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023513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2课时)一、 教材分析1.教学目的 了解和感受外国美术发展中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关系。 了解并掌握外国美术中重要的艺术流派的主要特点. 进一步学习美术欣赏的方法。2。内容结构本课选择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即17世纪至19世纪上半期,欧洲美术中具有世界影响的主要艺术流派:巴洛克艺术、17世纪荷兰绘画、法国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分别加以介绍。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和园林艺术。3。重点和难点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并掌握各流派的主要特点,对一些经典作品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能发表自

2、己的看法。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本课的难点,是涉及艺术流派比较多,对这些艺术流派形成的社会条件,要作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教学资料1.关键词语解释艺术流派 反映中外艺术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这些艺术流派的形成,有时是自觉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或共同宣言;有时是不自觉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组合在一起.文艺思潮 或称艺术思潮,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文艺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倾向。2。美术作品(意)贝尔尼尼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3、(1655年1667年)贝尔尼尼(1598年1680年)是17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刻家、建筑师和戏剧家、画家,17世纪欧洲流行的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雕刻,如阿波罗与达芙妮、圣德列萨的幻觉、大卫、普罗赛比娜的掠夺等,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技巧。在建筑艺术上,也有出色的创造,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便是他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杰作。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大教堂,它集中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成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伟大的纪念碑.它始建于1506年,由于教堂中央的大圆顶几经修改,最后由米开朗基罗修改后,于1626年全部竣工,前后历时120年。大教堂从地面到顶点,高达13

4、7.8米,是罗马全城的最高建筑。教堂前面的广场以一座古埃及的方尖碑为中心,呈横向椭圆形,长轴长198米,面积为3.5公顷.它和教堂之间用一个梯形广场相接,梯形广场的地面向教堂逐渐升高,以便教皇在教堂前为教徒们祝福时,全场都能看到他。整个广场气势宏伟,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两侧的宏伟的柱廊。贝尔尼尼之所以设计这一组柱廊,是有他独特的构思的:就是以广场两侧的柱廊象征基督伸开的两只手臂,教堂中央的大圆顶则象征着基督的头.广大的基督教徒们一进入教堂前的广场,就像进入了基督的怀抱.从宗教宣传的角度来讲,贝尔尼尼的这一构想及其实际效果,是十分成功的.尤其是两侧柱廊由284根多立克式柱子组成,檐头顶上还有98尊

5、圣徒和殉道者雕像。两侧柱廊都分别由四排柱子组成,造成了柱廊内部的错综复杂的明暗变化.唯一的缺陷是,人们站在广场上无法看到大教堂著名的圆顶,这是贝尔尼尼当初没有考虑到的。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 (油画,222209厘米,约1617年作,现藏慕尼黑美术馆)鲁本斯(1577年1640年)是17世纪佛兰德斯(今比利时)最著名的画家。擅长宗教、神话、历史、风俗、肖像和风景画。是17世纪欧洲绘画艺术成就最大的画家之一.在宗教信仰和政治上,鲁本斯是守旧派。但他的绘画艺术,努力吸收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成就,包括其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加上他极富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

6、、运动感强的鲜明画风。从其人物形象的夸张的活力和强烈的对比效果来看,鲁本斯的绘画属于17世纪欧洲流行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他的主要代表作有跟妻子伊莎贝拉在一起的自画像(又名画家和他的妻子)、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组画玛丽美第奇的生平等。油画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孪生子劫夺迈锡尼国王的孪生姊妹的故事。鲁本斯感兴趣的并不在于情节本身的描写,而在于通过劫夺与反劫夺的戏剧性的激烈斗争,把两男两女和两匹骏马组成了一个他最喜欢且最善于表现的复杂而又有强烈动势的构图.同时,色彩在这一作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两匹烈马的浓重的棕黑、青灰色,与女子白皙的肌肤的明亮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引人注

