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实施细则路面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928840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理实施细则路面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监理实施细则路面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监理实施细则路面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监理实施细则路面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监理实施细则路面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理实施细则路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理实施细则路面(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滨江开发区2号路工程路基工程项目土方路基施工监理实施细则滨江开发区2号路工程驻地监理组二三年十二月土方路基、底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为有效地提高本工程路基、底基层施工质量,加快路基、底基层施工进度,使路基、底基层施工和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特制定本细则。第一节 细则编写依据1.1本细则编制依据1城市道路路基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6;4. 滨江开发区2号路工程项目施工设计图;5. 监理服务合同文件;6. 江开发区2号路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第二节 施工准备2.1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 1、主要施工

2、机械:拌和深度大于40cm的路拌机;不同吨位组合的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及小型压实机 具有自动找平功能的平地机;自卸汽车;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旋耕、翻晒机具;洒水车。2、质量检测主要仪器: 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石灰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测定设备;重型击实仪;CBR路强仪;弯沉仪;(以上项目外委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密实度、灰剂量检测设备;全站仪、水准仪。 2.2原材料石灰:必须符合级或级以上石灰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石灰要分批进料,做到既不影响施工进度,又不过多存放;应尽量缩短从生石灰消解到消石灰使用的时间,如存放时间稍长应予以覆盖,并采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对长时间存放的

3、石灰在使用前必须对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进行测定,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土:开挖取土坑取土,取土深度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结合现场土质情况确定。表层耕植土、淤泥、强膨胀土不得作为路基填筑材料,作弃土处理;中、弱膨胀土须掺灰处理后方可作为路基填料;CBR值符合设计要求的普通粘性土、砂性土等可直接作为路基填料。(3)水:沿线河水和地下水均可使用;遇有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2.3标准试验标准试验的取样方法与施工取土方法一致。路基填筑多采用掺灰土,掺灰量一般在5-8%。击实试验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对每个取土坑分别做掺灰量为0%、2%、4%、6%、8%、10%的掺灰土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

4、密度,并绘制灰剂量与灰土最大干密度的关系曲线。EDTA滴定曲线;由于石灰与土拌和后,有效钙与氧化镁含量随时间逐渐降低,还须确定石灰剂量测定值与龄期的关系曲线。本工程标准试验拟使用外委形式。2.4机具保养必须配备齐全的施工机具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试机工作,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故障。2.5测量放样测定中线,放出坡脚线(包括两侧施工加宽)。2.6临时排水沟在坡脚线外侧1m左右开挖临时排水沟。2.7清表及原地面平整采用机械的方法清除地表耕植层;沟塘河渠清表及处理按相关文件执行。2.8原地面处理清表后按图纸要求进行碾压处理。 2.9试验段路基、底基层施工必须先做试验段,通过

5、首件认可后方可正式施工。试验段应决定以下主要内容:摊铺的松铺厚度;标准的施工方法:铺筑方法和适用机具;翻晒破碎的机械、方法和遍数;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工艺方法;压实机具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量检测结果及施工控制要点、注意事项。第三节 路基、底基层施工3.1改良土制备按设计掺灰量掺入生石灰打堆闷料、在取土场开辟晒土场晾晒湿土等方法降低土的含水量。3.2运土摊铺上土前先对下层进行培肩并设置急流槽,急流槽间距30-50m;根据试铺段确定的松铺厚度均匀上土,以便平整。3.3翻晒破碎路基土进行初步整平后,用多铧犁与旋耕机配合进行翻晒和

6、破碎,直至含水量降到比最佳含水量大3%左右。 3.4整形压实整形:灰土拌和均匀后,压路机稳压一遍,再进行整平;整平由平地机从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直至路拱和平整度满足要求。压实:平整后,根据试验段确定的碾压工艺进行压实,达到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收面:为消除路基表面失水引起的松散、起皮、起灰等质量通病,必要时应洒水用合适的压路机碾压1-2遍收面,确保表面密实、成型。3.5试验检测检测程序:压实成型后先自检,并放出路基中桩和边线;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组和管理处抽检,抽检合格后可上土覆盖养护。过程检查:主要内容有含水量、压实度、灰剂量、宽度、厚度、平整度、区顶高程等。中间检查:检查内容见附表。3.6养

7、护复压抽检合格路段如不能及时覆土,必须养护;如遇雨天,雨后必须复压、复检。3.7注意事项石灰消解要充分,禁止未消解透的石灰上路;严禁过湿土上路;布灰拌和要均匀,翻晒禁止留夹层,破碎粒径要小于5mm;应尽量缩短从掺灰拌和到碾压成型的时间;边坡被雨水冲刷后要及时进行修补、夯实;必须用水泥砂浆或塑料布做成急流槽;必须确保排水沟畅通,要有专人负责清理疏通;加强取土坑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降低土的天然含水量;必须在路基底层调整好路基的纵坡,施工横坡宜为2%-4%,以利于路基表面排水;已上土但未能及时碾压的路段遇雨时,必须采取封压措施,封压时应注意表面平整,适当加大横坡,使表面不积水;管道沟槽回填应快于正常

