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科融合 创生精彩课堂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0789234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学科融合 创生精彩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注重学科融合 创生精彩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注重学科融合 创生精彩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注重学科融合 创生精彩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注重学科融合 创生精彩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重学科融合 创生精彩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重学科融合 创生精彩课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重学科融合 创生精彩课堂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各学科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求拓 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 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以初步获得现代 社会所需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的体现。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善于 把各学科巧妙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之中,让语文课真正地活起来,在课 堂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语文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把语文教学中的读与音乐课中的唱,美术课中的绘画,科学课的实 践,课外活动的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使 语文教学丰富起来,生动起来

2、,有趣起来,变单调为生动,变枯燥为有 趣,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所期盼的课堂。一、语文课与音乐的融合,创生律动课堂。二、语文课与美术的融合,创生多彩课堂。三、语文课与科学课的融合,创生探究课堂。四、语文课与活动的融合,创生体验课堂。关键词:学科融合 核心素养 精彩课堂正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各学科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求 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 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以初步获得现 代社会所需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小学语文核心 素养的体现。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善于 把各学科巧妙地融合在课

3、堂教学之中,让语文课真正地活起来,在课 堂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语文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把语文教学中的读与音乐课中的唱,美术课中的绘画,科学课的实 践,课外活动的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使 语文教学丰富起来,生动起来,有趣起来,变单调为生动,变枯燥为有 趣,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所期盼的课堂。一、语文课与音乐的融合,创生律动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老师讲,学生听, 如今多媒体走进了课堂,我们可以借助丰富的课件素材,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但长此以往,这似乎也流于了一种形式,如何不断的改进课

4、堂教学?让孩子们高效学习呢?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每一册都安排了古诗词教学内容。古诗词作 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凝炼的文字,深含的意蕴,使之传承下来。 传统的诗词教学停留于读诗解字释义悟情四步法。怎样打破这一传统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古诗词的快乐呢?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尝试,把古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根据古诗的音韵,节通奏过,吟 唱这一特殊的教学方式,在引导学生对古诗熟读的基础上,通过吟唱,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理解古诗的意境之美让,我们的语 文课堂也歌声嘹亮。吟唱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学生不用担心是否音准,只要随着韵律 而唱即可。唱时,我们可借助多媒体的范唱,一边听,一边欣赏,一边 跟唱,

5、其乐融融。诗词与画面的结合,伴着音调,反复吟唱,同时又可 加上自己的动作,载歌载舞,在这一轻松的学习氛围之中,学生对古诗 词的记忆尤为深刻。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中国首档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正是诗词 这一文化经典与音乐的有机融合,我们还可以把经典咏流传的节 目推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古诗词这一经典文化独特的音乐之美,让孩 子们的思想得到浸润,情操得到陶冶。二、语文课与美术的融合,创生多彩课堂。生活中如果缺少色彩,那将变得单调乏味,同样我们的语文课堂, 如果缺少美术的色彩,那将失去一半的语文味。(一)以画促学翻开语文教材,不管是部编版还是人教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 幅幅精美的插图,清晰的线条,鲜明的

6、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足以让 目光定格,引人入胜。尤其是低段的教材,每一篇文字精美的文章旁边 那一幅幅插图,引导孩子们图文对照。通过读文,观察插图, 仔细品读,画面在孩子们的眼中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借着图画展开 想象,练习说话,语言表达能力,乘着图画飞翔起来。课文插图不仅帮助我们突破了课文重难点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孩 子们学习的兴趣。(二)绘画写话爱好绘画是孩子们的天性,也许大千世界在孩子们的心里就是一 幅幅美妙的图画。于是一下课,你会看到低段的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拿出 画笔和画纸,认真地画起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根据孩子们的这一天 性,低段写话训练中,我们可以先引导孩子们通过先绘画,再写话的思 维

7、过程。如春天来了在我们的眼中春天有什么特点呢?天空中有些 什么,地面上有什么变化?小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呢?结合生活实际,孩 子们把眼中的春天通过画笔勾勒出来:天空中,白云飘飘小,鸟欢歌, 自由飞翔,地面上百花开放,蜜蜂、蝴蝶翩翩飞舞,柳树在春风中,长 发飘逸。孩子们专注地画着,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好开心,好快活。 根据自己的绘画,你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把你的绘画作品讲述给大 家听听吗?由于经历了绘画思维的过程,孩子们凭借自己的绘画娓娓 道来,在描述中教师相机指点。由绘画到描述画,再到写话,梯度引导,孩子们写话水到渠成。(三)学文绘画语文课的教学我们通过学文,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可启迪学生通 过文本

