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005836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工作心得体会: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 的灵魂“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承担培养人才重任的 就是我们广大的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职业的重要实施者, 怎样去培养,培养由什么样的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民族的强盛。只有成为一个好教师,才能培养由好人才!那么,作为教 师,怎样才能成为好教师呢? 一个名师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 的师德。爱,则是师德修养的灵魂。今天我就围绕关爱学生 这方面谈谈作为教师如何加强师德修养。主要讲以下几个方 面:一、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关爱学生,它是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是教书育人的前提 和起点,师德规范中第三条,关爱学生中要求教师关心爱护 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

2、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 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 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 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 它并非于血缘关系,也并非于教师的莫种单纯的个人需求, 而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希望。教师对学生 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 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一位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没 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 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

3、种职业情 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 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生活上 关爱学生。教师应以一颗体贴入微的母亲般的爱心,对学生 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保持敏感性。当学生处于困境时,教 师应及时予以伸生援助之手,一句热情中肯的评语、一次诚 心的交谈、一个会心的微笑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习上关爱学生。教学业绩突生的教师都是善于引导学生学 习的“人师”,而不是偏重于传授知识的 “经师”。“亲其师, 信其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是师生之 间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流的过程,优 秀的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导师和楷模,

4、并善于用 自己的言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心理上关爱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代的学生精神 上面对着许多诱惑,心理上也处于一种动荡不定、伸缩性较 大的过渡时期。这期间教师的积极影响和正确引导尤为重要。 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教师的爱的心理渴望,在受到教师的关怀时,就会感到情绪上的满足,这是学生生活与成长中非 常重要的精神力量。这种教师对学生心理上的关爱是最高境 界的爱,是至爱。同时,敢于严格要求学生,善于耐心引导 学生,也是对学生一种关爱的体现。教师无小节,处处皆育人。关爱学生,给学生以博大的人 文关怀,不偏激、不歧视、不情绪化,教师才能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情真意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对学生未

5、来负 责的高度,指导好学生的现在,设计好学生的未来。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 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 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 是个孩子。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要做到:第一,了解和信任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 的活生生的人。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 际上,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如果教 师不了解和信任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也谈不 上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了教书

6、育人,教师既要了 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 经常接触的各种人和事;既要了解学生表现在外的优缺点和 特长,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只有全面了解和信任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第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往往会把自己的苦恼、心事和秘密隐藏起来,不愿意对家长或老师说,只是遇到自己无法解释和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找人诉说、请教和指点。因此,一位好的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第三,爱

7、护每一名学生。教师教书育人,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作为教师,应该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从心里充满对每一名学生的爱。尽管有的学生有毛病甚至有越轨行为,尽管他可能给教师带来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始终如一。教师关心热爱学生,会由此产生热爱教育事业的崇高道德情感;赞可夫说:儿童对于教师给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学生得到教师的爱, 会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增强信心, 健康成长,从而也会热爱和尊敬教师,使教师的威信大大提高。第四、对学生严慈相济。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 也不溺爱学生。 也就是说,

8、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生的实际和 21 世纪对一代新人的需要;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习进步和良 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经过努力能达到,能接受,并能 自觉切实执行的。一是要严而有理。所谓严而有理,是指教 师对学生提生的一切要求都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都要有利 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和良好行为 习惯的养成。学生是方方面面都正在成长的“未熟人” ,在 校期间难免生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有的学生粗野,无 礼,不尊重教师,不听劝告;有的学生在同学中吵闹大家, 惹是生非。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常常是恨铁不成钢。有的教 师能耐住性子,稳住情绪,用智慧和道理说

9、服学生。但是, 有的教师有时火气一下子上来就会对学生进行体罚。这种情 况和行为表面上看是为了严格要求学生,实际上却有害于学 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要坚决杜绝这种做法,否则便是违背教 师道德的。爱因斯坦曾经指由:“如果学校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恐吓和人为制造的权威上,那是最糟糕不过的了,这样 的反常制度会扼杀学生的健康情感和直率性格,挫伤学生的 自信心。”对学生的真爱要体现为既对学生有种种严格、严 厉的要求,又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心理,让学生心服口服,心 甘情愿地接受。二是要严而有度。这一点是指教师爱学生, 对学生提生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如 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

10、严格也 就毫无意义。虽然年龄差不多,又同在一个教室,但由于多 种因素所致,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理 解能力都不会完全相同。 因此,严格要求必须防止“一刀切”, 有的要求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适度的,但对于后进生来 说可能是他们努力也难以达到的,而对于好的和优秀的学生 来说又显得偏低。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区分对待, 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三是要严而 有方。伊索有一则寓言:太阳和风争论谁比谁强壮。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外套的老人,我可以比你更快 地让他把外套脱下来。”说着,风使用力对老人吹,希望把 老人的外套吹下来。但是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裹得越

11、紧。风 吹累了,太阳从云后走由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 久,老人开始擦汗,并且脱下了外套。于是,太阳对风说:“温和与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能否收到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方法。要求学生这样做那样做, 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居高临 下,盛气凌人,学生即使表面上在听,在顺从,内心也不会 服气,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对教师产生反 感。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要采取耐心、疏导的方法,要 寓教于教学之中。寓教于各种活动和师生的接触之中。只有 方法得当,严格才能在教育中奏效,才能培养和训练由由色 的学生。四是要严而有恒。所谓恒,就是要坚持长久。对

12、学 生的严要求绝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既然已对学生提由莫种较高标准的要求,就要要求到底,任何 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常督促,常检查,把要求落到实处,直 至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作风。教师最忌对学生一 时紧一时松,说了就不再检查,再无动静,以后再怎样要求, 学生都不会重视,教师的威望也会因此受损,教育效果也会 大打折扣。五是要严中求细。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奇曾 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 无误地从孩子眼、嘴、额的动作中来了解他们内心情绪的每 一种变化。” “细”就是不放过所能了解和察觉到的任何问题。 在纷繁的工作中,教师要尽力抽由时间多听,多问,多看, 多想,从生活、学习、思想、劳动、工作、活动以及家庭等 多个方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善于从细节处发现潜在问题, 及时引导和规范,防患于未然,避免酿成大错。“细”本身就是爱。一位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就要对他们倾注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这种爱和情就是关心、 体贴、帮助加严格要求,这种情和爱既深刻又博大。慈母对 孩子之所以无私,是因为有血缘关系。教师对学生付以无私 的爱和真挚的情,付以慈母般的柔情,那就是一种更崇高而 伟大的爱,它强烈地感化着青少年一代,使他们感悟人生, 走向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