7、目的是,鲁本斯笔下的裸体,不论是男是女,都具有肌肉强健、体力充沛、动作粗犷、富于肉感等特点.这一特点始终贯穿在鲁本斯的一系列作品中.这是对人的生命力的积极肯定和歌颂.这一作品中的开阔有力的笔触与富有动感的线条,使画面洋溢着勃勃生机。热烈明快的色彩,抒发了画家的浪漫情怀.所有这些都集中地显示了巴洛克艺术华丽恢宏的一面.委拉斯凯兹宫女 (油画,276318厘米,1656年作,现藏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委拉斯凯兹(1599年1660年)是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与鲁本斯、伦勃朗合称17世纪欧洲三大油画家。他出身于西班牙南部的工商业城市塞维拉。12岁进入当地著名画家埃雷拉画室学画,不久改从博学善教的

8、画家帕契柯学习,掌握了比较扎实的写实能力。早期作品如煎鸡蛋的老妇(1618年)、塞维尔的卖水者(1619)真实地描绘了他家乡普通人的生活。画风写实,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1623年他应召到首都马德里为国王菲利普四世画像,一举成名,被任为宫廷画师。由于在宫廷有机会接触丰富的艺术收藏,他的艺术视野大为开阔。尤其是后来两次去意大利,深受文艺复兴盛期诸美术家,特别是提香的影响,艺术更臻完美。1649年第二次去意大利时,应教皇要求画了著名的肖像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像。他终身在宫廷工作,担任宫廷首席画师,直到宫廷总管。最后在繁杂的事务中劳累而死。委拉斯凯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肖像画、神话故事、风俗画。其中教皇英诺森

9、十世像、布立达的投降、宫女和纺织女是他的代表作品。油画宫女是委拉斯凯兹晚年在繁杂的宫廷事务中,挤时间完成的一幅杰作,对于这一作品的解释,即使在西班牙学术界也有争议.现在认识越来越趋向一致。从表面上看,它好像是委拉斯凯兹为小公主和她的宫女们画像,实际上这是画家本人的一幅特殊形式的肖像画。因为从画面的左侧可以看到,手持画笔与调色板正在大幅画布前作画的委拉斯凯兹,他的眼睛正注视着画面以外他所要描绘的对象,而画面中心处悬挂在壁上的镜子里映照出来的国王和王后的像,正说明委拉斯凯兹原来正在给国王、王后画像,在画面上占了主要地位的小公主和宫女实际上是委拉斯凯兹给国王、王后画像时突然闯进了我们现在所见的画面。

10、小公主向前注视的目光,也正是朝着她面前的父母亲。委拉斯凯兹这种利用镜子扩大画面空间的手法,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画家扬凡埃克的名画阿尔诺非尼夫妇像中受到了启发;因为这幅作品当时正收藏在西班牙宫廷,作为西班牙首席宫廷画师的委拉斯凯兹完全有可能看到它。此外,委拉斯凯兹在这一作品中,把奔放的笔触与准确的色彩结合起来的造型方法,与那些先画素描稿,再步步深入的古典技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给后来的油画以重要的影响。哈尔斯吉普赛妇女 (油画,5258厘米,1628年-1630年作,巴黎卢浮宫藏)哈尔斯(约1581年1666年)是17世纪荷兰著名的油画家。他是欧洲油画史上最早运用兼工带写的画家。他的画风轻快,能

11、以娴熟的技巧迅速地画出他所要描绘的人物.笔触明显而十分简练,但造型周全,看不到什么败笔。笔触之间融接得十分紧凑,很有气势,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很有些像中国大写意画的味道。这得力于他作画之前,对他所要表现的对象有全面的、整体的深入了解,而不是像一般画油画那样依靠逐步深入。哈尔斯的吉普赛妇女,突出地体现了他的这种画风.哈尔斯的这种洒脱不羁的手法对近代油画有很大影响.伦勃朗夜巡 (油画,365438厘米,1642年作,阿姆斯特丹美术馆藏)伦勃朗(1606年1669年)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不仅是杰出的油画家,而且是著名的铜版画家。他在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从而在美术史上享有崇高