8、转换的方式,把一个个文字符号转换成几幅图画,并能用简笔 画的形式再现出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低段小猴子下山一文中,通过文本的学习,我们可以运用简笔画的形式呈现课文内容,一只可爱的小猴子下山先看到了什么?它掰了什么?走着走着,它又 看见了什么?它又是怎么做的呢?继续往前走,它又看见了什么?这时 它又是怎么做的?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呢?可引导以小组的形式绘画, 在绘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在中段的教材中,记金华的双龙洞,随着叶圣陶爷爷的足迹 细细游览了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如果我们运用导游图的方式,把作者的 游览路线动笔画一画,把从外洞通过孔隙到内洞的情景,通过绘画的形 式画出来,文章脉络,

9、课文内容便一清二楚。借助图画化抽象为形象,化形象为直观,为轻松教学助了一臂之 力。三、语文课与科学课的融合,创生探究课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说明了,从书本得 来的知识比较浅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强调了实 践的重要性。而科学课则注重亲自动手动脑,仔细观察,从中悟出道理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选择了一些包含科学哲理的文章。因此,我们在教学这一类课文时,引导孩子们通过学文,理解课 文的同时,再借助小试验,让孩子们亲自动起手来,留心观察,突破难 点,留下记忆。乌鸦喝水,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文章。我们在学习课文之后, 通过小试验:装有半瓶水的瓶子(为方便观察,把瓶

10、子里的水滴几滴 红墨水,水位的升高清晰可见),瓶口较小,让孩子们把小石子一颗 颗轻轻放进瓶子,仔细观察瓶中水位的变化,小小试验,验证了乌鸦 的巧妙办法。从而明白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要开动脑筋,想 想办法。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先质疑,引导学生猜想:两个不同重量的 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谁先着地?通过演示,证明两个不同重量的 物体同时着地,这是为什么呢?在演示中,观察到结果之后,激发孩 子们对科学探究的欲望。四、语文课与活动的融合,创生体验课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说明了没有生活的阅历,亲身的体 验,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训练安, 排都很贴切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11、,如:三年级要求写一写你的课余生活。 我们可以在习作课上,首先引导孩子们明确习作的要求。为写好这篇习 作,我们可以组织一次吹泡泡比赛。事前要求孩子们自己准备好泡泡水 或自制,或购买。习作课上,老师提出本次吹泡泡的要求1、,在活动中 注意安全;2、在比赛过程中先要仔细观察,看谁的泡泡吹得大,泡泡 飞得高。3、每个同学在观看时的表情、动作有什么不一样。4、用心 体会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感受。明确要求后,孩子们三五成群,在操 场上比比谁的泡泡吹的大,吹的多,飞得高,飞得远孩,子们兴奋不已, 似欢快的小鸟,在操场上追逐打闹,大家用力的吹着,欢笑声,叫喊声 回想在操场的上空,操场上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五彩

12、的泡泡在空中飘 荡着,带着孩子们美好的希望越飞越高。此次习作,孩子们全身心地参 与其中,体验其味,感受其乐。正如叶老先生所说,泉眼丰盈,溪水自然活泼欢快。有了体验的经历,孩子们重回课堂,老师的指导下,畅所欲言, 把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所感,相互交流沟通,在引导的过程 当中,我们可以指导孩子们重点写写某一位孩子吹泡泡时的情景,他 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同学们看他吹泡泡的反应;也可以重点写写自己 是怎么吹的,选择一个点,写好一个面。孩子们因为有了亲自体验,习 作时一气呵成,一吐为快,习作在他们的眼中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儿。同样,写一件有趣的事儿。我们何尝不可以带领孩子们举行一次拔 河比赛,或接力

13、赛,或孩子们喜欢的“你做我猜”小游戏,让他们在活 动中去仔细观察,去细细体会,观其人,闻其声,捕捉精彩的瞬间,由 体验到交流,由交流再到习作,孩子们经过了这一心路旅程习,作也就 轻而易举了。同时,由于在体验的过程中,每个孩子观察的角度不一样 感受也不一样,这样在写作起来也就百花齐放,避免了习作的千篇一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善于融合 各学科的元素,巧妙结合,让语文课如一眼清泉鲜活起来,充满生机 和活力,创立生成属于语文课堂的精彩。参考文献: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者赵呈领杨琳2、语感论作者王尚文 2006版3、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作者王荣生 2005年版4、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作者吴淑美 2018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