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赏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4192268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永雨霖铃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柳永雨霖铃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柳永雨霖铃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柳永雨霖铃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柳永雨霖铃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永雨霖铃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雨霖铃赏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柳永雨霖铃赏析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赏析一】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 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俳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

2、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人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 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 紧迫

3、,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纤,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真是力敌千钧!词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 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 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 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

4、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 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 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 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 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 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 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载在艺

5、概中说:“词 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他们相 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烦恼。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 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6、。“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 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 绵俳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 境的营造。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 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 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 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

7、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赏析二】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有“凡有井水饮 处皆能歌柳词”即为证明。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是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后人有“晓风残月 柳三变,滴粉揉酥左与言”的谑语。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 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只批了四个字 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由于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之下,这位

8、精通音律的词人,才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自古以来,表现男女离别之情的诗词曲赋层出不穷,而独有柳永的慢词雨霖铃经久不衰,传诵至 今,这确实有很值得研究。探其中缘由,固然与作者坎坷的身世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我认为,雨霖 铃的成功还在于其独到的表现手法:层次分明,语意明确,铺叙景物,倾吐心情, 绝少掩饰;善于用“点染”法,反复涂抹,渲染效果。下面就雨霖铃作一粗浅分析: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 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三 个层次,层层深入,

9、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叹为观止。词的起头三句点明时间、地点、景物,事件是与自己心爱的人饯别。晚上,阵雨才停,知了发出凄切 的鸣叫,长亭送别,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离别的痛苦!这蝉鸣助添悲凉,而一开始即道出“凄切”,为这 首词定了调子。这一层展开了一个凄凉的氛围。“都门”两句,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两情依依, 难舍难分之际,客船却不断催促。心理矛盾,欲饮无绪,欲留不得。由此可窥见留恋之情深。“执手”两 句,再加深涂抹,在“执手”、“相看”、“无语”中更使人伤心失魄。这一层极写留恋之情。以上两层 极尽回环、顿挫、吞吐之能事,足以使人为之呜咽。“念去去”以后,则大气包举,一泻千里,似江流出

10、峡,直驰平川,词亦直抒胸怀。以“念”这一领字带起,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辽远,“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全是写景,实际上全含的是情,衬托出旅人前途 茫茫,情人相见无期,景无边而情无限。换头以情起,叹息从古到今离别之可哀,“伤离别”点明这首词 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句又将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冷落清秋的时节呢,这是多么难以忍受啊!这是把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和宋玉悲秋的情思两者结合起来,提炼出这两句。把古 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句中,更赋予以新的意义。“今宵”二句,又进一步推想别后的凄凉,然而景 物清丽真切,真象别者酒醒后在船中之所见。

11、这一句妙在景中有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 采薇)也是写离别的。离别的人一看到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就会浮现出赠柳昔别的 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杨柳岸”三字明写眼前景而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几如身 历其境,忘其是设想了。“此去”二句,再推想别后长久的寂寞,虚度美好年华。“便纵有”两句,再从上两句的遭遇,深入下去,叹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 以上第三层真是“余 恨无穷,余味不尽”(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这首词写将别、临别以及别后的种种设想,以白描的手法铺叙景物,倾吐心情,层次分明,语意明确, 绝少掩饰假借之处。尤其是把别后的情景描

12、写得比真的还真,又以景视之,使人不觉得是虚构的,足见柳 永的艺术手法之高妙。所以有人称其“微妙则耐思,而景中有情。杨柳岸晓风残月,所以脍炙人 口也。”(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又有人认为“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 之愿又赊。真所谓善传神者。”(李攀龙草堂诗余隽)这都道出这首词的妙处的。但我觉得刘熙载在艺概中的“点染”之说,更是值得称述的。他认为:词有点染,耆卿雨霖铃“念去去”三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三句染之。点染 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否则警句亦成死灰矣。刘熙载的这段评论,实际上是以画法论词,看出在柳词中的加深描绘,反复涂抹的技巧。既精微入里, 而又大胆泼墨。也就是柳

13、词中抒情与写景在章法和修辞的巧妙运用,可谓词中有画。而其中抒情,尤寄寓 哲理。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离别,多情那堪?感情极为沉痛,而染以“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伤心而又凄凉,情景妙合无痕,这一别后之情景,又是加“念去 去”三句之点化而得,前后照应,委婉自如。柳词在点染方面的技巧运用,确是达到很高的成就的,在这 首词里最为突出。(段秉武)【赏析三】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 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 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词的主要内容 是以冷落凄凉的秋

14、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 ,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 的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而字字含情。“都门帐饮”是写离别的情形。 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恋人分手。“无绪”,指理 不出头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意思。写出了不忍别离而又

15、不能不别的思绪。“留恋处 ,兰舟催发”。正 在难分难舍之际,船家又阵阵“催发”。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不得不别的情景。一对情人 ,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 句话来。这两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写得淋漓尽致,一对情人伤心失魄之状,跃然纸上。 这是白描手法,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别后思念的预想。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 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

16、越去越远,而且一路上暮霭深沉、 烟波千 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从词的结构看,这两句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开头作者先宕开一笔,把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自古以来多情者都会 因离别伤心。“自古”两字,从个别特殊的现象出发,提升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意义。但接着“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 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江淹在别赋中说 :“黯然销 魂者唯别而已矣! ”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中,而且层层加码,创造出新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