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队训练方法.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0012048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唱队训练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合唱队训练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合唱队训练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合唱队训练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合唱队训练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唱队训练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唱队训练方法.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唱队训练方法【内容提要】本文合唱队的组建、训练、作品的选择和处理等几个方面对合唱训练做了生动、深入地阐述。【关键词】气息、高位置、和谐、【正文】著名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经说过:“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清晰透明、谐和均衡的合唱,是人声中最纯净、最美的声音,它能把人们带入真善美的境界。合唱对于培养人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有着积极作用。学员能通过合唱教育,感受到歌唱艺术的魅力,提高个人的音乐审美能力,巩固音乐理论知识,同时,激发对音乐的热爱之情,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精神。合唱队的训练,除了有赖于队员整体音乐素质的提高外,对其技

2、能技巧这一基础工程,特别是在训练中的重难点是怎样解决的,通过实践我有以下的体会。一、队员的选拔是组建一支优秀的合唱队的基础选拔队员的首要依据是音准。“因为没有准确的音准就等于没有合唱”。通常我们会在一群人中挑选出那些音阶和琶音唱得准确的,然后给他们做听音模唱的测试,在模唱中反应迅速模唱到位的人才是具备了初步合唱条件的苗子。本人在合唱队选人方面采用的方法是唱歌,教一首在平常电视等媒体上不可能听到的创作歌曲,在教唱两遍以后,请学员进行无伴奏独唱,不给予伴奏,不给起音。这样能很好的观察到学员自身的音域,也可以考察检查到学员的音准、节奏、音乐理解力,以及新作品的接受能力等综合的音乐感觉。在人员确定后,

3、就进行声部的划分。主要根据学员的音域、音色两方面来划定。凡能自然地唱出e和f的音高,且声音明亮纤细的可划为高声部。凡能自然地唱出比较低的音且宽厚、丰富的,可划为低声部。也可将个别音乐素质较好,又有较宽音域的队员加强到低声部去。 声部的人数分配:(以三十人的合唱队为例)二声部:高声部16人,低声部14人。三声部:高声部12人,中声部8人,低声部10人。二、解决好声音的高位置及音色的和谐统一是难点,也是提高合唱队水平的关键初到合唱队的学员,往往自然声区的声音较好,但声音位置低,缺乏气息支持,真假声结合不自如、唱高音困难。因此,培养声音的高位置,获得真假声的统一、音色优美的童声效果是合唱训练的难点与

4、关键。其训练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1、 运用“轻声”唱法,形成正确的发声状态A 、“轻声”歌唱 合唱训练的第一个目标,是获得干净、柔和的声音,而不是追求音量和力度。为避免学员的喊唱,应该提醒他们用轻声去歌唱。“轻声”实际上是人体各发声器官协调地发声的基础,这种发声有它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步骤。“轻声”的合唱训练,有效地克服了发声状态中不必要的紧张和僵硬。当然,训练轻声歌唱不是目的,而是养成自然歌唱的习惯,提高演唱水平的手段。坚定、积极地用轻声歌唱,就能使学员自然地体会到各发生器官在歌唱时是如何协调活动的,并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同时对保护学员的嗓音和获得轻松流畅的歌声极为重要,切不可忽视。轻声

5、歌唱要求学员有良好的气息支持,稳定的喉头状态,绝不是那种消极的漏气声音。它的好处在于:能使学员安静下来,头脑冷静,精力集中,随时能听到教练的提示,并按照要求和提示去做;便于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放松喉肌,正确打开喉咙,减少声带负荷,避免损伤嗓音;便于找到明亮、轻柔的头声,有助于伸展音域,轻轻地唱出高音;只有轻声练习,才能体会“假声”的感觉,放开喉咙大喊大叫,是永远也找不到“假声”的;在合唱中,既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同时又能听到其它声部的进行,并随时调整自己的声音,使各声部在音量、音色、音准等方面协调、平衡。B、高位置歌唱。“u”或哼鸣找柔和、丰富的头声。学员唱歌时的发声,必须是高位置的头声,这是一条

