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模拟试卷(一)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018238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论模拟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德育论模拟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德育论模拟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德育论模拟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德育论模拟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论模拟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论模拟试卷(一)(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选择题 1 狭义的德育专指 AA道德教育 B.政治教育 C 思想教育 D 法制教育2我国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之一是受 CA美国教育学的影响 B。德国教育学的影响C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D。英国教育学的影响3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是 BA. 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制教育4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属于 BA思想教育的范畴 B.政治教育的范畴C道德教育的范畴 D.法制教育的范畴5.长期以来,我国德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侧重 BA思想教育部门 B。政治教育部门 C.道德教育部门

2、D.法制教育6德育外延的界定应当遵循“守一望多”的原则。“守一”指的是 C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法制教育7率先提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拉开了道德教育本质讨论序幕的学者是 BA王逢贤 B.鲁洁 C.班华 D.钟启泉8德育对精神文化的传递与保存、改造与创新,指的是它的 A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自然性功能9德育能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这体现了它的 C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自然性功能10学校德育通过系统的德育学科课程,可以向学生传播一定的政治理论,这体现了它的 CA文化功能 B.经济功能 C.政治功能 D.自然性功能11学校德育通过

3、哲学及各科教学可以在新一代的思想上系统、完整地树立起作为世界观一部分的新的人生观、自然观,这体现了它的 DA文化功能 B.经济功能 C.政治功能 D.自然性功能12通过德育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内容结构,这体现了德育的 D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自然性功能 D.个体发展功能13通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 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是德育的 DA文化功能 B.自然性功能 C个体发展功能 D.个体享用性功能14德育目的的要求应当高于德育对象的现实的道德水平;德育目的产生于德育活动之前,这体现了德育目的的 AA超越性 B.可能性 C.预

4、见性 D.教育性15德育目的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就是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是德育的 BA调控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制约功能16认为德育目的应该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超越于一切利已欲望之上的“超人”,即具有“神性”的人。,这是德育的 AA神学目的论 B.个人中心目的论C社会中心目的论 D.教师中心目的论 17强调个人价值的权威性和独特性,认为德育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使他们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实现道德上的自由或自治。这是德育的 BA神学目的论 B.个人中心目的论C社会中心目的论 D.教师中心目的论 18认为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

5、制定,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是德育的 CA神学目的论 B.个人中心目的论C社会中心目的论 D.教师中心目的论 19德育的神学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A托马斯阿奎那 B.卢梭 C.涂尔干 D.布鲁纳20德育的个人中心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BA托马斯阿奎那 B.卢梭 C.涂尔干 D.布鲁纳21儿童(青少年)能够借助于自身的道德判断、情感等因素自觉体认道德价值与规范,进行道德行为的发展阶段是 CA无律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自由阶段22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 BA品德认识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

6、.品德行为23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进行肯定和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的德育方法是 D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 D.品德平价法24德育的社会中心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CA托马斯阿奎那 B.卢梭 C.涂尔干 D.布鲁纳25我国小学德育大纲颁布于 BA .1983年 B.1993年 C.1995年 D.2000年 26我国中学德育大纲颁布于 CA .1983年 B.。1993年 C.1995年 D.2000年 27德育内容与生活、劳动融为一体,在呈示形式上具有非专门、不自觉的特点的是 A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 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C现

7、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D.后现代的德育内容28道德法则本身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德育内容呈示形式上具有绝对灌输特色的是 B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 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C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D.后现代的德育内容29学校德育由对灌输模式的批判走向对自主道德、理性能力等等的强调,德育内容的呈示形式方面开始出现许多尊重道德学习主体性的努力的是 CA原始社会的德育内容 B.古代的学校德育内容C现代的学校德育内容 D.后现代的德育内容30以生活为基础来开展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在性质上应 AA凸显生活性 B.实践道德生活C取材于现实生活 D.通过实际的生活31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的

8、代表人物是 AA弗洛伊德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威32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BA弗洛伊德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威33观察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A弗洛伊德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威34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关心 AA个体内部的冲动、思想、感情 B.外显的行为。C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D.隐性课程的设计35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天生的无意识结构部分是 A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无我36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控制本我,但是以来自本我的能量为依托的是 B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无我37在弗洛伊德

9、的人格结构中,作为人格的象征、社会道德的代表,是人格的最后形式而且是最文明部分的是 C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无我38柯尔伯格进行关于儿童品德发展研究时采用的方法是 BA“对偶故事法” B. “两难故事法”C“推理故事法” D. “自述故事法”39根据柯尔怕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1) 的儿童是 A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以比较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C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成为“好孩子”)为定向D以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40根据柯尔伯格的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阶段(2) 的儿童是 B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以比较行为的工

10、具作用为定向C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成为“好孩子”)为定向D以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为定向二 名词解释1. 政治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2德育的文化功能:是指德育对精神文化的传递与保存、改造与创新3德育的经济功能:是指学校德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特定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些素质正是经济活动所必需的),而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4德育的享用功能: 即是说,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 福获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5德育目的: 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6德育的神学目

11、的论:这种目的论认为德育目的应该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超越于一切利已欲望之上的“超人”,即具有“神性”的人。7德育的个人中心目的论:即个人本位论,其基本观点是德育是使人性得到完善的手段德育目的应该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和道德需要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它强调个人价值的权威性和独特性,认为德育目的在于提升受教育者个体的价值,使他们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实现道德上的自由或自治。8德育的社会中心目的论:即社会本位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9他律:是指那种不重视人

12、的价值,靠外部力量使人接受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履行一定的道德规范,并依靠社会舆论和社会奖惩等为动力,促使人在思想上和言行上循规蹈矩。10自律:是指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和驱动力依靠理性、信念和道德良心,依靠内心自觉,而不是靠外力强制。它尊重人的价值,强调自主、自治和自我教育,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性智慧、潜能及创造力11品德行为:也叫思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做出的反映,是实现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以及品德需要产生的行为意向及其外部表现12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的方法13自我

13、体验:伴随自我道德认知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对自己思想、言论、行为作价值判断时产生的道德情感三 简答题400字1德育泛政治化的表现有哪些?(1)在思维定势中,把道德教育与政治问题紧密了解在一起,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2)在德育的实际实施中,出现道德教育完全政治化的倾向。(3)在日常社会生活和德育过程中,人们往往持一中政治的立场和尺度, 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纯属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2德育泛政治化的后果是什么?(1)它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2)道德教育的过于政治化,也伤害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展开(3)它还使道德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畸形化。3政治与道德有何区别?(1)政治强调服从,道德则以自愿为基础。政治可以通过国家机器等强制手段来推行,道德却以社会舆论和个人良心为机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