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感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9290227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感 假期的时候我把读大学时候的教材中学数学思想方法从书柜里翻出来了,反复的阅读再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有一种慢慢觉醒的感觉,下面就谈谈其中的收获。一、 中学数学特有的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1) 用字母代替数的思想方法(2) 集合的思想方法(3) 函数、映射、对应的思想方法(4)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5) 最优化的思想方法(极大、极小、最大、最小等)(6) 统计思想和数据处理方法(7) 极限思想和逼近方法(8) 分类的思想方法(9) 参数思想方法还有观察、实验、归纳、利弊、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形成数学理论的方法,有一般的逻辑推理、证明方法、以及化归、递推、等价转换、

2、推广与限定等常用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二、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和意义数学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的灵魂。因此,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使学生提高思维水平,真正值得数学的价值,建立科学的数学观念,从而发展数学、运用数学的重要保证,也是现代教学思想与传统教学思想根本区别之一。在我们的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中,要再现数学的发现过程,揭示数学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只有从知识和思想方法两个层面上去教和学,使学生从整体上、从内部规律上掌握系统化的知识,以及蕴含于知识中以知识为载体的思想方法,才能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才能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才能提高学生洞

3、察事物、寻求联系、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和各种能力,最终达到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目的。三、 如何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是数学内容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是以数学内容为载体的对数学内容的一种本质认识,因此在数学课本中即使是直接指出某思想某方法,也不一定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于是,要使学生领悟、理解、掌握、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就需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过程,沟通课本与学生的认识,在教师的主导、学生的参与下去完成。从原则上来说,数学思想方法的构建有三个阶段:潜意识阶段、明朗和形成阶段、深化阶段,一般可以考虑通过以下途径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

4、想方法是隐性的本质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有关数学思想方法。2.有目的有意识的渗透、介绍和突出有关数学思想方法在进行教学时,一般可从数学特征及中学数学内容分析的数学思想方法中考虑,应渗透、介绍或强调哪些数学思想,要求学生在什么层次上把握数学方法,是了解、是理解、是掌握、还是灵活运用。然后进行合理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的提出,情境的创设,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整个教学过程都要精心设计安排,做到有意识有目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3.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介绍和突出有关思想方法在知识形成阶段,可选用观察、实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抽象化、模型化的思想方法,字母代替数的思

5、想方法,函数的思想方法,方程的思想方法,极限的思想方法,统计的思想方法等等。在知识结论推导阶段和解题教学中,可选用分类讨论、化归、等价转换、特殊化与一般化、归纳、类比等思想方法。在知识的总结性阶段可采用公理化、结构化等思想方法.总之,由于数学思想方法是基于数学知识又高于数学知识的一种隐性的数学知识,要在反复的体验和实践中才能使个体逐渐认识、理解,内化为个体认知结构中对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有着生长点和开放面的稳定成份。我们要从数学的特征和中学数学内容出发,充分体现“观察实验思考猜想证明”这一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和理解过程,展现概念提出过程、结论的探索过程和解题的思考过程;从对数学具有归纳、演绎两个侧面的全面认识;从使个体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全方位要求出发,去精心设计一个单元或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问题提出、情境创设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总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因此,我们要在整个数学活动中展现数学思想方法,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并且贯彻以下几条原则;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化隐为显的原则、螺旋上升的原则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