6、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指导教练首先要解决的课题。所谓头声歌唱,就是以头腔共鸣为主的歌唱发声方法。人体的共鸣腔有口咽喉腔、鼻腔、头腔、胸腔,各共鸣腔都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统一体,缺一不可。但由于声区的不同,共鸣腔的调配比例高水平有不同。而头腔共鸣则对伸展音域,美化音色,使声音明亮,轻柔,和谐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声音不论高低、强弱都具有穿透力。2、训练正确的气息支持,形成气声结合的歌唱状态。从生理角度上说,歌唱的原动力是气息,正确的呼吸不但是歌唱技巧的基础,而且也是重要的艺术手段。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就是这个道理。也有人夸张地说:“歌唱的技巧就是呼吸的技巧。”这虽然言过其实,但却也说

7、明了呼吸技巧的重要性。要使合唱团获得优美的音质,良好的音准,以及清晰的言语,无一不是以正确的呼吸方法为基础的。A、呼吸时要有正确的姿势与状态。这是呼吸训练的第一步,让学员们挺胸抬头,两眼平视前方,双肩自然下垂放两侧,两腿略微分与肩平行。我们形象地称他们为“士兵”,他们会很自豪地跟你认真地做起来。 B、运用口鼻同时呼吸,喉头放松,吸气要做到肋骨扩张、横膈膜下降、腰腹部有明显的膨胀;呼气时与之相反。我们在训练呼吸的时候其实是在训练我们对横膈膜的控制能力,而这个内容是很抽象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其游戏化,让学员在不自觉中掌握这一呼吸要领,训练方法有多种。(a)、“闻花” 我们可以神秘地拿出一束鲜花,让

8、小朋友用自己的嘴和鼻子去闻闻花香。要求慢慢地闻,并同时告诉他们自己的“小气囊”(指腰腹部)是否装满了香气,用手摸摸看,然后发“呲”,象气囊放气时发出的声音,比赛谁发“呲”的时间最长。这一训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慢吸慢呼“。我们还可以假设端了一盘香喷喷的“回锅肉”请学员们一起来闻一闻、尝一尝,学员们会非常感兴趣。 (b)、“吹蜡烛” 这个游戏是训练学员快呼的控制能力,我们点燃一支蜡烛,示范吹的动作,并讲述吹时要做的口型“U”然后用力往外迅速吐气使蜡烛熄灭。一个游戏须规定小朋友即要做好口型还要一次性吹灭蜡烛,且蜡烛距离嘴巴有一定的距离(根据小朋友的情况来定)。他们非常喜欢这个“玩法”,我们还可以加入

9、前面学过慢吸气的要求,做“慢吸快呼”的练习,(以后学了快呼的内容之后还可加入“快吸快呼”的练习)。 (c)、“哭泣” 这个游戏由一个伤感的故事引入,然后伤心地哭了,这时候要正确示范“哭泣”(也就是“快吸快呼”),呼吸交换的速度由慢逐步加快到适中的速度。我们在这个游戏中还可以加入一段伤感的背景音乐,让学员真情地投入练习。这个游戏既锻炼了呼吸,又培养了情商。 (d)、“吹灰尘” 教练拿出一本脏的书(或图片也行),指出上面积满了灰尘,然后示范吹灰尘(指“快吸慢呼”),可请学员来比赛,看谁吹的时间长。 (e)、“狗喘气” 这个练习(“快吸快呼”)主要是锻炼学员的腹部肌肉和横膈膜控制气息的能力。学员的身

10、体器官、肌肉都很稚嫩,还没有很好地开发出富有弹性和运用自如的的能力,这个练习能较好地锻炼这一机能。以上五种呼吸训练,都以游戏的三、音准的和谐训练,提高声部歌唱能力对合唱整体性在技术及艺术手段上最基本的要求是:良好的音准;准确的节奏;理想的音色变化;其中最基本的是对音准的要求。没有良好的音准,其他一切都谈不上。1、视唱练耳是解决识谱、音准、节拍、节拍感的一种练习。它要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从简单的音阶练习到各种节拍的练习曲,包括音程和声的练习,还可选择一些声部合唱练习,根据合唱队的水平自选自编,长期系统地练习。训练时,我首先要求学员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其次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辨单音,然后

