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低年级体育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9552375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低年级体育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上好低年级体育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上好低年级体育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上好低年级体育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上好低年级体育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低年级体育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低年级体育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上好低年级体育课 在小学阶段,低年级教学是基础。这个基础是否扎实,对以后教学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十多年来,本人通过在低年级的教学、观察、摸索、实践。得出了如下体会:一、课堂常规的养成 低年级都是七八岁的儿童,刚进小学,差不多什么都不会。要在体育课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常规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在体育课中,教学常规大致有:课前、课中、课后。各个常规又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课前常规:教师方面就要注意备好课,上课前设计安排好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师提前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在学生方面就要注意准备好服装,系好鞋带,安置好与体育课物品。课中常规:准时集合上课,注意上课礼节。在教学过程中,教

2、师和学生都不得无故离开,要坚持正向教育,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注意按时下课。课后常规:下课后,组织好学生收拾器材。教师课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教学常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是要经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长期反复的练习,才能建立起来的。而良好的教学常规的养成,对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的作用二、教育教学语言生动化低年级学生对身体动作的体验还不丰富,对抽象的语言所表述的动作要领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时候是“大概”能听懂,但不低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力,知道做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符合要求。所以,教师讲解要领,要求时一定要具体,最好是看得见、模得着,有章可循。以一

3、年级的前滚翻教学为例,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生硬地以专业术语要求学生“团身”,而他们“团”到什么样的程度,什么样子才算正确,其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团得不圆”,出现“身体不会团”的错误动作。如果教师这样启发一下学生:“同学们,你们玩过皮球与方块积术吗,皮球在滚动的时候是不是比方块快的多?”这时,学生就会理解团身的意思。这样一个巧妙的点拨,切中了“团身”的要点,比较容易的使学生练习并达到了“团身”的标准,从而掌握前滚翻的关键要领之一。三、师生交往互动化,学习环境情趣化 教学中,师生互有呼唱,不仅能使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而且对动作的要求也会更加明确,这样,既发展了思维、丰富了情感,也融洽了教学,简

4、化了管理。在队列队形训练时,我经常这样与学生对话,师:谁象解放军?生(齐):我象解放军!师:谁象运动员?生:(齐):我象运动员!师:看谁走得好?生(齐):我们走得好,谁也不乱跑!师:看那一队走得齐?生(齐):我们走的齐,谁也不乱挤!师:请你走到大圆上。生(齐):我就走到大圆上!、铿锵有力的对话,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其效果可想而知。四、激励多样化,管理智能化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表扬、鼓励,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积极情感,同时也能优化课堂常规,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秩序。表扬形式应多样化,尽量扩大获奖面,如

5、口头表扬、给集体加分、给大家表演,也可以采用奖励表现好的学生拿器材、还器材的方法等。表扬的时机,可在课开始、课中、课结束之前、课后等任何一个时间,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表杨。因为它对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非同小可的激励作用。多样化的激励手段给学生营造了学生展示能力的学习的气氛,满足了他们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使体育课充满朝气,活而不乱。一、体育课的类型一般分为室内课和室外课两种(一)室内课有引导课;体育、卫生保健常识课和风雨天在赛马内进行的身体锻炼课(二)室外课有综合课、新授课、复习课、考核课二、体育课的结构体育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教材内容安排和教学组织、教法步骤

6、的合理顺序,以及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一)体育课的基本结构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体育课可以相应地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需用较多时间,因此把准备部分又分为开始和准备两部分。1、开始部分A、任务: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明确课的任务和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精神振奋,为上课作好准备B、按照教学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教师检查缺勤人数,宣布课的任务和要求、检查服装、布置见习生活动。C、组织方法:一般采用集体的形式进行D、时间:开始部分约占上课时间的10%2、准备部分A、任务: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在生理和心理上为基本部分作好

7、充分的准备。B、准备活动按照其性质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两种,为基本部分的某些技术做好专门的准备C、时间:约占全课总时间的20%3、基本部分A、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思想、道德、意志品质。B、内容:主要是大纲中规定的各项基本教材内容和选用教材内容等。C、组织方法: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主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人数、教材特点、场地器材条件来决定是采取全班集体进行还是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D、时间:约占全课时的60%-70%。4、结束部分A、任务:逐渐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进行放松肌肉的活动,使学生从心理上、生理上逐渐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B、内容:根据基本部分最后一项

8、教材的运动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内容、手段,逐渐降低运动负荷,进行放松练习。体育课的组织:体育课的组织,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和场地器材进行合理安排时所采取的措施。体育课组织的内容有:体育课堂常规、课堂教学组织措施、体育课的分组与分组教学。一、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常规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一)课前常规1、学生要做好上体育课的准备。2、场地器材的准备。3、“小生活”的处理。4、教师与学生都应提前到指定的场地准备上课。(二)课中常规1、上课仪式一般的顺序是:师生问好,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教师检查学生上课准备情况,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然后进行集中注意力

