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设计说明(精品)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030351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设计说明(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边坡设计说明(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边坡设计说明(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边坡设计说明(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边坡设计说明(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坡设计说明(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设计说明(精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 福安市王基岭电机电器建设项目场地原为山坡地,因建设需要在场地红线周边及场地道路处形成人工挖方边坡,局部为填方挡墙,最大支护高度约为40m,总长约为2300m。场地周边的边坡坡顶均为山坡,坡脚为拟建场地或道路,场地内部的边坡坡顶为拟建场地和建筑,坡脚为拟建道路等。由于边坡开挖后处于失稳状态及趁势,容易引发滑塌等地质灾害,必须进行支护。 综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现状及周边环境,边坡采用预应为锚索+框架地梁、锚杆格构、毛石混凝土挡墙、抗滑桩等多种支护形式,以确保坡顶(脚)建(构)筑物的安全及正常使用。2、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规划平面布置图及相关设计图纸、

2、资料。 (2)福建省建筑轻纺设计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10123)。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注浆技术规程(YSJ44-9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等相关的国家规范规程。 (4)2011年3月3日召开形成的福安市王基岭电机电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会议专家组意见。 (5)2011年4月13日召开形成的福安市王基岭电机电器建设项目边坡支护工程及道

3、路高档墙工程方案专项技术论证意见。 3、设计条件及岩土体参数 (1)本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重要性系数为1.1,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道路附加荷载标准值按20kpa考虑,房屋建筑自重荷载按20kpa/ 层考虑,其他场地地面附加荷载标准值按10kpa考虑,当坡顶周边环境发生改变,生产新的附加荷载时,应另行加固、设计。 (2)在边坡的施工和使用期间,必须控制不利于边坡稳定因素的产生和发展。不得随意开挖坡脚,严禁坡顶超载,且避免地表水及地下水渗入坡体,对有利于边坡稳定的相关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3)坡顶(脚)建筑物基础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不应

4、损坏或危害已有的边坡支护体系,且建筑物使用期间不应向坡体内渗排水,以免影响支护体系的安全。 (4)场地岩土层分布及特征自上而下主要为: 杂填土:黄色,黑灰色,呈稍湿一湿,松散一稍密状态,填埋时间2-10年,成分为粉土、耕植土、粗砂,含碎砾石,粒劲20-200mm。 粉质粘土:褐黄、灰黄、暗黄等色,坡积形成,土质均一,低中等韧性,低中等于强度,切面粗糙稍有光滑,无摇振反应。地表夹薄层耕植土,含根劲,呈湿,可塑坚硬状态。 残积砂质粘性土:褐黄色、灰白色,由花岗岩强烈风化残积形成,可见原岩结构轮廊及裂隙痕迹,低韧性,低干强度,切面粗糙,无摇振反应,呈湿,可塑坚硬状态。 全风化花岗岩:褐黄色、灰白、粉

5、红等色,风化强烈,岩芯呈砂土状,原岩结构轮廊及裂隙清晰。岩石极破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级。 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褐黄、灰白等色、风化强烈、岩芯砂土状,小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局部含中风化脉岩残留体,粒径20-50cm,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级。岩石主要矿物成分有正长、斜长石、石英,少量黑云母,中粒结构。 -1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灰白色,风化强烈,岩芯碎块状、短柱状;小裂隙较发育,中下部岩石接近中风化,岩石主要矿物分成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少量黑云母;软岩,V级,中粒结构。 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风化中等,岩芯呈柱状;小裂隙较发育,岩石较完整,坚硬,属坚硬岩,ROD=21

6、-9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III级。岩石主要矿物成分有正长石、斜长石。英石、少量黑云母;中粒、块状结构。 (5)场地影响范围内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 物理力学 指标土层及编号天然重度饱和重度直接快剪饱和快剪(直剪指标x0.8)岩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每m长度锚固力标准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备注(KN/m3)(KN/m3)C(kPa)(.) C(kpa)(.)frb(KPA)Nok(KN/m)Fok(kpa)130150119.5(20.5)(6.0)(15.0)90217.7(18.7)17.616.614.113.3259.010.4150317.6(18.

7、6)19.916.815.913.4309.010.42004(20.5)(21.5)30252420(65)9.010.42705(21.0)(22.0)35302824(100)14.717.04006(21.5)(22.5)(40)(35)3228(150)28.633.06007(22.0)(23.0)(80)(40)(250)44.951.82500() 内值为经验值(6)根据含水层性质、水力联系及水理性质,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a.杂填土层和粉质粘土的上层滞水,主要以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水补给,其动态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b.埋藏于基岩风化层内的裂隙型弱承压水,其渗透性较差 中等,主

8、要受大气降水及私生活废水的补给。地下水埋藏较深,本次勘察深度均末测到水位。4、材料 (2)除非特别说明,框架地梁、抗滑桩等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毛石混凝土挡墙、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3)浆砌片石的片石强度等级为Mu20,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为M7.5. (4)空心砼预制块的强度等级为Mu15,高度为200mm,开孔率不低于50%。5边坡支护方案 由于边坡岩石介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边坡参数准确确定,该边坡工程采用动态设计方法,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等检测信息,必要时对设计进行校核、修改和补充。综合考虑该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周边建筑。环境控制条件,边坡

