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溪学校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3925222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塘溪学校课题研究中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塘溪学校课题研究中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塘溪学校课题研究中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塘溪学校课题研究中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塘溪学校课题研究中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塘溪学校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塘溪学校课题研究中期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郴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2016年度中期检查报告 基 本 信 息课题立项号CJKGL2015041课题类别市级一般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名称利用信息技术 转变学习方式承担单位苏仙区塘溪学校地址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塘溪学校课题主持人曹翊鹏电话13487885428电子邮箱CZ课题参与者廖小平 罗君华 曹翊鹏 首胜国 谷勇军 黎志军 首静 黄由清 何周宏 陈文芳 黄斌 刘国辉 曾春苗 邵义勇 谷达军 杨政 李小花 朱志冬 何安华 秦维 陈俐璇开题日期2016-04-14形式会议专家组长廖小平中期检查(过去中期检查过的年度) 报 告 内 容一、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目标1、通过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培训,提

2、高师生应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改进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案例,归纳总结出多种教学媒体的资源应用的方法,提炼形成系统的、实效的整合课教与学模式,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为教师开展整合提供系统有效的可操作的途径。 3、通过远程同步课堂教学研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4、通过“同课异构”、“同课多轮”课例研讨探索形成适合我校学情的全新教学方式,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5、通过硬件配备、应用保障和资源库的建设,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提高我校教师的

3、专业素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品位。研究内容 1、运用“同课异构”课例研讨法,进行比较性探讨,解决“要不要用”和“什么时机用”的问题。 2、运用“同课多轮”课例研讨法,进行连续性探讨,解决“怎么运用才有效”的问题。 3、“同课异构”课例研究与“同课多轮”课例研讨交互进行综合性探讨解决,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有效教学要遵循什么原则问题。 4、远程同步课堂教学研究。 5、硬件配备、应用保障研究。 6、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7、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二、本年度开展的主要研究活动(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进展顺利1领导重视众所周知,课

4、题研究如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是很难开展的。我校曹翊鹏校长不仅有超前的教改意识,而且他对课题研究也有丰富的经验。他多次强调学校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学校要改革,就必须先研究,教育科研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总认为学校课题研究的实践,有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搞课题研究,既能广泛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活跃他们的思维,提升原有的经验,又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始终摆在了学校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中。曹

5、校长不仅重视学校课题研究工作,而且亲自主持课题研究、承担课题研究任务,他一直关注着课题研究的最前沿的信息,总是不断地把自己得到的信息和经验及时地发布到学校QQ、微信群里,或者在周一全校教师会议上进行阅读、推广。2. 全员参与领导的率先垂范使学校科研氛围日益浓厚,极大的调动了老师参与学校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在学校蔚然成风,人人是学习者,无人例外;人人是研究者,无人例外;人人是实践者,无人例外。但由于教师水平不均衡客观事实存在,我们对每位教师的具体要求有了区别:对于一般老师,重在抓好学习,组织听取课题研究讲座,印发有关科研资料,阅读有关课题的研究报告,使其认识课题研究的意义,掌握一些

6、课题研究的方法,而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参加课题研究,在科研骨干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实践,在研究中可以是一堂课,一种教法,研究范围尽可能小些,研究流程只要基本符合科研要求就行,让教师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就是“面”;对于骨干教师,则给任务,压担子,承担课题的主要部分,依靠他们去聚合一批人,培养一批人,这是课题研究工作的“点”。在课题研究中全体教师共同承担责任,群策群力完成任务,实现在互动、合作中成长。课题研究活动遵循每月组织一次和课题相关的活动,每周教研活动时,就课题工作做重点交流。每学期组织至少两次和课题相关的课例研讨活动。3.分工明确,进展顺利为了研究工作的实效性

7、,课题组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特长,进行了明确的分工。详细明确的研究方案和严密的管理分工,再加上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使我校的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二)建设好信息技术环境,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是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教学效果、设备设施的管理和应用效益等。因此,信息技术环境对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1加强了硬件环境建设我校现有多媒体教室两间,信息技术教室一间,电子备课室一间,多媒体会议厅一间,电子阅览室一间,电子语音室一间,还有智能广播室、电子监控室、电教器材室、设备维修室、校园中心机房,各教室(含实验室和专用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投影

