿 童问题种种,教育起来难度更大,这些相对稚嫩的老师大都是班主任,面对这些 孩子显得有些束手无策,有的管理不得法,师生关系紧张,对学生、对教师都有 影响,通过怎样的途径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又是一个主要问题。3.农村的条件 相对落后,学校怎样丰富特岗老师们的生活,使他们能安下心来,研究业务,提 高素质,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总之一句话,农村特岗教师综合素质关乎农村学校的发展大计,所以必须 引起我们这些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怎样尽快提高这些特岗教师的综合素质 呢?笔者认为不外三点1.加强学习。包括教育的基本理论、新课改的基本理论等 等,只有丰富的理论,才能自主的指导教学实践

5、。学校可以从专家的论著、教学 期刊尤其是网络信息时代,给他们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比如这次中小学校校长 的网上培训就有很多东西。如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有效课堂从哪来-兼论 怎样上好一堂课,专家讲的非常精辟,对新教师会有积极的作用;再比如,就 班主任工作而言,学校德育热点探析、新时期班主任的素质结构与队伍建设 等视频,非常有用。总之,学校领导要开辟教育理论学习的绿色通道,开阔教师 的视野,提高教育理论水平。2.创造条件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可以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法,通过特岗教师的观摩学习,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现在农村 学校大多与城镇一流学校结对支援,可以让名师来校指导,也可派新老师短期的 赴结对学校学习,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学习班主任管 理经验与能力等。3.对新教师要有信心,给他们成长搭建平台。比如可以通过校 内特岗教师评优课等形式,激励特岗教师的内在的热情,形成比学赶帮的热潮。 4.关注、关心他们的生活,尽可能创造条件,使他们能静下心来工作,力争23 年使他们成为各校的主力军,从而顺利完成新老教师的交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