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知应会知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002190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知应会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知应会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知应会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知应会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知应会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知应会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知应会知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知应会知识 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定义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规律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管”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过程。2、本安体系的实施流程、管理模式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采用戴明的PDCA管理模式设计,PDCA循环强调持续改进。PDCA的含义为:计划、实施、检查、改进。3、人员的本质安全化要求操作者有较好的心理、生理、技术素质,即有想(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会(安全技能+专业岗位知识)、能(能遵守制度+能创造

2、安全环境+能正确操作设备),要加强本质安全化和法治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4、机的本质安全化机器的本质安全包括机器的可靠性,安全特性,安全维护系统及安全保护系统与整个人-机-环系统达到最佳的安全匹配。5、环境的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化,即生产场所应确保职工的作业安全,在空间、气候等创造舒适安全的环境,作业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空间环境和时间环境。6、本质安全理念的核心是消除或减少危险(风险预控)。从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废弃等全寿命周期过程以及火灾、爆炸、透水、顶板等主要灾害危险全方位开展风险辨识、评价。7、风险: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风险一般定义为煤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

3、能造成的损失。按煤矿风险的大小分类可分为: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8、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想目标是实现煤矿生产的本质安全化,将风险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杜绝责任事故,减少非责任事故的目的。9、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具有其鲜明的特点:(1)全方位管理。(2)全过程管理。(3)螺旋上升管理。(4)以预控为核心。(5)双保险、闭环式管理。10、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11、煤矿危险源辨识煤矿危险源辨识是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不安全因素的识别,并根据煤矿本质安全风

4、险管理的要求,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12、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内容辨识过程必须综合考虑“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内容。13、煤矿危险源分级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可将风险分为5 个等级1)特别重大风险(V级);2)重大风险(IV级);3)中等风险(III级); 4)一般风险(II级);5)低风险(I级)。 14、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15、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16、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

5、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17、人员方面危险源的风险评估来自人员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1)操作不安全性(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2)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3)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4)决策失误;5)身体状况不佳(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工作等);6)心理异常(过度兴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理等)。18、机方面危险源的风险评估机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1)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等;2)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的选型不符合实际需求;3)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的安装不符合规定或实际

6、要求;4)机器、设备、装置维护(修)不到位;5)机器、设备、装置、工具安全标识不齐全或不规范;6)机器、设备空间不满足作业条件。19、环境方面危险源的风险评估环境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1)矿区及其周边地表水和地下水域的威胁;2)煤层岩层构造威胁;3)地热威胁;4)煤尘爆炸威胁;5)煤层自燃威胁;6)瓦斯突出威胁;7)其他自然地质威胁。8)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超过规定;9)工作地点风量(风速)不符合规定;10)工作地点照明不足;11)井下巷道布局不合理,巷道质量不合格;12)工作面布置、规格尺寸不合理;13)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14)路面质量不合格;15)供电线路布置不

7、合理;16)道路标示不齐全、不明确;17)警示标杆和导牌不齐全,放置位置不合理。20、管理方面危险源的风险评估管理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1)组织结构不合理;2)组织机构不完备,机构职责不明晰;3) 本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不合理、不符合实际情况;4) 本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5) 文件、各类记录、操作规程不齐全,管理混乱;6) 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不符合规定,贯彻不到位;7) 安全措施、应急预案不完善、不合理; 8) 岗位设置不齐全、不合理;9) 岗位职责不明确;10)岗位工作人员配备不足;11) 职工安全教育、岗位培训不到位;12) 没有有效的本质安全文化.2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

8、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22、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23、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24、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25、预警等级设置和预警信号选择根据风险等级的划分及实际需要,可将风险预警等级设置为6级,见表。煤矿企业危险源风险预警等级表预警等级警度预警信号灯颜色

9、级巨警红色级重警橙色级中警黄色级低警草绿色级轻警绿色0级无警白色26、不安全行为的概念不安全行为: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27、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知识与技能缺陷。2)思想和情绪因素。3)利益与管理原因。4)生产环境影响。28、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基本控制措施: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2)强化安全管理 3) 科学地选用人员,做到人机最佳匹配4)改善作业环境5)做好思想和情绪调解工作29、有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会留下一定的行为痕迹。30、无痕不安全行为的特点只有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而不会留下可追溯的痕迹。31、煤

10、矿本质安全文化:煤矿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32、本质安全基本原理本质安全强调从根源上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消除或减少。概括起来,本质安全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下面四个:1) 最小化原理 2 )替代原理 3)稀释原理 4)简化原理33、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重要意义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是促进我国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增强煤矿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落实安全发展观,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重要手段和

11、途径;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34、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成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由风险预控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及辅助管理5大部分。35、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具有鲜明的特点;(1)以控制为核心。(2)全方位管理。(3)全过程管理。(4)螺旋上升管理。(5)双保险、闭环式管理。36、实现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1)领导重视、全员参与、职责分明。2)危险源辨识无漏洞、风险预控无死角。37、煤矿事故类型划分(8大类):1) 瓦斯事故:瓦斯、煤尘爆炸或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中毒)等。2)

12、顶板事故:指冒顶、片帮、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3) 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4) 放炮事故: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5) 水灾事故: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构造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溃水、溃沙导致的事故。6) 火灾事故:是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7) 运输事故: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8) 其它事故:以上七类以外的事故。38、本安企业建设等级划分(四级)1)本安企业建设一级单位:考核年度

13、内,综合得分在90分(含)以上,且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2)本安企业建设二级单位:考核年度内,综合得分在80分(含)以上,且实现安全生产500天以上。3)本安企业建设三级单位:考核年度内,综合得分在70分(含)以上。4)本安企业建设四级单位:考核年度内,综合得分在60分(含)以上。39、【国发】23号文要求隐患排查“五到位”: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40、【国发】23号文规定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标准:按全国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发放给工亡职工近亲属。同时,依法确保工亡职工一次性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发放。41、【国发】23号文和国

14、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矿领导跟带班的规定:做到井下24小时有矿领导带班,与工人同下同上,并保证带班质量。同时要制定井下交接班制度、带班下井档案管理制度、带班下井公示制度、带班下井考核奖惩制度、带班下井举报等制度。42、“三达标”内容: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43、“三同时”内容: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4、煤矿“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45、防治水原则: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46、“三不生产”原则: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47、煤矿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针: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48、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的十六字工作体系: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49、自救互救基本原则:1、及时报告灾情2、积极消除灾害3、迅速撤离灾区4、妥善安全避灾50、神华集团公司2011年安全工作总体目标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坚决杜绝较大以上责任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全年事故率较2010年明显降低。51、乌海能源公司2011年安全工作总体目标:杜绝重大责任伤亡事故,百万吨伤亡率要比2010年有所下降,力争为零;千人工伤率不超过5人,重伤不超过1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