12、的地位.伦勃朗出生在莱顿一个磨坊主家庭。受过较好的教育,并进过大学,但不久离校学画。21岁时已掌握了油画和铜版画的基本功,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在家乡开画室并接受订货。1631年离开家乡定居在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很快就成为当地著名的肖像画家。1634年他与富商小姐莎斯基亚结婚。自此至1642年他创作了许多肖像画,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欢迎。1642年他的爱妻病逝,后因伦勃朗和女仆结合,引起亲属们的强烈不满,以致诋毁他的声誉,霸占他的财产,最终使他陷于困境,不得不搬到贫民区居住.但伦勃朗在艺术上并没停步。相反,由于生活的坎坷使他更深刻地去观察和理解社会,艺术视野更为广阔,使他的艺术达到了顶峰。

13、在他完成晚年著名的代表作呢布业同业公会理事后,他的后妻和他唯一的儿子相继离开人间。1669年10月4日,这位最杰出的荷兰画家也终于在极端贫困中与世长辞.虽然他的遗物只有画具和破旧的衣衫,但是他却给人类留下了一大批极其珍贵的艺术遗产(600幅油画、1300幅版画和2000幅左右的素描和速写)。在伦勃朗的大量作品中,肖像画占了很大的比重。仅他的自画像,目前保存的估计总数在60幅至100幅之间。他的绘画风格,突出地表现在利用光线来塑造形体、表现空间和突出重点,画面明暗对比强烈,虚实结合,层次丰富,气韵生动,后人称之为伦勃朗式的明暗画法。课本所选的伦勃朗的夜巡一画突出地体现了他的这种绘画风格。夜巡是伦

14、勃朗创作盛期的重要代表作.它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民兵总部订制的一幅群像肖像画。关于这一作品,过去流传着的说法是:当此画的订制者看到完成了的作品时很不满意,因为画中只突出了几个主要人物,不少人被画在不够显眼的位置,他们要求画家修改此画。结果遭到伦勃朗拒绝。订画者为此向法院提出控告,伦勃朗败诉,他从此成为不受欢迎的画家。他后半生的贫困生活也与夜巡一画有关。近几十年来经过许多国外专家的考证,证明上述传统说法并不可靠,乃是伦勃朗死后一些传记作家,为了渲染所谓天才人物生前往往不能为人所理解而制造出来的.事实上,夜巡一画最后仍为订制者所接受,伦勃朗也得到了事先议定的报酬。不管怎么说,从这一作品本身来讲,这

15、一群像肖像画是富有创造性的。画家采用了接近戏剧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安排了一群民兵正接到命令准备集合出发去执行任务的情节,民兵的负责人弗朗斯班宁科克上尉正在集合队伍,所以在画面上处于突出的地位,并好像正在向观众走来。其他人物则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举止神态,但都统一到准备集合出发这一情节上来。整个画面明暗对比强烈,但又极富层次感,充分体现了伦勃朗独特的艺术风格。应当说明的是,此画原来画的时间是白天。由于此画被后人涂上了过厚的光油层,加上长时间的岁月的侵蚀和空气污染,以致画面变暗,好像是画的夜景,大约从1880年开始,此画的名称被误传为夜巡,直到今天。维米尔画家的工作室 (油画,44。562厘米,163

16、4年作,阿姆斯特丹美术馆藏)维米尔,又译作“弗美尔”(1632年-1675年),17世纪荷兰著名风俗画家,“荷兰小画派(因画幅尺寸很小,但很精致而得名)的代表人物。他存世作品不多,但多精致,而且主要取材于荷兰普通市民的生活,擅画室内景,尤其善于描绘光线空间和气氛。画家的工作室一画的画幅比较大,正在作画背对观众的可能就是画家自己。全画空间感很强,主要是通过地面上的黑白格子来体现的。前景、中景和后景的处理极有层次,给人以很强的纵深感。霍达静物 (油画,44。562厘米,1634年作,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藏)霍达,又译作“海达,17世纪荷兰著名静物画家。由于17世纪的荷兰,市民过着安定富裕的生活,注意美化生活环境,讲究饮食器具,静物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