9、支护结构、排泄水及坡面绿化系统方案如下:(1) 边坡支护结构:a. K1段边坡长度约143m,最大高度约18m、坡顶为山坡(局部为砖房),坡脚为厂区用地。采用锚索框架等支护方式进行支挡,坡率为1:0.3、 1:0.6.b. K2段边坡长度约46m,最大高度约10m,坡脚为山坡,坡脚为拟建场地,按1:1放坡,并采用锚杆格构防护。c. K3段边坡长度约121m,最大高度约20m,坡顶为山坡,坡脚为拟建场地,按1:0.5/1:0.75放坡,采用锚索框架和锚杆格构支护。d. K4段边坡长度约844m,最大高度约40m,坡顶为山坡,坡脚为拟建场地,按1:0.5/1:0.75放坡、采用锚索框架、锚杆支护,

10、对于中风化岩面,采用500厚浆砌片石护面。e. K5段边坡长度约143m,最大高度约12m,坡顶为山坡,坡脚为道路,按1:0.75放坡,采用锚索框架支护。f. K6段边坡长度约128m,最大高度约20m,坡顶为山坡,坡脚为道路,按1:0.75/1:1放坡,采用锚杆,锚索支护。g. K7段边坡长度约81m,最大高度约22.5m,坡顶为厂房,坡脚为休闲场所,按1:0.51:1放坡、采用重力式挡墙、锚索支护,上部4.5m高度范围按1:1放坡,并采用拱形骨架防护。h. K8段边坡长度约370m,最大高度约36m,坡顶为厂房,坡脚为道路,按1:0.31:1放坡,采用锚杆、锚索支护,底部为完整的中风化花岗

11、岩时采用锚杆结合柔性防护网护面。i. K9段边坡长度约343m,最大高度约36m,坡顶和坡脚均为厂房,坡脚为道路,半坡中间经过一条人行步道和道路,按1:0.51:1放坡,采用锚杆、锚索、抗滑桩、重力式挡墙等进行支护。(2) 边坡排泄水系统:a. 边坡坡趾及平台设置道排水沟。排水沟采用钢筋砼结构,沟内排水坡度为0.5%,坡脚排水沟可结合场地排水系统统一设置,并排入市政管网。b. 边坡坡顶应设置载洪沟,坡顶紧靠建筑物时结合现状设置排水系统,以防止地表水直接渗入坡体或沿坡面渗流。c. 沿边坡走向约5060m设置一道急流槽,并在坡顶与截洪沟交汇处设置沉淀池及集水池,在坡脚设置消能池。d. 边坡坡体内设

12、置80软式透水管进行深层排水,上斜10%,长度以进入潜在滑裂面2米为准。e. 重力式挡墙墙背设置中粗纱排水通道,并设置100PVC管将墙背地下水排出,以利于挡墙内水系畅通。f. 土方开挖和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对场地地下水状况进一步调查,必要时增设深层排水体系。(3) 坡面绿化及防护系统:a. 对于框架地梁坡面,采用M7.5浆砌200mm高度的空心砼预制块进行防护,并在空孔内填塞耕植土和草籽,定期浇水维护使之行程绿化坡面,坡体为中风化花岗岩时,采用100厚的C20喷射混凝土面层护面,内配8200X200单层钢筋网。b. 对于完整、稳定的中风化花岗岩,可采用柔性防护网或500mm厚浆砌片石防护,

13、防止石块掉落。c. 对于坡率比较平缓的土质边坡等区域,采用拱形骨架防护并噴播植草进行绿化。d. 可沿各坡段的坡脚及平台种植爬山虎等进行坡面绿化处理。6、边坡检测 为了跟踪边坡及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和变形趋势,应对该边坡及支护结构进行系统检测。检测的内容如下:(1) 边坡水平位移(测斜):在边坡内每隔3040米埋设1根测斜管,测斜管埋至坡底稳定岩土层或进入中风化岩层2m,以观测边坡在施工及使用过程期间的水平变形。并评价边坡变形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情况和趋势。(2) 垂直位移(沉降)在边坡坡顶及平台处,沿边坡走向每1520m布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坡底可沿道路等每1520m埋设1点。坡顶(底)建筑物

14、每栋布置沉降观测点不少于6个。(3) 支护结构变形:支护结构的变形可每1520m布设一处,水平变形每处俩点(分别布置在支护结构顶部和中部)。(4) 地表裂缝:在边坡坡顶不小于1.5倍的边坡高度范围内应定时观测地表裂缝。(5) 锚索应力: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锚索,测定锚索的应力和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锚索的应力监测根数不少于锚索总数的10%,且不应力少于3根。(6) 锚索长度及锚固质量;为检验预应力锚索的施工质量,随机抽取锚索总数的20%进行锚索长度及锚固质量检测。(7) 抗滑桩内力:在各部面各选择23根有代表性的抗滑桩,每根桩选择3个(上、中、下)断面,每个断面设置4个钢筋应力计,测定抗滑桩的内力。(8) 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边坡开挖后可在出水点处设置监测点,监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点数不少于3个。(9) 观测频率:施工之前应有2次初始位移检测值。边坡施工过程中约2周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