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语文校本培训资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9783275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语文校本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语文校本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语文校本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语文校本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语文校本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语文校本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语文校本培训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学科校本培训资料序号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地点主讲人13.23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多媒体教室马禄华24.27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多媒体教室刘小惠35.25小学作文教学浅谈多媒体教室刘小惠46.15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多媒体教室刘小惠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教育理论家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的学习原本就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始终。21世纪是个社会多元化、学习化、信息化的时代,教育资源、教学时空无限扩展,这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学习环境。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广泛地利用这些资源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促

2、进语文个性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 小语教学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1.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出现错位笔者在平常的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有以下几种不当的角色表现:一是教师充当了学生学习的召集人。名曰,让学生自主学习。整堂课都是学生自己在“哇啦哇啦”地读书,热热闹闹地讨论,教师显得无所事事,课堂教学无目标,学生收效甚微。二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交流活动的旁听者。名曰,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时,教师始终不置可否,也不加引导,造成学生漫无边际地交流,云山雾海地汇报,学生的认识活动停留于表面。三是教师充当了学生课堂活动的捧场人。名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论学生读书,发言的情况

3、如何,教师总是赞不绝口:“棒极了!”“真了不起!”“想不到你这么聪明!”由于教师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地位,使得课堂上该引导的地方得不到适时引导,该深化的地方得不到及时深化,该训练的地方得不到有效训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不作为”行为,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高。2.课堂教学活动中读书的方法过于肤浅不知是什么时候语文教学流行“你读读”、“你再读读”之类的话语。有位老师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先是学生自由地读,然后是读给同桌听,再全班齐读,分小组齐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学生已经读得很好了,教师还在变着花样让学生读,硬要让学生读出感情来。这样,学生的感情不仅没有读出来,就连读的

4、是什么也不知道了。3.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无目标学生还没读懂课文,师生对话就已经开始了。学生离开了文本与教师泛泛而谈,所以,常常会有漫无头绪,漏洞百出的“独特体验”或者,课本上清清楚楚的,明摆的问题还在不停地追问,似乎课堂热闹、学生学习积极性上来了,但只着皮毛,不得要领。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面临以上的不足,教师应及时加以改正。教师如何来把握语文教学呢?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使其具有独特地的态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1.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是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充分把握好收与放的度。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走进误区时,教

5、师就应当适时点拨,给予一定的提示,恰当地发挥自己的组织功能。对于文章的重点部分,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发动全体学生参与讨论,深入体会,不要蜻蜓点水,一带而过。2.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自主读书目前的课堂已经很少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了,这违背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新课标所倡导的就是要解放学生的“嘴巴”,给学生充分读书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独立地读,特别是朗读、诵读、感情读,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理解课文内容,古人云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3.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思维是语文能力的核心,也是语言能力的基础,乌申斯基曾说过:“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6、教学中发现:阅读过程中,用于眼睛注视时间少,用于思维的时间多。因此解放学生的“嘴巴”,不能一味地追求学生自读,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自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咬文嚼字”,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地寻找问题的答案,独特地对课文的内容(包括字、词、句、段、篇等方面)进行细细品味,体现其个性特点。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阅读实践等个人特点,其阅读思维的角度、感受,体会是不会一样的。教师要在学生个性阅读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培育学生各自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4.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交流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心智水平、认识经验的限制,其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会产

7、生认识的肤浅、偏差甚至谬误。在这种情况下,若教师只是让学生一味地“读中感悟”、“读中获得思想启迪,读中享受审美乐趣”,“只要多读,体验就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学生在这种只读不交流的情况下,感受、体验、理解都常常是迷迷茫茫不知正误。这里需要教师有准确的角色定位,不能因为强调学生的主体而忘了自己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忘了主导。其实,好的讲解是能促进学生的自读自悟,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主动设置各种环节,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的交流活动,教师只有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足学生交流的时间,大胆培养学生的课堂交流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地发表带有个人认识和个人情感的理解、体会和独到见解,积极引导学生

8、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5.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尊重文本阅读尽管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是同时又是学生对文本的阐释和反应。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的对文本阐释和反应,应该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同,而不是一种纯主观、纯主体的反应,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可能想怎么样阅读就怎么阅读,想怎么样理解就怎么样理解。因此教师在强调学生读书的同时,更要强调尊重文本的客观性,尊重课文的背景、人文、现实。当然学生在大量的个性化阅读行为的支持下,阅读教学将肯定会从立足文本向超越文本发展,所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有意识地在鉴赏上

