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汇报月日环保修改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422150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汇报月日环保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汇报月日环保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汇报月日环保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汇报月日环保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汇报月日环保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汇报月日环保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汇报月日环保修改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情况汇报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苗部长一行来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根据通知要求,我就镇江环保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作一汇报。一、基本情况根据国务院9部委关于2010年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一减二保三治”的专项行动目标,即“全面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确保我市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确保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深入开展排放重金属污染物企业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第二轮化工行业专项整治,继续开展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综合整治”,全面深入地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

2、动。在专项行动中,全市累计先后出动执法人员8500多人次,检查企业4020厂次,责令关闭企业183家(含车间生产线),责令停产整治94家,下达限期治理通知书25份,要求限期改正268家,立案查处违法企业221家,罚款662.8万元,严厉打击了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进一步改善了我市环境质量。二、主要做法我市历来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将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和纠正企业违法排污行为,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我市对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高度重视,市政府制定下发了镇江市2010年度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

3、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4月9日,市政府又专门召开了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市各相关部门和各辖市(区)都组建了工作班子,相继召开动员会,进行全面部署落实。在专项行动开展过程中,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多次带队调研、视察环保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市委许津荣书记亲赴企业排污现场检查,交办整治任务。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市长牵头负责,多次带队督查、现场办公。市环保局、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步调一致,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为确保信息畅通、上下联动,我市还专门建立了三项制度。一是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进度,加强协调配合,有力保证

4、了执法效率和工作成效。二是信息通报制度。定期通报环保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介绍有关经验和做法,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工作督办制度。对重点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整治取得实效。2、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我市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舆论引导,不断提高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和环境决策的民主化。市委许津荣书记在重点环境信访案件集中督办行动的报告上批示:“同意环保监督执法见之媒体,同时公开告示企业法人代表和所在地行政负责人。”在今年太湖和小康断面达标工作推进会上,陈照煌常务副市长对辖市区和各部门的负责同志说:“只有公开才能取得全社会的支持,才能让那些违法排污企业无处可逃。

5、”为了让更多的群众理解、支持、参与环保专项行动,我市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发动。一是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颁布镇江市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实施办法,鼓励社会公众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凡举报查实的可获得一定奖励。升级环境污染投诉系统,将环境举报网络接入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进一步方便群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在各新闻媒体上密集宣传环保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努力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二是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主动邀请各类媒体参加各类环保执法行动,仅 “夏日风暴”环保执法行动中,就有10个组、20多名记者跟随执法人员一同赴现场采访报道,及时曝光违法行为、公布查处结果。镇江日

6、报、京江晚报、镇江电视台、镇江新闻网等主流媒体还以专栏、专稿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市在生态市建设、秸秆禁烧、黑臭河流整治等方面的做法和要求,大力营造保护生态环境、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舆论氛围。通过宣传报道、媒体曝光等手段,有力地震慑了环境违法企业,促使一些等待观望、心存侥幸的企业痛下决心进行转型升级。三是强化基层基础工作。通过开展各项环保创建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环保专项行动中来,有力推动了基层环保工作。目前,全市51个镇(街道、开发区)中,已有2个镇获得了国家生态镇命名,33个通过了国家生态镇省级考核,7个镇通过了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考核; 94个村建成了市级以上生态村;70%的中小学校建成了绿色学

7、校。四是公开企业环境行为信息。每年向社会公开企业环境行为评级结果,用“绿、蓝、黄、红、黑”五种颜色直观的标示出企业的环保状况,使企业环境行为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3、全面排查,重点治理结合今年的环保专项行动,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的整治力度。全市共出动人员1161人次,对相关行业进行全面排查,着重检查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执行情况,废水、废气(包括无组织排放)排放情况,危险废渣收集、贮存及处置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是否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是否受到各类举报投诉等情况,共排查出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129家。目前已经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企业53家,已关

8、停的企业(车间)42家,正在整改的企业34家。为保证整治效果,供电部门对停产整治企业采取了拉电措施,公安部门加强了对危化品供给管理,对未取得环保、安监行政许可的违法企业停止供给,对停产整治企业收回已发放的危化品。市环保部门定期召开重金属排放企业监督监测情况分析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并加强督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遏制了重金属污染事故的发生。各辖市区还建立了重金属污染预警预报机制,加大监测力度,全面监控重金属污染状况。丹阳市是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境内涉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达89家。丹阳市委、市政府抓住重金属排放行业整治的契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转

