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0519710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 导则(2001)-LX.1前言为使我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林业分类经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 轨道,指导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建设质量 和成效,特制定生态公益林建设系列标准。本系列标准分为生态公益林建设 导则、生态公益林建设 规 划设计通则、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生态公益林建设 检 查验收规定、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方法五个部分。本标准 是其中的第一项标准,主要规定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 对象、程序、内容及方式、类型、区划重点,提出了生态公益林建成 标准、管理、利用,以及建设质量评价等指导性、原则性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

2、附录,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负责解释。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国家林业局调查规 划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加富、刘红、王恩玲、唐小平、钱能志、樊 喜斌、林书宁、罗中康、张同伟、杜纪山、薛建辉、郑小贤、赵雨森、 赵博生。目录1 范围2 定义3 指导思想4 建设原则5 建设对象6 建设程序7 建设内容8 建设类型9 建设分区10 建设重点11 生态公益林成林(草)标准12 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13 生态公益林利用14 环境影响评价1 范围本标准明确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对象,规定 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程

3、序、内容、类型、重点与建设分区,并提出了生 态公益林建成标准和建设质量评价标准,以及生态公益林利用的指导 性、原则性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经营管理。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 (生态)公益林 non-commercial forest (NCF) 为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满足 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主体功能,主要提供公益 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林地。2.2 生态公益林建设 NCF construction 按照一定建设程序与建设标准,对规划用于生态公益林的土地和 现有生态公益林进行营造、经营和管理的过程。2

4、.3 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 NCF construction project 利用林学、生态学和生态系统控制工程学原理,按基本建设工程 的要求组织规划、设计、施工和检查验收的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包 括生态公益林的营造、经营和管理,以及林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 特殊保护地区 special protected area生态地位极端重要和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区域.实行严格保护,完 全保持自然状态,长期全面封禁,禁止人为干扰和开展一切生产经营 活动。2.5 重点保护地区 key protected area生态地位非常重要和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区域。进行全面封禁或 定期全面封禁,严格限制采伐、开垦

5、、放牧等人为干扰和一切生产性 森林经营活动。2.6 一般保护地区 general protected area生态地位比较重要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实行一定限制措 施,在普遍封管的基础上,经过批准允许进行一些以提高森林生态系 统稳定性或改善生态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抚育、更新采伐等生产性 森林经营活动。2.7生态公益林地区划NCF zonation根据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按照一定技术标准和程序界定生态公益林地的过程口2.8生态公益林营造NCF forestation借助自然力或人为措施形成生态公益林的过程。主要包括封山(沙) 育林(草)、飞播造林(草)和人工造林(种草)三种营造方式。2.

6、9 封山(沙)护林 enclosure of the hillsides (sand) for protecting forest运用划界封禁,严禁采伐、毁林开垦、樵采放牧、取土采石等一 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人为活动,强制性管护新造幼林和现有森林 资源的一种护林措施。2.10 生态重要性 ecological importance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需要提供森林环境保护的 濒危动植物种类和人类社会设施的重要程度。用生态重要性等级表 示,分为极端、非常、比较和一般四个等级。2.11 生态脆弱性 ecological fragility森林生态系统一经破坏后就难以恢复良性生态环境以

7、及生态环境 极易因自然条件改变而造成偶发或多发性自然灾害的程度。用生态脆 弱性等级表示,分为极端、非常、比较和一般四个等级。2.12 季内降水变率 rate of quarterly precipitation change近三年一个季度内最大一次降水量同最小一次降水量之差与最大 一次降水量之比,用百分比表示。2.13 裸岩率,岩石裸露率 rock coverage林地上裸露岩石遮盖地表面积与总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2.14 土壤侵蚀程度 degree of soil erosion土壤遭受侵蚀过程中所达到的不同阶段,根据土壤剖面中A层(表 土层),B层(心土层)及C层(母质层)的丧失情况加

8、以判断。2.15 植被盖度 vegetation coverage地面上所有植冠(含乔木、灌木、草本)覆盖面积与总面积之比,用10 分法表示,最大为 10。2.16 林木混交比 mixed species percentage单位面积林地上,混交树种(伴生树种)株数或面积与实际保留总株 数或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2.17 林木均匀度 tree evenness林地上立木分布的均匀程度。分为均匀、较均匀、不均匀三级。2.18 林隙;林窗;林中空地 gap直接处于林冠层空隙下,仍保持森林环境特点的空地面积,或称为实际林隙(actualgap),面积在25mA2以上。2.19 群落层次结构 phy