9、,在空白处,在批判教材中,在延伸课文内容里让学生超越文本,体现个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小学语文教学之目的。2、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所看到的语文教学通常以教材上的课本展开,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或一组)训练目标。课堂上,读课文,想课文,说课文,基本上“万变”不离课本。可见,课文对语文教学作用真大,对于语文教师简直如同臂膀。因为,在他们心中教语文其实就是教课本,教课文其实就是把教学参考资料中的答案通过课堂,通过训练一步步地有序地固化在学生思想中。叶圣陶先生早就语重心长地说,教材其实也就是个例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拐杖。可是我们

10、的教师却把“例子”当成了语文教学的通天的法宝,拼命地挖掘这“宝库”中的训练“资源”,他们仿佛就是“魔术师”,一篇短短的课文能衍生出许许多的练习题,有些问题连作者也感匪夷所思,在语文教研组,经常看到这样争论的场面:几个语文老师捧着习题在争论着答案是“a”还是“b”。细想一下,连老师也闹不明白的题目,学生岂不是想昏了头,你说,这样的把“鸡毛”当成“令箭”的语文、语文教学,孩子们能喜欢吗?确实,如果你走进孩子之中,问他们是否喜欢语文时,大多数学生都会摇头,甚至会异口同声说,语文书的课文,我们在开学第一天就读完了,课堂上,老师讲的,爸爸妈妈为我们买的“课课通”“堂堂练”上都有!难怪孩子们不喜欢,原来语

11、文老师连起码的游戏规则都不了解:孩子厌烦重复,喜欢新鲜。了解这些,我们的语文老师还会如此心安理得地“教语文”吗?孩子是喜欢读书的,可是不少的语文教师都让孩子读什么?读课本,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甚至达到背得一定不漏,我们的语文老师对此言之凿凿:课文是经典的规范语言,如果不各累,怎么会应用呢?除此之外,还让学生背课堂笔记,背会的孩子抽背不会的,背不会的孩子课间不准休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自有其道:现在语文试题非常“活”,许多内容课本上根本没有,必须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让孩子强化记一记,这对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大有益处。可是如果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积累,也无可厚非,可是我们到底让孩子积累的是什么呀!是唐诗、

12、宋词吗?是名家名篇吗?是名言警句吗?非也!“奥运会的会旗标志是什么?口号是什么?”“水浒传中林冲的绰号是什么?”“跳水一课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这些知识孩子是需要的,可是它的获得不是靠老师“喂”的,而是通过自己大量的课外阅读积淀的,这些知识可能会在某次考试中给孩子试卷增加一两分,但是为了考试“昙花一现”,却把孩子套在功利记忆的怪圈里,耗费了他们宝贵的阅读时间,是不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我们应该让孩子阅读什么呢?语文课本是要认真读的,有些地方当然也要背,但决不是他们阅读的“唯一”。我们“简单”教语文,“简单”教课本,腾出时间让孩子呼吸窗外“清新的空气”,儿童小说、童话、古典名篇都

13、可以进课堂,并且进入孩子的课余生活。小学生正是记忆的最佳期。因此,积累语言应该是小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标要求之一。因为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厚积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所以我们要通过阅读让学生积累精彩而又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为了落实这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阅读和积累的要求。课外有这么多的阅读和积累任务,对语文课本里好的篇章、段落,我们更应指导学生加强背诵,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背诵积累,绝不是“死

14、记硬背”的回潮,我们倡导的是“活记乐背,主动积累”:一是熟读成诵,水到渠成。即“功在诵前”,认读和表情朗读要为背诵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训练,使学生对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以致学生背诵课文时水到渠成,轻松地完成任务。二是演诵结合,寓趣于诵。即根据文体的特点,可以通过讲故事、当导游、演课本剧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既使学生享受到背诵的乐趣,又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文化的、审美的熏陶。二、打破教师一堂言的传统教学,构建平等的教学氛围。打破教师一堂言的传统教学,构建平等的教学氛围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学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教会学生互相交

15、流彼此的阅读体验,以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针对现象一,可以让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讲讲思念父母的情感,让学生真切感受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力,既而提高阅读能力。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阅读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之一。小学语文课本所收录的文章多是优美的,抒情的,感人的。有的故事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小学生对此很难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课件重现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故事阅读的兴趣。如阅读庐山的云雾一课,教师先放映一段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录像,然后导入:“同学们,这么美的地方你们想去吗?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笔一起去游览一番。”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真切感受。又如阅读海底

16、世界一文,通过多媒体放映“海底世界”的奇妙神奇的画面,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帮助学生开阔视野,获取知识。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课堂上要求学生聚精会神地去读,善于抵制干扰,全身心去读书,克服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后提示问题去读。培养圈画的习惯:在读书时随时圈点、画、批,画出重点、难点,圈出不理解的地方,批注自己的理解和理会。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求学生遇到不理解的字词随时翻阅词典,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阅读课文。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经常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刊、报纸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外阅读量。(八)开通网络教育,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让广大农村的教师和孩子享受高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