8、仪、实物投影仪。我校硬件可以形象的概括为“二网”。所谓“二网”是指二个相对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网络:一是校园网络;二是广播网络。现代化校园网络,内联所有教师办公室和教室,外联国际互联网,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必备条件。我们不仅重视硬件建设,而且更重视应用,充分利用好“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堂堂网”、“教师发展网”等网络平台,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我校与苏仙区一完小、湘南小学合作,构建了远程同步课堂他们的教学资源能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优势的专家引领、师资培训、业务竞赛和成果展示等活动也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动力支持。这些能够充分发挥同伴互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9、充实完善的作用,为我校的课堂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 加快软件的完善充实和更新速度。我校数字化校园环境成熟,先进的网络硬件设施与现代化教育设施相配套,为学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创造了优越条件。除了一般应用软件外,学校还订购了大量教学软件、淘汰过时软件,为教师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及研究,提供大量丰富、翔实的电教资料和素材。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了发挥学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保证安全、有效、可靠运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塘溪学校信息技术教室管理制度、塘溪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塘溪学校多媒体设备登记使用制定、塘溪学校电教设备使用保管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三) 进行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我们

10、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采取多维度、多角度,分层次进行。1.基本信息素养培训这是每一位当代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即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才能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2.多媒体素养培训多媒体素养不仅指对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操作素养,还应该包括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素养。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媒体。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

11、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掌握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过程并尽量学会使用PowerPoint、Flash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3.网络素养网络时代的教师应具有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教师应当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QQ、微信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充分利用它们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必须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还必须具备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防治病毒。4.课程整合素养培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因此教师还必须拥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素养,必须具备把

12、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努力,我校绝大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得到提高,100%的教师都会上网查询资料,98%以上的教师会制作课件。100%的教师都参与过培训,教师们在运用中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自觉学习、不断提高,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越来越高。随着学校数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四)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研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长期、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根据

13、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选了五年级111班和112进行“同课异构”、“同课多轮”课例研讨。经过多次的研究与探索,我们初步构建了“观摩引路自我实践交流研讨自我再实践考核评比”的模式。 1.观摩引路 成长之路往往是从观察和模仿开始的,因此,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示范引路,教师观摩。先是授课教师进行说课,然后是上示范课,接着由业务领导、教师代表进行评课。这样就给教师的备课到上课再到评课指明了方向,让老师心里有底。2.自我实践 观摩引路是一个开阔思路、提高认识的过程,教师各方面素养的真正提高还要靠个人的努力。因此,我们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去锻炼和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每周安排12节各学科教师的观摩课,轮流进行

14、,让每位教师都有体验和展示的机会。观摩课要求根据需要适度地体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本学科教师全部参加听课,其他教师自愿听课。3.交流研讨 开展研讨活动,并形成制度。每节观摩课后,由各教研组长组织进行评课,授课教师简要介绍自己的思路,各听课教师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重点是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和缺点,研讨原因,并找出具体解决措施。 4.自我再实践 根据评课和交流研讨的情况,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再设计一节课,要求重点根据评课时听课领导和教师的建议进行设计修改。教学设计完成后,先由教师自己在课堂上实践,总结经验,更主要的是查找存在的问题。目的是通过再实践强化教师

15、的认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5.考核评比 根据我校塘溪学校公开课评价表,在每次观摩课后都要对相应教师进行量化打分,检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效果,根据评价分数评出一、二、三等奖期末奖励。我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大的教学研讨课活动(如2016年上期举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式”教学比武,2016年下期“低年级同课异构”教学比武),各教研组还要组织本组的观摩课。鼓励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提倡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优质课、研讨课作为“点”,积累信息技术使用经验,为日常教学普及提供范例,带动日常教学课堂的“面”,真正让信息技术走入课堂。(五)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我们除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改革教师教学的方式外,还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课程走进生活,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1. 每周每班最少上一节信息技术课,由专业教师任教。让每个学生都学会计算机的简单操作,能自主地操作计算机,教师及时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使学生品尝信息技术学习的快乐,为学生搭建运用信息技术的平台。如:学生发送电子邮件,教师及时打开自己的邮箱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充分的肯定“我已收到了你的电子邮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你的杰作!”;学生当堂正确演示操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