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大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0049024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大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大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大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大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大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大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真题大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大题复习内容一、 辨析题2015 上半年1.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统一概念错。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错。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性。3.

2、 液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育的影响较大错。 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凡是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识、记忆、理解等能力,比如记忆广度等,在性质上即属流体智力。其特征是,对不熟悉的事物,能以迅速准确的反应来判断彼此间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此外,心理学家们也发现,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因此,在编制适用于不同文化的文化公平测验时,多以流体智力作为智力比较的基础。4. 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错。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是倒U曲线的关系。每种难度的任务都有一个最

3、佳动机水平,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2014下半年5.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错误。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也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我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所以普通高中属于基础教育。6. 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正确。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教育目的的实现也要通过教学来进行,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7. 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4、错误。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能据此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判断,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的结果是活的有关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同时,道德行为的形成还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所以二者并不完全一致。8. 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错误。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因此,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持久的而非短暂的。2014上半年9.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错

5、误。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培养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和民主法治等多方面。因此教育不仅仅是道德品质教育,故题目中的观点是错误的。10. 直观教学既是手段又是目的错误。直观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和原理。因此它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一种教学原则。11. 注意转移就是注意分散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

6、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注意的分散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所吸引。由此可知,注意的转移是主动的、有意识的;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无意识的行为,二者不能等同。12. 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班级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人格的独立和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非正式群体有积极型和消极型之分,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有助于班级的管理与建设,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起阻碍作用。教师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2013下半年13. 政治经济制

7、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错误。虽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但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性。与以往的教育具有渊源关系,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同时,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样政治经济制度下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有所不同;除此之外,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可能超前于一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14. 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

8、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题干将教学评价等同于学生学业评价,缩小了教学评价的内涵。15. 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错误。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时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影响。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此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消极影响。即心理定势对

9、问题解决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故本说法错误。16. 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错误。(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德育过程影响品德形成过程,品德的形成需要德育来促成。区别:(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一

10、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儿童品德进行培养的过程,它是受教育者与外部教育相互作用的过程。 (2)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指人在外部影响下,内部思想品德的变化发展过程,是主体人与外部各种教育、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一定思想品德变化发展结果的过程,属于人的素质和发展范畴。品德形成是人的发展过程,是儿童政治、思想、道德结构不断构建完善的过程。它侧重于道德主体的内部运动。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因此,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2013上半年17. 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错误。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

11、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是无组织的、自发的或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或系统的。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故,教育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活动。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如果失去了这一质的规定性,那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了。影响人的

12、发展的活动可能是有目的的,也可能是自发的,只有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才是教育。18. 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错误。(1)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包括: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19. 逆向迁移即负迁移错误。逆向迁移和负迁移是两个完全

13、不同的概念。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指得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两者本质完全不同。20. 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的水平错误。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和主观努力等几个要素。在这几个要素中,遗传因素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但并不能由此而得出能力由遗传决定的结论。第一,先天素质本身就不完全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有些是因胎儿期由于母体环境的各种变异的影响。第二,先天素质职能为能力提供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并不能决定能力的发展方向。第三,同样的先天素质可能发展多种不同的能力,而

14、良好的先天素质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培养与训练,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2012下半年21. 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错误。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部分教育内容。其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但不能够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22. 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错误。直观教学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一般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时,或在理解遇到困难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而不能把直观作为教学的目的。23. 习得性无力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正确。习得性

15、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24. 负强化就是惩罚错误。负强化和惩罚是两个不同概念。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良好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不良行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2012上半年25. 动物界也存在教育错误。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

16、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26. 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错误。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领域。知识与能力是互动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会更好地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能力又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知识是能力转化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知识的吸收与积累,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