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答案解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9550647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安徽高考语文答案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解析第卷(阅读题 共66分)一、1、【试题答案】B【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试题解析】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项。2、【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试题解析】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不是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而是为了说明“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

2、拓出想象空间来。 B、“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错。D项“先分后总”错。3、【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试题解析】A项无中生有,B项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的应为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C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错二、(32分) 4、【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试题解析】D项的“归”是一个活用实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归”的意思。 5. 【试题考点】考查学生理解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C都作

3、介词,把。A项,第一个代词,代他;第二个用在主谓之间, 不译。B项,第一个“因”趁机,第二个“因”通过。D项,第一个“乃”副词,可译为“才”; 第二个“乃”也是副词,可译为“竟然”。所考查的均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 之内的,去年没有考这个考点。6.【试题答案】A【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试题解析】此题四个选项分别概括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考试需对照选项与原文,概括分析比较,找出概括不准确的的地方得出答案。此类试题常错在个别词句的理解上。7.译文: 【参考答案】(1)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

4、。”(2)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翻译并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试题解析】关键词(1)骤、之、然则 (2)以、道、 / 8.【参考答案】整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几个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解题思路】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一定要抓住诗歌的意象、作者、注释。9.【参考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景,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解题思路】

5、命题人已经将解题角度明确告知考生,考生只需将虚实部分找到即可。10.【参考答案】(1)虽久死其犹未悔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不宜妄自菲薄 (4)俯察品类之盛 (5)响穷彭蠡之滨 (6)鹿门月照开烟树 (7)一蓑烟雨任平生 (8)叶上初阳干宿雨三、11.【参考答案】(一)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房醉酒。(事件发展脉络)【参考答案】(二)期待好价格,信守与彼贝的约定,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鸟笼,送鸟笼后兴奋与失落交织。(主人公心理变化脉络)【解题思路】小说的脉络实则是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把握好小说的故事情节。12.【参考答案】当地的财主,粗暴,专

6、制,冷酷,吝啬。【解题思路】人物形象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归纳:(1)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2)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里描写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征;(3)小说人物的所生活的社会历史背景;(4)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绍和评价。13.【参考答案】(1)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赏之意。(2)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推动情节发展,是下文巴尔塔萨送鸟笼的直接原因。【解题思路】对划线句子的赏析一般可从这样几个方面: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对人物形象的作用。14.【参考答案】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淳朴、善良的

7、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他性格的复杂性。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本已曲折生动;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的三个场景,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解题思路】应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来选择角度。15.【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B贝壳/地壳不同,C称心如意拍手称快不同,D誊写家眷不同【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备考提示】注意常见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考点】识记现

8、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16.【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项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染:沾染。)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好也指坏。在用法上不能充当定语; B休戚与共: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同欢乐共悲哀。应为“息息相关”;D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与热情搭配不当。【高考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易错提醒】本题较为容易,词语大多较为常见或者经常练习。【备考提示】一定要重视易混成语的辨析。17.【参考

9、答案】B【解题思路】紧扣内容和关键词18.【参考答案】(1)删除“超过”或“多” (3)删除“在” (4)显现改为显示 (5)值得期待改为尚难预料【解题思路】(1)成分赘余 (3)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 (4)词语误用 (5)不合逻辑或表意不明。19.【参考答案】(1)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 (2)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3)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试题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句式仿写,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续写的句子与前面句子在内容上要连贯,又要注意形式一致,找到仿写点即可。20.【参考答案】李老师,你好,我是宛风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你,你看行吗?老师,你什

10、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你呢?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你。老师再见!【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简明得体,一定要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得体),还要注意不罗嗦(简),让听话人明白(明)。五、 【解题思路】这是一个主谓短语,表意比较简单,是一篇谁都能写的题目,但仔细分析后却又是一篇“写好难”的作文。“流逝”是文眼,也不能忽视副词“在”,它表明让考生写的是正在流逝的时间,而非已逝的时间,这一点很关键 【试题简析】今年安徽卷作文题与上海“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浙江我的时间类似,异曲同工,审题难度不大,学生不易写离题,写作空间较大。要抓住三个关键词“时间”、“在”和“流逝”去立意。附:20

11、11年安徽卷高考作文点评:紧跟时事 在话题作文彻底失去青睐之后,高考作文迎来了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二分天下的局面,而2011年安徽高考试卷终于还是选择了命题作文。窃以为原因有二:一是无奈的选择,或曰大势所趋。安徽高考作文2006年是以“读”为话题,2007年是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2008年是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2009年是关于“弯道超越”的材料作文,2010年是以吴兴杂诗为材料的材料作文。纵向看一下即知,2011年可供命题者选择的空间已经不大。要么是看图材料作文,可是去年的诗歌材料遭到大家的批评,让命题者很受伤;要么是话题作文,可是大势所趋,不合潮流。所以,只好回到2007、2008两

12、年的命题作文(尽管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个题目也备受诟病)。二是紧跟全国卷。每年高考后,当安徽高考题浮出水面时,细心的人就会惊奇地发现,安徽卷作文题与全国卷是惊人的一致。2009年、2010年全国卷1和全国卷2都是材料作文,安徽卷也都是材料作文。当然除了作文外,其他题目也有类似情况。个中自有原因。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选择了命题作文,题目是:时间在流逝。乍一看这个题目,让人立即联想到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里的那句“时光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当然,也许命题者恐怕不是要考生谈“街市”“太平”的问题,而是要考试谈“时间”“流逝”的问题。语文试卷,尤其是作文,往往承载了很多、很重的东西。由于作文传统就备受关注

13、,因此,其常被用来“传道”、“明道”。其实,安徽高考作文在去年的时候已经在向“理”靠近了,由于选择的材料不够成功(不能算是哲理诗),今年干脆直接命题。这样也许倒更好。但是,不知大家想了没有,这样的题目是不是太宽泛了?很像一个话题,一个引子?当然,让十七八岁的青年学生来写这个题目,明显有着引导的作用。命题者也许是想引导青年思考时间、人生、成长、生命、理想等等,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考生沿着这个思路来写,应该是可以的。当然立意要高远,内容要健康。不管怎样,安徽高考作文题已经由浅入深,由紧跟时事走向哲理的引导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也不知今年的考生是从何下手写这个作文题的。好在,现在语文考试已经结束,马上就能看到那些考生的作品了。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