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0765776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绪论11.1调查目的11.2调查时间及内容11.2.1信号交叉口11.2.2城市道路路段21.2.3无信号交叉口21.3调查形式21.4 人员分配22.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32.1背景概况32.2调查数据处理分析42.2.1折算系数42.2.2交通量42.3车头时距62.4交叉口信号相位及周期设置62.5 通行能力计算72.5.1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72.5.2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82.6 饱和度和服务水平评价112.7 影响因素分析122.7.1行车道条件122.7.2交通信号设计条件122.8 改进方案123. 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133.1背景概况133.2调查流量情况143.3

2、基本通行能力计算153.4实际通行能力计算153.4.1多车道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153.4.2交叉口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163.4.3行人过街等因素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173.4.4车道宽度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183.5数据分析结果183.5.1 现场调查183.5.2 各个影响修正系数的确定193.6饱度和服务水平评价193.7改进建议204.无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204.1背景情况204.2地理环境204.3调查内容214.4无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间隙分析法234.4.1交叉口处交通流的等级划分234.4.2将观测的交通量转换为高峰小时交通量:234.4.3冲突交通量244.

3、4.4.临界间隙254.4.5.随车时距274.4.6次级流向的可能通行能力284.4.7阻抗系数294.4.8横向干扰修正系数314.4.9交通流实际通行能力314.4.10饱和度324.4.11延误334.5无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334.6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的改进后的分析方法354.7无信号交叉口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384.7.1现状分析384.7.2改进建议385.心得总结391. 绪论1.1调查目的1) 通过道路通行能力和设计交通量的具体分析,可以科学合理地确定新建道路的等级、性质、规模、主要技术指标和线形几何要素。2) 通过对现有道路通行能力的观测、分析、评定,并与现有交通

4、量对比,可以确定现有道路系统或某一路段所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改善方案或措施,作为既有道路交通改善的主要依据。3) 根据道路某一路段通行能力的估算、路况及 通行状况分析,可以提出某一路段线形改善的方案。4) 道路通行能力可作为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改建及交通设施配置的依据,如交叉口类型选择和信号设施的设计、装备等。5) 道路通行能力可作为城市道路网规划、公路网设计和方案比选的依据。6) 道路通行能力可作为交通管理、行车组织及控制方式确定或方案选择的依据。1.2调查时间及内容调查时间:2016年1月12日星期二17:30-18:301.2.1信号交叉口调查地点:东风路与凤凰南路交叉口调查信息:1)

5、交叉口渠化形式、各进口道车道宽度、车道数2) 信号灯相位3) 各车道车头时距4) 交通流量1.2.2城市道路路段调查地点:海燕路至东风路段调查信息:1) 路段车道宽度、车道数2) 交通流量3) 车辆行驶速度1.2.3无信号交叉口调查地点:凤凰南路与海燕路所合并的Y型交叉口调查信息:1) 交叉口渠化形式、各进口道车道宽度、车道数、直行车道同左、右转车道2) 交通流量3) 各车道的车头时距1.3调查形式1.4 人员分配(1)数据调查:(2)表格制作:(3)CAD图制作:(4)心得总结:(5)报告及PPT制作:(6)通行能力计算:信号交叉口:路段:无信号交叉口:2.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2.1背景概

6、况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约束并决定了整个城市路网的通行能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交叉口往往是整个城市路网的瓶颈,成为路网规划、建设、改造和交通治理的重点。当交叉口的交通流量不大时,交叉口的通行秩序可以由交通主体的自组织来维持。但是,当交通量超过某一限度时,可通过设置外在的交通信号加以指挥,使得交叉口能够正常运营。信号交叉口时交通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环节,对它的分析要考虑诸多因素。图2-1 图2-2 图2-32.2调查数据处理分析2.2.1折算系数 折算系数 表2-4车型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特大型车PCE12.43.64.82.2.2交通量(车道编号参考图2-3)凤凰南路东风路交叉口交通量小时统计汇总

