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0294522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P5960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2题。【教材分析】这个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情分析】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

2、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借助直观研究

3、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你能猜出谜底吗?气球,儿童节快到了,老师带来了一些气球,在气球上你看到了什么?数字和颜色。大家想不想考考老师,你说出数字,老师说出相对应的颜色。开始吧感觉老师说的很准对不对?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像老师这样厉害,有信心吗?开始我们今天的数学学习之旅吧!上课:师生问好。二、探究新知,初步感受1、教学例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4、1)(课件出示草莓)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学具摆得试一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3)(课件演示分草莓)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4)学生汇报,形成板书:62=3(盘)请你再说说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再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2

5、)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课件演示分草莓)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小组内思考、讨论)出示学生的表示方法,比较各种表示方法。提问:在数学上可以这样表示:72=3(盘)1(个)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小结: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下1个草莓。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个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余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一部分)(3)比较归纳,完善认知结构。(课件出示两次分草莓的过程和算式)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

6、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余数,它也是除法算式里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课题)我们接着研究有余数的除法。3、利用小棒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概念。同学们会用小棒拼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吗?谁能上台来拼一个图形?适当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12根小棒能拼成几个这样的图形大部分同学拼摆成了正方形,一个正方形用了四根小棒。引导学生列出算式:84=29根:94=2(个)1(根)10根:104=2(个)2(根)11根:114=2(个)3(根)12根13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7、算式,发现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板书:余数要小于除数。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P60“做一做”: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反馈交流:172=8(组)1(个)233=7(组)2(个)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2、完成第2小题。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板书设计】认识有余数的除法62=3(盘)72=3(盘)1(个)9根:94=2(个)1(根)10根:104=2(个)2(根

8、)11根:114=2(个)3(根)12根13根【教学反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