9、tocenosium structure森林群落的最大结构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的外貌特征 和群落类型位置。一般分成乔木层、灌木层(盖度0.2)、草本(含半灌 木,盖度0.2)层和苔辞地衣层四个荃本层。乔木层如符合下列条件可 分为二个层次:主林层、次林层平均高相差 20%以上;主林层郁闭 度0.3,次林层郁闭度0.2。具有乔灌草层且乔木有二个以上层次时称为群落复杂结构;乔灌草 层同时具备时称为群落完整结构;缺少灌木或草本层时称为群落简单 结构。2.20 生态疏伐 ecological thinning为使森林形成林冠梯级郁闭,林内大、中、小立木都能直接接受 阳光,诱导形成复层异龄林,增强

10、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功能而进 行的一种综合抚育方法。2.21 景观疏伐 forest landscape thinning对风景林按森林美学的原理,改造或塑造新的森林景观,创造自 然景观异质性的一种抚育方法。2.22 低效林 low efficiency stands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生态公益效能低下的森林。其中,在自然 状态下因立地条件较差或生长环境恶劣而自然形成的低效林为原生 型低效林;因人为干扰或种质低劣、经营管理不当而形成的低效森林 为经营型低效林。2.23 效应岛 effect island利用边缘效应原理,在林隙内人工栽植阔叶树或针叶树,与原有林分呈岛状镶嵌分布的复合森林群落结

11、构。2.24 效应带改造 improvement of effect belt根据生态演替和边缘效应原理对低效林进行的一种不等带间隔改 造方式。通过开拓效应带、改变下垫面、抚育保留带,使得森林的边 缘效应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形成有序带状混交格局。2.25 物种多样性 species diversity定位空间或地段内生物物种的多样化程度。包括所有植物、动物、 微生物种类,可用单位调查空间或地段上所有物种的种类数,即物种 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表示,也可综合考虑物种丰富度和各物种均匀 度(species evenness )等指标后,用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示。2.26 林带完整度

12、degree of forest belt fully林带的完 整程度。分为完整、较完整、不完整三级。用林带的断口长度与林带总长度的百分比表示,15%的为不完整。2.27 疏透度;透光度 degree of porosity 林带的林缘垂直面上透光孔隙的投影面积与该垂直面上林带投影总面积之比,用 10 分法表示。2.28枯枝落叶层;死地被物层litter layer 覆盖林地表面的森林凋落物层。其成分和积累与林内植物种类、 凋落量以及分解速度有关,用平均厚度(cm)表示。2.29 林地水利 forest land water conservancy在林地内采用的灌溉、蓄水、理水、泄洪、防涝等墓

13、本水利措施。3 指导思想生态公益林建设以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现 代林业理论为指导,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以分 类经营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与保护并重,封 山(沙)育林(草)、飞播造林(草)、人工造林(草)相结合,乔、灌、草相 结合,管、防、治、补相结合,积极培育与限制性利用相结合,逐步 建成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4 建设原则4.1 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列人国家及地区国民经 济发展计划,统筹规划、协调发展。4.2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管理、责权明确,国家和地方各级政 府为投资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4.3 生

14、态效益优先,生态公益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总体效益与局部 效益协调,长期效益与当前利益兼4.4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4.5 因地制宜、防治结合、科技先导、综合整治5 建设对象5.1 现有界定为生态公益林的林地,包括郁闭度0.2 以上的乔木林地 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 地、苗圃地。5.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建设生态公益林的宜林地,包括宜林 荒山、荒地、荒沟、荒滩、荒沙地等。5.3 其他根据国家政策、法律规定和生态建设需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调整为生态公益林地的农业用地、草牧场,以及道路、城市、建设 工程用地等其他土地。6 建设程序生态公

15、益林建设分为工程建设和一般建设两种建设方式,采用不 同的建设程序。6.1 工程建设程序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基本建设项目的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以项 目为单位,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项目策划和项目前期工作(包 括项目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作业设计或施 工图设计等),组织施工作业、竣工验收与后评估。建设项目施工实 行招投标制,施工过程要分级、分阶段进行技术质量监督,并由相应 资质等级的专业中介机构对建设、竣工验收、后评估项目的全过程进 行监理与评估,为主管部门的验收和后评估提供依据。6.2 一般建设程序在国家和区域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由各级林业行 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部门、团体、群众组织和个人承包建设,参照 工程建设程序进行。7 建设内容7.1 营造从种苗准备、林地处理、播种栽植到成林验收合格的阶段。主要 分为封山(沙)育林(草)、飞播造林(草)、人工造林(草)等建设内容。 7.2 经营对合格的新成林和现有林进行经营管理直到森林与林木更新的过程。主要分为管护、抚育、改造和更新等建设内容。7.3 配套基础设施为提高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保障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效,而同步 建设的配套基础设施。主要分为森林管护、林地水利、固土护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