9、型升级,专门出台了电镀行业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对境内49家电镀企业下达了停产整顿的决定,对33家企业的158个生产车间实施了关闭,立案处罚电镀企业82家,对16家整治无望的企业实施了关闭。今年丹阳市用于电镀行业整治的投入达到1.1亿元。4、建管并重,狠抓减排“十一五”以来,我市共实施重点节能项目180多个,节能量300多万吨标准煤。实施污染减排项目242个,其中COD减排项目139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103个,累计削减COD 1.42万吨、二氧化硫3.49万吨。COD和二氧化硫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削减了10.42%和35.76%。二氧化硫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总量减排任务,COD削减量达到序

10、时进度。在抓好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的同时,继续加强对减排设施运营情况的监管。目前全市所有国控污水处理厂排口、18个废水国控企业排口、25个废气国控企业废气排口的监测数据,均纳入了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范围。全市投入运营的7座污水处理厂均完成了中控系统改造和联网工作,污水处理厂进水、出水水质实行旬报制,通过对进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对处理水量和污泥处置情况进行监管,确保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加强了对火电企业脱硫设施运行过程的监管,对全市现有的7家火电企业脱硫设施旁路烟道挡板实施了铅封,进一步提高了脱硫设施的运行效率。制订下发了关于镇江市火电企业脱硫设施旁路烟道挡板实施铅封与开启的若干规定,明确今

11、后所有新建燃煤机组不得设置脱硫旁路烟道。5、淘汰落后,加快转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关于淘汰落后产能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扶优扶强与限劣压小相结合、兼并重组与关停并转相结合,在多个行业和领域的落后产能淘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化工行业专项整治:第一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共关闭小化工企业93家,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到2009年,小化工企业关闭总数达到了149家,今年又关闭化工生产企业16家,化工专项整治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重金属排放行业污染治理:共关闭生产工艺落后的小电镀企业37家,按清洁生产标准建设了电镀加工中心。高耗能行业整治:淘汰镇江发电公司小火电27.5万千瓦,淘汰金山水泥、洋光

12、水泥、长河水泥等落后水泥产能165万吨,完成省下达淘汰任务的220%,提前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目标计划。在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千百亿工程”、“千企技改工程”、服务业三年翻番计划和新兴产业“5x”倍增计划,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 2009年,全市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实现销售2515亿元,占工业总量的83.6%;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0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8%,基本完成三年翻番目标;五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94%,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全市产业结构逐年调强、调优、调轻、调高,基本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环

13、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格局。6、严格执法,强化问责我市进一步加强对环境执法工作的监督和检查,重点排查环境违法案件的调查、处罚、执行等各环节,逐步建立环境违法案件查处全过程监督的长效机制。今年,我市还开展了重点环境信访案件集中督办行动,从群众投诉中认真梳理筛选出重复信访、联名信访和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信访案件,要求各辖市、区集中调处,凡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对存在偷排、设施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放的问题企业,依法责令限期治理;1个月内仍不能整改到位的企业,由市环委会实行挂牌督办。对重点案件实行领导包案负责制,每一案件的督查处置都有一位环保部门领导具体负责,确保每件重点信访案件做到“案

14、结事了”。同时,加大了对环境违法案件的责任追究力度,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对丹阳市春晓农化公司和9家电镀企业违法审批和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丹阳市环保局5名相关负责人给予了行政处分,对相关乡镇党委副书记进行了诫勉谈话并扣发两个月工作性津贴。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这次督查组提出的工作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围绕生态市建设目标任务,继续加大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力度,尽快落实城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管网建设计划,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认真做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考核的相关工作,指导推进各辖市区开

15、展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建设一批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亮点工程和重点工程,努力提高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第二,严格新上项目环评准入。坚持科学环评、依法审批,对建设项目从产业政策、整体规划、污染排放等方面严把环保头道关,坚决从源头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把高能耗、高物耗、重污染的项目拒之门外。在招商引资中,实行环保超前介入,着重发展绿色产业,优先引进规模化、集约化高新技术产业。第三,加强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加快建设污染源远程在线监控平台,建立以“数字环保”为基础的现代化环境监管体系,强化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和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加强对环境高危企业的安全检查,完善和落实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环保执法、环保预警和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和持续改进能力。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