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三历史培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63961089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三历史培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高三历史培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高三历史培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高三历史培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高三历史培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三历史培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三历史培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高三历史培优11.史载:“夏氏革命,又为九州,涂山之会,亦云万国。四百年递相兼并,殷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及乎周初,尚有千八百国,而分天下为九畿其后诸侯相并有千二百国。”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从制衡向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从夏到商,中央王朝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C.兼并战争在国家的统一方面客观上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D.为有效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中央王朝鼓励诸侯之间相互征伐2.“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裂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与其概念不符的是( )A.周天子

2、封功臣姜尚于齐地B.汉高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C.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D.康熙封四子胤禛为雍亲王3.初学记引宋百官春秋说:“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成王时,彤伯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汉因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中的彤伯与成王有血缘关系 B.秦朝承袭了周朝的封建宗盟制度C.宗正的权力高于周成王 D.反映君主专制下对王族的管理4.周代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全族成员的力量。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

3、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 D.分封同姓诸侯国6.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判断“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

4、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7.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可见,宋太宗确实有意要削弱宰相的( )A.人事权与司法权 B.人事权与兵权 C.司法权与财权 D.兵权与财权8.唐王朝社会结构分为贵族和平民两部分,而平民包括两个部分:庶民和贱民。贵族跟平民的等级是严格的,只有一条似有似无的狭径,作为庶民爬上贵族地位的阶梯,而贱民则连这个狭径都没有。这里的“狭径”是指( )A.依附特权贵族 B.参加科举考试 C.获得战功奖励 D.耕织获得奖励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

5、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材料表明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 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C.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10.宋人王明清在其玉照新志中说:“(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故钱次之”材料主要说明了赵姓排首位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社会的皇权独尊B.封建国家中央集权的加强C.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D.封建思想文化专制的强化11.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

6、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内阁大臣虽非宰相,但拥有实权B.阁权与君权、部权冲突时,阁臣必败C.明朝六部超越君权的权力 D.内阁与六部是争权的两个中央机构12.枢垣记略卷十四中指出:“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这反映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办理军政要务B.保守国家机密C.负责公文缮写D.参与大政决策13.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代中国不存在宗教组织或官方祭司,一个家族的父权制家长主持祭祀祖先灵魂的仪式。家长作为这个家庭活着的成员和

7、去世亲属之间的中间人,拥有极大的权威。他不仅主持自己家里举行的祭祀祖先的仪式,而且还主持旁系家庭的纪念仪式,这种仪式可能包括上百人。唐朝尤其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父权制社会结构日渐加强宋朝时期,家族的祖先崇拜较之从前更加全面繁复。原来仅限于记住先祖的名字并在家内举行仪式祈求他们的保护,这一时期,后代们孜孜不倦地寻找其有迹可寻的先祖的坟墓,并在坟墓旁举行纪念活动和仪式。整个大家族的成员会不远万里地去参加每年一度的纪念已逝先祖的仪式。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宗庙中称亡父为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

8、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1)归纳材料一、二中宗法制对后世影响的历史现象。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宗法制对家族、宗族和国家政权有何积极影响?(2)概括指出材料二叙述的主要西周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是建立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上的?材料三 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待。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上德论(3)根据材料三中班固对宗法制度的解释,说明“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