11、到和声音程,最后到听辨和模唱简单的旋律。这样由听到唱,从简到繁,培养学员的调式调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两声部合唱的训练,让学员在和声效果中,得到音准概念,从而掌握音准。在训练中,我还经常自编一些比较简单的两声部练习曲,以此来帮助学员揭开合唱的神秘面纱。同时要求学员演唱时做到能监听另一声部的音高及和声效果,通过训练使学员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学唱歌曲时还要注意加强节奏感的培养。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在合唱训练中,练习曲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员练习时的情绪,在经过学员练习二到三遍能基本掌握时,学员学得比较开心,兴趣地高了,因为他们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当

12、一首曲子唱上四五遍还未能掌握时,他们就开始显得浮躁、不耐烦,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反过来,太简单一唱就会的学员会感到乏味。因此,在视唱训练中,练习曲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当。2、二声部教学A、“平行”地教唱两声部。对于一首陌生的两声部歌曲。我们在平时教学时可以把两个声部分别作为一首歌曲来学习,让学员平行地学唱两个声部,然后让学员分声部合起来,以形成合唱。例如合唱歌曲小鸟小鸟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为齐唱,第二乐段为二声部合唱,可以先将齐唱部分的第一乐段与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合起来教唱,好象就是一首歌曲,唱熟后,再练习接唱第二声部,也像是一首歌曲那样学习,重点练习由齐唱进入合唱时第二声部的旋律衔接。等“这两首歌

13、曲”都学会,并练熟后,这时让学员合唱起来就比较容易了。这种教法能较容易收效的重要原因是首先让学生绕开了“合唱难唱”“第二声部难唱”等思想障碍,当进入合唱时,他们发现一切都已掌握了,合起来很顺利,一听到自己的新鲜音响效果,信心与兴趣俱增。 B、先教第二声部。学员对曲调的印象,常有先入为主的情形。既然总是第一声部本身易给他们以较深的印象,我在教学之初就暂把第一声部放在一旁,先教第二声部,可以把二声部先拿出来让学员模唱或做发声练习,待学员对第二声部有了一定的把握后,再教第一声部。这也就是说。对于两声部的教学不能平均用力,要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作不同安排。这种安排的顺序,并不是按主旋律,副旋律的地位,

14、而恰恰相反,这里是以“先难后易”为原则,以利于学员唱好合唱为前提。 C、利用器乐帮助学员学唱二声部歌曲。 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时,由于学员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而器乐这个学具却能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如教学小白船二声部歌曲时,因为旋律节奏较为简单,就可以先让学员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学员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可以比较好地得到解决。D、教师与不同声部合作的辅助训练。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曲时,可以先由老师奏或唱第二声部,与担任第一声部

15、的学员合作,以后让学第二声部的学员先轻唱,再逐渐放开声音地跟自己一起唱,当感觉到第二声部的学生较有把握后,自己的奏或唱随机地大声变为小声,完整地变为要在某些音“搀扶”一下,待达到“火候”时,再让学员两个声部合起来,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必要时候,教师可以反过来辅助第一声部,使之能顺利地与地二声部合作。 E、加强二声部听觉训练,培养学员敏锐的和声听觉,形成良好的音准、节奏感是二声部合唱成功的关键。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和谐是合唱要求。所以,合唱要求音准的绝对准确,合唱的音准训练由浅入深地进行,先练习旋律、音程,利用一组唱根音,另一组唱冠音的方法,再过渡到和声训练,要求学生做到监听另一个声

16、部的音高及声效果,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四、合理选择曲目,正确分析处理作品,指挥、合唱、伴奏形成一体是合唱艺术的重点第一,选择合适的曲目。在选择合唱曲目时,本着量力而行,突出自身特点,能够展示水平的原则,注意以下几点:1.歌曲内容健康向上,体现时代精神,有童趣、风格鲜明;2合唱形式以复调和声式的为主,少选立柱式和声的作品,以使演唱鲜活、热烈、富于表现力;3有一定的技巧难度、艺术感染力强、能调动每个队员的表现欲;4。演唱两首以上歌曲时尽量选择风格不一,速度和情绪不同的作品;第二,做好案头准备,搞好作品分析。案头准备工作,实质上是指教师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过程,主要任务是熟悉和分析作品。其中包括明确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领会作品的内涵和情感取向,研究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特点、声部关系,找出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