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景管理看执行力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0735220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情景管理看执行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情景管理看执行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情景管理看执行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情景管理看执行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情景管理看执行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情景管理看执行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情景管理看执行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情景管理看执行力关于执行力,有人曾经打了这么一个比方:一项任务有十个环节,假如每一个环节都只完成 90%,则最后任务的完成情况只能达到31%。这个比方让人很直观地感受执行力对我们工作绩效的影响。执行力现在常常被当作提高绩效的灵丹妙药,提高执行力也成为了众多大企业根治大企业病的关注点,但对于执行 力我们也要从事物的两个方面来看待。常胜将军之所以能够常胜不败的原因是他们从来不打败仗,一项决议、一个任务是否能够被很好的执行,大前提 也在于决议、任务是否现实,至于什么样的目标、任务是现实的, 就见仁见智了。这是从决策的角度来说。从执行的层面来说,对于决策、任务的执行,每一个环节都要务求尽善尽美,才不

2、会出现上文所说的乘数效应。所 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细节都应该有可以衡量的标准,有 了标准,才有可能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质量简单的说就是 一次达标 ,所以没有标准,也就没有质量可言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标准是在逐步摸索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没有 标准和标准不全的时候,就要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来弥补,而标准 滞后这种缺陷又是随发展而永远存在的,这就是 人治与法治 之 争存在的根源。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 标准化与发展程度是成正比例的。 换句话说,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在不同的环境与发展阶段中所占的成份是不 断此消彼长的。这理要强调的是管理与环境的针对性,比如在一个 发展多年的公司,在传统的领域已经形成

3、的较高的标准化管理,但 当涉足一个新行业或者新产业后,环境发生了变化,管理的标准化 就会降低。事实上很多管理者在抱怨下属执行能力不足的 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在下达任务的时候管理者仅仅告诉了下 属要做什么,而没有去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做到什么 程度才算好,因此在上文乘数效应的作用下,执行的效果就往往达 不到管理者所期望的目的。简单地说,管理就是向管理对像表述四个问题: 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怎么才算做得好?然而,对于不同的 管理对象,这四个问题的的侧重又不一样。情景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把管理对象完成一项任 务的全部内因分为 意愿力 与能力两大类。意愿力是指管理对象 对于完成任务的意

4、愿程度,考查管理对象 愿不愿意做 ;能力 是 指管理对象完成任务的技巧、技术方面的条件,考查管理对象 能不能够做 。根据这两类因素的不同组合将管理对象因完成任务的 环境(情景)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意愿力与能力都很高的管 理对象需要给予充分的授权;意愿力高但是能力不足的管理对象要 给予足够的指导;意愿力不高但是能力高的管理对象要参与工作给 予适当的激励;意愿力与能力二者都不高的管理对象更多的需要指 令性的领导。在这四种组合中管理者对于具体事务的处理介入的程度与管理对 象相对于他们完成任务所处的环境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比如:一 个销售经理善于开发空白市场,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有很高的意愿 力和能

5、力,此时需要的是给予其一个任务目标,给予充分的授权, 他会主动地开展工作并取得成效。但是如果有竞争对手介入,而这 位客户经理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时环境就发生了变化,这位客 户经理的能力就相对有所下降,就需要给予指导性的领导,弥补他 竞争方面的能力不足。简单地说,授权就是只需要告诉管理对象要 做什么,而激励则还要告诉管理对象为什么做,指导与指令管理则 还要不同程度地告诉管理对象怎么做。但不管根据管理对象的情况采取什么样的管理 方式,有一点是共同的:对于任务目标需要一个标准什么样的结果 才是好的(或者说什么样的标准是管理层所期望的)。上述四种管 理方式中实际上都隐含了这个条件,但是这个隐含的条件

6、往往被管 理者所忽略,管理者因此而抱怨管理对象的执行力显然是不科学 的。这是因为,很多管理者简单而错误地把执行力理解为执行层面 单方面的问题,而忽视了执行力的根本是管理层的能力和思维方 式。我们试着用以上的观点来分析一下引为执行力经典的把信送给 加西亚的罗文中尉和格兰特将军两个案例。把信件送给加西亚将军是一个要求执行者意愿 力与能力都很高的任务,因为管理层(总统)除了有送信这一目标 任务之外再没有其它的条件给到执行者,也无法参与任何具体任务 的执行。从情景管理的角度来说,如果总统把这个任务派给一个能 力强但是意愿不足的人来执行该项任务,就必需给予足够的激励, 或者许诺给予物质奖励,或者说明找到

7、加西亚的历史意义等等;如 果派给一个意愿力很强但是能力不足的人,就需要告诉他通过哪种 交通方式到达古巴,用哪种方式找到加西亚,甚至送完信后怎么回 来等等。显然总统很幸运,他找到了罗文中尉。打败南方军队同样是林肯希望有人来完成的一 项需要意愿力与能力都很高的任务,在格兰特前面几任的将军都不 同时据备这两方面的能力。要么能力不足,要么意愿力不够,甚至 二者都没有。从情景管理的角度来说,林肯总统的管理在任命格兰 特之前是有失误的,他给予了没有能力的将军以激励,给予了没有 完成任务意愿的将军以指导甚至指令,最终在找到格兰特之前都没 有取得进展。(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相对任务的能力是因环境而不 同的,格兰

8、特做得了一个杰出的将军却不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总统就 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两个案例之所以成为执行力的经典,得益于管 理者在合适的时候找到了合适的执行者。两位总统在这两个任务的 管理上只能够选择 授权 这一种管理方式,所以必需要找到能够授 权的人。但实际上 因岗设人 往往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管理状态,环 境一但发生变化每个人的适应能力就有所不同,而这种情况普遍存 在。这时,一方面个人要不断地提升能力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另一 方面管理的模式也要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现实中不可能单纯的依 赖这两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管理者对个人提升方面的能力和意愿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在管理中改变管理模式却是可以控制的。控制的基础 就是管理的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能力不足的 人在他的岗位上做出越出其能力的绩效,这一点对于学习型的组织 尤其重要。麦当劳的标准化管理是管理界的经典之作,而他的一线员工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大,管理的难度相当大,而他的 服务水平能够做到整齐划一就得益于其高度标准化的管理,这使得 本身素质不高的一线员工都能做出高出本身素质的绩效。管理标准化的作用还在于,真正可以使组织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因为如果没有标准化的积累,组织中人员的成 长很大程度上就只能在一个起点上简单重复,反之,人员的成长在 原先的积累基础上不断提高起点,人员素质的成长也不会因人员的 流动而受到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