8、路基施工,压实度标准不小于路基、底基层压实度标准;路基施工的横向接缝必须分层挖台阶,台阶的宽度、坡度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接缝必须错位;施工中路基两侧碾压遍数要比正常碾压多1-2遍;管道回填实行监理旁站。第四节 质量检验标准4.1控制项目包括路基、底基层的标高、横坡、纵坡、平整度、厚度、宽度及压实度、石灰剂量等。4.2检测方法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石灰剂量检测采用滴定法,测量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4.3外观控制表面无起皮、无明显轮迹、无弹簧、无松散,边坡、急流槽修整及时、齐整,排水沟畅通。第五节 质量通病与防治5.1路基、底基层碾压出现“弹簧”形成原因碾压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将多;高塑性粘

9、性土“砂化”未达到应有的效果;翻晒、拌和不均匀;碾压层下存在软弱层。防治措施:低塑性高含水量的土应翻晒到规定含水量方可碾压;高塑性粘性土难以粉碎,应进行两次拌灰并存放一段时间,使其充分“砂化”;对产生“弹簧”的部位翻挖掺灰后重新碾压。5.2路基、底基层压实度不够形成原因碾压遍数不够;压路机质量偏小;松铺厚度过大;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超过规定值。 防治措施: 确保压路机的质量及碾压遍数符合规定;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路机碾压保证碾压均匀;压路机应进退有序,前后应有重叠;路基土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5.3 路基、底基层积水严重形成原因路基、底基层表面不平整;路基、底

10、基层表面未设横坡或出现倒坡。防治措施:路基、底基层压实前应平整;路基、底基层表面应设2%-4%的横坡。5.4 路基边坡冲刷形成原因过早的削坡而边坡防护工程未能及时跟上;未设临时急流槽和拦水埂;每次雨水冲刷后未及时修补路基;边坡未植草防护。 防治措施:削坡后边坡防护工程应及时跟上;应设临时急流槽和拦水埂和排水沟;应及时填平冲沟。5.5压实层表面松散形成原因施工路段偏长,拌和、粉碎、压实机具不足;粉碎、拌和后未及时碾压表层失水过多;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过多。 防治措施:确保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差在规定范围内;适当洒水后重新进行拌和碾压。5.6路基、底基层表面网状裂缝形成原因土的塑

11、性指数偏高或为膨胀土;碾压时含水量偏大,且未能及时覆土;压实后养护不到位,表面失水过多。防治措施:采用合格的填料,或采取掺灰处理;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土料填筑路基,确保压实层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认真进行施工组织安排。5.7路基、底基层表面起皮形成原因压实层土的含水量不均匀且失水过多;为调整高程而贴补薄层;碾压机具不足,碾压不及时,未配置胶轮压路机。防治措施:确保压实层的含水量均匀且与含水量差在规定范围内;认真进行施工组织计划,配备足够合适的机具保证翻晒均匀、碾压及时。5.8路基、底基层表面出现放炮形成原因石灰消解不充分。防治措施: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进行

12、充分消解,并过10mm筛。5.9路基、底基层压实度超密形成原因未认真进行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误差较大;路基、底基层填料不均匀;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功偏大。 防治措施:在取土坑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认真进行标准击实试验,不同土样应分别进行标准击实试验;选择均匀的填料。5.10路基、底基层灰土灰剂量不均形成原因路基、底基层土的砂化不充分;拌和不均匀。防治措施:液限较大粘性土应充分砂化;增加翻拌次数。 5.11路基、底基层灰土灰剂量不足形成原因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石灰堆放时间过长;或拌和碾压不及时;较长时间堆放的石灰未覆盖。防治措施:确保石灰的掺量;石灰消解后要在7-10天内及时用完;堆放时间过长的

13、石灰,应事先用彩条布或土覆盖,使用前重新测定其有效钙镁含量,必要时重新调整掺灰剂量;洒灰后应及时拌和碾压。 5.12路基、底基层边缘压实度不够形成原因压实机具未走到边缘;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实行超宽填筑。防治措施:路基按设计要求超宽填筑;控制碾压工艺,压路机一定要行驶到路基边缘。 第六节 监理组织管理机构 6.1驻地监理组根据土方路基施工的特点,建立完善了此分项工程的组织管理机构,并明确了相应的职责与分工。监理组织管理框图总监理工程师崔 岱副总监理工程师陈 永专业监理工程师徐 浩潘晓峰试验监理工程师沈田田测量监理工程师李贤康路基工程监理工作流程图开 工 准 备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质量保证

14、体系组织情况;审查施工单位施工工艺流程及安全工作措施;检查人员、机具设备是否按合同要求进场,能否达到开工条件由总监召开工地会议,交换监理、施工人员名单、分工职责,明确施工单位汇报开工准备情况;总监(总监代表)作监理细则交底,重点是质量标准和检测频率复核土样试验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检查土源情况试验路监理确定机具组合、控制松铺厚度,确定碾压遍数,压实度检查试验路合格,批准施工单位正式开工,并将试验路段作为工程一部分符合开工条件,批准施工单位单项工程开工报告施工监理检查施工范围内场地清理及压实情况;检查松铺厚度,土料质量,尤其控制好含水量;过大应晾晒,过小应适当洒水,逐层逐段按规定频率抽检压实度;控制路基几何尺寸逐段检验合格后,予以签认,并进入下一道工序工程验收检查施工单位中线恢复放样工作,路基平整整修,特别是路槽各部位几何尺寸;路槽内的排水措施是否同时做好;组织或参与分项工程验收检验合格,由总监签认,资料同步汇总归档,允许路面基层施工二灰碎石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路面基层是沥青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在路面基层的施工中,必须层层把关,严格要求,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将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在施工中要防止在二灰碎石基层中出现原材料质量不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