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预防与保健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0241452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之预防与保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之预防与保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之预防与保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之预防与保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之预防与保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之预防与保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之预防与保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中医之预防与保健临沂保生堂医院 孙 辅/宋 肖 摘要:祖国医学是劳动人们长 期与疾病作斗争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来实践总结中沉淀的精华,其 养生观念与现代医学的预防与保健思想相通,文中分以下三个过程加 以解说:一、对致病因素的认识;二、疾病预防的思想;三、对养生 保健的认识。吾辈新人本着“继承而不泥古,发扬而不离宗”的思想, 必将苦心研习歧黄之术,为人类健康贡献自已的星火之光。华夏五千年堂堂正正鹏程万里,传承中医药以诚心善心爱心于天 下。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具有浓厚的文化底 蕴。自古以来,祖国医学就担负着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其对疾病的 治疗有着

2、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总结,并且对疾病的预防与保健有深 刻的认识和表述。认真研究祖国医学中的疾病预防与保健思想,不仅 对弘扬我国古代优秀文化有重要意义,更对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 要意义。祖国医学在几千年漫长遥远的传统文化熏染下,已不仅仅是一门 医学。它涵盖了现代医学的大部分,包括“预防医学”、“治疗医学”、 “康复医学”,又有现代医学无法比拟的养生之法,如食疗、药养、 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途径。中医的养生观念讲求修身养性。古人 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 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中医含有深刻的哲学意味,其内涵是厚德载物、

3、合而不同、自强不息、 超越包容。中医五行理论将人文、环境、生活相联系,有着“循环统一、生生不息”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中医学讲究“天人合一”, 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讲究医德,主张医本仁术,讲究以人为本。传 统中医药,其诊疗思想是养生、预防、保健、治病、实践,皆求于本。就疾病治疗过程而言,西医实际是抑制、控制、替代的过程,如 止疼药抑制疼痛,降压药控制血压,抗生素替代机体的杀菌功能,究 其根源并未消除,结果却产生诸多医源性疾病,如治头伤胃、治风湿 导致股骨头坏死。长此以往,机体功能用进废退,形成恶性循环。“治 病求本,标本兼治”,即是传统中医的优势所在。自神农躬尝百草, 以身试药起,中医就以人

4、体为标本做试验,并从中得出实践结果。它 从实践中来实践中用,即为“实践科学”。其理论体系最基本的特点 是“整体观念,辩证论治”,它讲求“未病先防,即病防变”,能够做 到防患于未然,人们的健康水平才能有真正的飞跃,此为中医药预防 保健的终极目标,是中医学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的关键所在。中医药养生过程大致分为三个过程:一、对致病因素的认识:一般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 人的精神和形体不足,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皆属此列, 是故古语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因 是指六淫、疫气、自然气候变化。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之 风,避之有时”。即指人体顺应自然气候变化

5、,避免“非其时而有其 气”的气候变化。是故人体应形神并养,顺应自然,方可趋于平衡。二、疾病预防的思想:中医学对疾病预防的认识自古即有。黄帝 内经中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 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难经中也云:“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 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 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治已病也。”其中蕴 义:未病先防,即病防变,即为现代预防医学的思想。可见祖国预防 医学的思想古今相通。三、对养生保健的认识,素问中曰:“形与神俱”,是指人的形体肌肉与思维意识之

6、间 统一相关的联系,是完整的生命体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同篇进一步总 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是以志闭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 不倦”。这是从人与自然环境出发,进一步阐述生命健康环境的联系。 也说明与现代医学保健思想相通。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 的思想,保持自身机体阴平阳秘的状态,使全民健康水平得以提高。中医“辩证论治,预防为主“的宏观医学理论,是人类医学发展 的指明灯,是当今医学发展的重要纲领。中医药学及其预防保健思想 是人们长期以来与疾病作斗争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 献,并以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

7、诊疗方法、系统的理 论体系、浩瀚的文史资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成为人类医学的共 同财富。古人有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相之良则天下安,医之良则万 民福。故医道,仁心仁术也,天地以此立心,民生以此立命,事关始 末,此岂可儿戏之? ”今吾师曰:“德术为本,济世活人,保人生命 之安康,甚为天下斯民虑,致深意远也,历代以来,凡有疾苦者,以 药以济之,诚足以保生,不足于危殆。”古话又云:“国之将兴,必有 世德之臣,故医之将兴,必有勤能之士。”潜心医道,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吾小辈必将苦心钻研岐黄之术,继承而不泥古,发扬 而不离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简介:临沂保生堂医院孙辅院

8、长简介孙辅,男,汉族,1953年8月出生,山东临沂人(祖籍浙江绍兴,明弘武 十三年来沂州府),历代行医。现任临沂保生堂骨髓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临 沂保生堂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临沂保生堂医院院长。曾获6项发明专利、 市科技进步奖4项:活血壮骨丸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获临沂市科学技 术进步三等奖,骨炎宝治疗骨髓炎的临床研究获临沂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通脉宁治疗脑梗死的试验及临床研究获临沂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益童 灵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获临沂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评优秀论文6 篇,并在相关刊物上发表。主要社会职务:中国疑难病研究所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临沂市政协委员、临沂市

9、 民盟盟员、临沂市社会爱心联合会理事、临沂市中医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院 管理学会会员、中华医师协会客座教授、中华整脊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公益总会 主任委员等。主要荣誉:全国十佳优秀院长、临沂十大科技状元;被市人事局评为“先进个人”;临 沂市政协委员,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科技日报 社授予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被山东省统战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厅,山东省总工会等十部门授于“山东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光 荣称号,被民盟临沂市委员会多次评为优秀盟员,在全市科普志愿服务工作中被 “临沂市科学技术协会、临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临沂市教育局、共青团临沂 市委”评为“优委科普志愿者”,被山东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连续评选为“优 秀指导教师”荣誉等。作者简介:宋肖,女,生于1988年,于2009年毕业于山东中医 药高专,后师从保生堂医院名中医孙辅,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