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向全国提供“统筹城乡”六大经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9529021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向全国提供“统筹城乡”六大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成都向全国提供“统筹城乡”六大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成都向全国提供“统筹城乡”六大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都向全国提供“统筹城乡”六大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向全国提供“统筹城乡”六大经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向全国提供“统筹城乡”六大经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成都经验将及时总结推广彭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从浦东新区和成都市开始,相继启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经验总结工作。2003年,开全国风气之先,成都拉开了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大幕。这是一场“试图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成都实验”。其核心,就是破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持续60年的城乡二元结构,让7亿2千多万农民兄弟姐妹获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八年过去,成都初步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和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2011年6月10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2011年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上海浦东召开。“成都经验”

2、,在会议期间被频频提及。统筹城乡规划、开展农村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颁证、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管理(就业、社会保障等)一体化机制、加强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制建设等六大经验,已初步“具备了转化为政策和制度的条件”。经验 1统筹城乡“全域成都”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统筹城乡的前提和基础。从在全国率先将规划延伸至乡、村一级,变单纯的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到以“全域成都”理念为指导,在12000多平方公里市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再到灾后重建中形成的充分体现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四性”原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再到放眼未来30年,体现“自然之美、城乡一体、社会公正”核心理念的世界

3、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科学的规划,不但促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也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较好地避免了传统城镇化的弊端,使成都逐步展现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经验 2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财产权利2008年1月,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拉开了序幕。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本”,让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财产权利和发展机会,成都摸索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颁证,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为目标,核心是实现“还权赋能”:“权

4、”是农民完整的财产权利,“能”则是农民作为市场经济主体把握自身发展和命运的能力。目前,全市2661个村,35857个组集体经济组织、212万户农户、485万宗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房屋等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这也意味着成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真实地摸清了农村的“家底”。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认为,成都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总体上符合中央精神和改革方向”。经验 3为600多万亩耕地设立保护基金成都地处都江堰(微博)自流灌溉核心区,600多万亩耕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保护好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能力,成都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在全国率先建立耕地保护

5、基金。以市县两级的土地增值收益为主要来源,每年筹资28亿元,按每亩300400元的标准为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民购买社保提供补贴,惠及全市170多万农户。这一举措完善了耕地发展权的补偿机制,使农民保护耕地的内在动力被充分激发出来,不但有利于提高耕地保护利用水平,也促进了社会公平。经验 4乡城本基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每一位公民都劳有其位、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成都在全国率先建立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制度,让成都人真切地体会到幸福感。2008年11月,成都推出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由财政每年对全市2396个村按每村年均不少于20万元拨付公共服务配

6、套资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都还对223个乡镇公立医院、2396个村卫生站实施了标准化建设;由市县两级财政投资近20亿元实施了农村410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区(市)县职业学校建设这项改革在全国第一次对村级公共事务进行了详细分类,第一次将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支出纳入了公共财政预算。经验 5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建立社会管理的城乡一体化机制。成都实施了城乡贯通的“大部制”改革,对规划、农业、交通、财政、教育、卫生、社保、民政等30多个部门实施撤并和职能调整,推动政府管理和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200

7、8年,成都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统一、待遇一致;2010年,成都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并轨;成都将农村劳动者按常住地纳入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并建立起覆盖城乡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体系成都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了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经验 6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制新型村级民主治理机制,是成都实践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贡献的一个创造。在农村产权改革、灾后重建和村级公共服务实施过程中,成都各个村社纷纷涌现村民议事会等新型的基层民主自治组织。议事员多由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由村民自主选举产生。通过这种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建设,真正实现让民做主。“这六条经验,不是独

8、立的和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陈绍充表示,成都的统筹城乡实践,不是单兵突进的选择性改革,而是全面、整体、深入推进的系统工程。成都经验将被推广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陈绍充介绍,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在成都召开了全国试点工作会议,重点介绍成都推进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去年11月,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来蓉开展总结推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专题调研,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办法、成效和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而在这次的试点工作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从浦东新区和成都市开始,相继启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经验总结工作。通过总结评估,对改革试验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总结推广。这意味着,成都八年实践提供的科学发展的经验与价值,不仅在成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也将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