9、的练习等逐步按计划进入教学状态。2、课中的要求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按照课时计划行动严谨、动作规范地进行教学,不得有随意性。3、课的结束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提出课后练习的要求,预告下次课的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材和场地整理工作教师宣布下课,互道“再见”(三)课后常规1、器材的整理和归还。2、教师每次课后都应总结经经验和教训,写好课后小结。二、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体育教学分组与分组教学、小群体、小集团教学。(一)体育课教学的分组1、自然分组2、性别分组3、体能分组1、分组不轮换:是把学生分成几个教学小组,在教师统一组织指导下按教材安排的顺序,依次进行教学和练习

10、。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是在教师统一指导下进行练,能够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顺序和运动负荷。但采取这种形式需要具备较充足的场地和器材,否则会影响体育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2、分组轮换: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体育小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分别学习不同性质的教材,按规定的时间和顺序轮换学习内容。(1)两组一次轮换:学生人数不多,新授教材比较困难;复习教材也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采用这种形式:(2)三组两次轮换:学生人数较多,器材较少,新授教材比较容易或较简单的复习教材,均适合采取这种形式。(3)四组三次不等时轮换:如新授教材比较难,不易在短时间内学会,可这项教材的器材相对较少,需长一些时间才能保证练习次数。另外

11、,复习教材比较容易,学生又已基本掌握,可采用这种形式3、分组不轮换与分组轮换相结合:在一次课中要学两个新教材,其中一个教材不受场地器材限制,而另两个教材又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负体育课的密度:一、综合密度:综合密度是指一堂课内各项活动合理地运用时间同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一堂课有效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指导(讲解示范、个别指导);组织措施(整队、调动队形,交换练习区);学生做练习;练习后的必要休息;相互间观察与帮助等五个方面。综合密度的测定步骤与方法:1、准备工作:研究教案,了解课的任务、内容和组织教法;测定者明确分工,选择好测试对象(中等水平的学生)2、测定方法与记录方法从上课开始到

12、下课结束,以秒为单位,把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全部记录下来。测定方法:上课开始时先按动一只总表,计算上课的总时间。另一只表记录课中实际活动时间,报时后及时回表记录方法:记录者及时填写课上进行的教学活动内容,测定者报时后即刻记录,把每次活动的实际时间,合理、不合理使用时间,准确地记录下来。3、统计:如学生练习时间是864秒,总上课时间是45*60=2700秒练习密度=(练习时间)/课的总时间*100/100二、练习密度: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练习密度的测定方法与综合密度的测定方法相同二、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种。(一)体育课生理负

13、荷1、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概念是指在一堂体育课中,学生做练习时所随承受的生理负荷量。在一次体育课中构成生理负荷的因素有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方面。(1)负荷量:是指在一次课中完成有效练习的总时间、总次数、总重量、总距离。如:50米全程跑3次;立定跳远5次。(2)负荷强度:是指练习时对机体刺激的程度,或做练习时用力的大小或做练习时机体的紧张程度。如:同一学生用9秒跑完50米与用11秒跑完50米,显然用9秒跑完50米的强度大。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一般来说成反比的关系。2、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三种(1)观察法:一是观察学生做练习的表现,如:完成动作的质量、控制身体的能力及做练习的积极性等方面

14、来判断生理负荷是否合适。二是观察学生生理反应,如:面色、呼吸速度等来分析学生生理负荷的大小。(2)了解法(即了解学生的自我感觉:自我感觉包括食欲、睡眠、对学习的兴趣以及练习后的主观感觉。(3)脉搏测量法:A、准备工作a.研究教案,了解课的任务、内容和组织教法b.选择测量对象,所选择的对象要有代表性,如男、女合班上课时,则须先男、女生各一名。在上课前应向受测对象讲明测量的有关情况,使学生能主动与测量配合。c.做好测量仪器、秒表等以及测量时所需用的准备和检查工作。d.测量者分工。B、测量步骤和方法a.测取受测者安静状态的脉搏频率。应在上课前十分钟测量好相对安静状态的脉搏。b.课中测量脉搏有两种方法,即:定时测量和练习前后测量。定时测量是每隔两分钟测量一次,练习前后测量是要及时地测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脉搏频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c.每次测量的时间以10秒促为好。一节课测量脉搏的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0次d.下课后,要测量学生脉搏恢复情况。3、体育课生理负荷的统计(1)统计:首先把每次测量10秒的脉搏次数合成每分钟脉搏次数。(2)每分种脉搏平均值的计算。分两种:点计算和面积计算。点计算法:把每次测得的脉搏次数加起来(课前与课后不计),除以测定的次数,即为脉搏平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