7、表(折算后)表2-5凤凰南路东风路交叉口交通量小时统计汇总表(pcu/h)东进口1号车道2号车道15min时间左转直行直行右转0-15682184215-30891215430-60754245460-909612257总计328885207进口合计628左转比例0.522292994凤凰南路东风路交叉口交通量小时统计汇总表(折算后)表2-6凤凰南路东风路交叉口交通量小时统计汇总表(pcu/h)西进口6号车道7号车道15min时间左转直行直行右转0-157115153915-30492193130-60657243660-907451325总计2592971131进口合计490左转比例0.52

8、8571429凤凰南路东风路交叉口交通量小时统计汇总表(折算后)表2-7凤凰南路东风路交叉口交通量小时统计汇总表(pcu/h)南进口3号车道4号车道5号车道15min时间左转直行直行右转0-1518117682215-3012115662530-607118752660-9010897418总计4743928391进口合计860左转比例0.054651163凤凰南路东风路交叉口交通量小时统计汇总表(折算后)表2-8凤凰南路东风路交叉口交通量小时统计汇总表(pcu/h)北进口8号车道9号车道7号车道15min时间左转直行直行右转0-152011695615-301910987630-601711

9、574460-9022102566总计7844231222进口合计854左转比例0.0913348952.3车头时距进口道车头时距和绿灯损失时间 表2-9车头时距(s)绿灯损失时间(s)南进口2.7542086642.770833333北进口2.886947093.320833333东进口3.1225099212.93西进口2.7133531752.7308333332.4交叉口信号相位及周期设置通过调查本次交叉口包含 2个相位,周期均为 123秒,其中黄灯时间为 3 秒,全红时间为 3 秒。第一相位:南北对向放行,绿灯时间为 66 秒,红灯时间 54秒。第二相位:东西对向放行,绿灯时间为 4

10、5 秒,红灯时间 75秒。图2-10 第一相位 图2-11 第二相位图2-12 信号配时图2.5 通行能力计算根据我国交通流特性、交叉口基础设施、信号设计条件及车行道条件,国内学者提出许多计算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较为普遍应用的方法主要有 3种: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介绍的方法、停车线法、冲突点法。本问使用现行城市道路设计交通规范推荐计算方法如下:2.5.1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十字形交叉口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各进口道口设计通行能力之和。1) 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为: (2-13)式中::信号灯周期(s);:信号每周期内绿灯时间(s);:绿灯亮后,第一辆车起动并通过停车线的时间(

11、s);:直行或右行车辆通过停车线的平均时间(s/pcu);:折减系数,可用0.9。2) 直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为: (2-14)式中:一条右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3) 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为: (2-15)式中:直左车道中左转车所占比例。前已提及,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各进口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此外,也可根据本进口车辆左、右转比例计算。a) 进口道设有专用左转与专用右转车道时,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按公式(2-16)计算: (2-16)式中:设有专用左转与专用右转车道时,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本面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pcu/h);:分别为左

12、、右转车占本面进口道车辆的比例。专用左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2-17)专用右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2-18)b) 进口道设有专用左转车道而未设有专用右转车道时,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按公式(2-19)计算: (2-19)式中: :设有专用左转车道时,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本面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pcu/h);:本面直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pcu/h)。专用左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2-20)c) 进口道设有专用右转车道而未设有专用左转车道时,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按公式(2-21)计算: (2-21)式中: :设有专用右转车道时,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

13、u/h);:本面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pcu/h);:本面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pcu/h)。专用右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2-22)2.5.2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对面到达的左转车道超过 3-4pcu 时,左转车道通过交叉口将影响本面直行车。因此,应折减本面各直行车道(包括直行、直左、直右、直左右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当,本面进口道折减后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2-23)式中:折减后本面进口道的通行能力: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本面各种直行车道数;:本面进口道左转车的设计通过能力,;:不折减本面各种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的对面左转车数,当对面到达的左转车道超过3n-4n pcu/h时,n为每小时信号周期数。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如下:1) 求东进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