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中心管理制度文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955163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发中心管理制度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研发中心管理制度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研发中心管理制度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研发中心管理制度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发中心管理制度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发中心管理制度文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发中心管理制度文件研发中心管理制度文件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升经济效益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使新产品开发能够严格遵循科学管理程序进行,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2.1统筹规划部负责新产品的调研分析与立项等方面的工作。 2.2研发部负责产品的制定、试制、鉴定、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2.3生产部、质管部应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配合。 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需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必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猜测

2、及经济性的分析论证。 3.1 调查研究: 3.1.1 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的技术现状和改善要求. 3.1.2 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前三名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及使用状况。 3.1.3 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利,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3.2 可行性分析: 3.2.1 论证该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3.2.2 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2.3 论证该产品发展所具备的资源条件和可行性(含物资、设备、能源、外购外协配套等。 3.2.4 初步论证技术经济效益。 3.2.5 写出该产品批量投产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4. 产品

3、制定管理 产品制定时从确定产品制定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必需严格遵循三段制定程序. 4.1 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市产品在初步制定阶段内,由制定部门向上级提出的体现产品合理设 计方案的改善性和推存性看法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制定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的最正确总体制定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制定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规则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定。现对其编写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项目任务书 4.1.1 制定依据(依据具体状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a. 国内外技术情报:在市场的性能和

4、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在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b. 市场经济情报: 在产品功能、特点、形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必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1.2 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4.1.3 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方面的改善看法. 4.1.4 基本参数和主要性能指标. 4.1.5 总体布局及主要构件结构表达. 4.1.6 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必需简略勾画出产品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4.1.7 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 4.1.8 标准化要求: a 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状况,列出应落实标准的目的和范围,提出落实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b 新产品预期达到

5、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举采纳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的通用件、标准件系数指标。 c 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举选用的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指标。 d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照,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并猜测标准化的经济效果。 4.1.9 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特别材料资源分析。 4.1.10 对新产品制定方案进行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并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正确方案. 4.1.11 依据有关方面对新产品制定方案进行的评议状况(A评价),共同商定制定或改善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必需要, 4.1.12 表达产品既满足用户必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状况. 4.1.13 新产品制定实施、试调周期和经费估算。 4.2 技术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