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大力量

上传人:g****z 文档编号:459180409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大力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研究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大力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大力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大力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研究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大力量课程体现和凝聚着人类文明精华,体现着国家意志和人民期盼,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基本遵循和重要载体。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集中反映,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一刻也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的支撑、驱动和引领。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凝聚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智慧,从核心素养的凝练、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到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三级管理体制的优化,都集中体现着教育研究的价值和作用,可以说教育研究贯穿在本次课程修订的全过程、各领域和各学科,有力地支撑了时代新人的培养。一是系统研究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人才

2、培养的政策要求,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课程方案、进课程标准,体现明确的战略性和方向性;二是着力开展现状调研和矛盾分析诊断,破解十多年来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体现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三是深入开展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稳定中推进”,使课程改革既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又反映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仍然会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研究的任务依然艰巨而复杂。例如,如何充分发挥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和综合育人价值,既要纵向一体化贯通

3、,处理好幼小衔接和初高衔接的问题,又要横向关联,体现学科融合渗透?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体现课程结构体系优化完善,改进育人方式,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如何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课程实施的有效机制?等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深入研究。只有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系统思考,整体把握,重点突破,反思总结,不断揭示育人规律,破解实施难题,以扎实研究深化课程改革,才是应然和可行之道。一是把准正确育人导向,深入研究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机理。深入研究课程教材作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根本载体的内涵实质和基本要义,认真研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关于

4、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以此为导向,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学科特点和要求,学段特点和要求,揭示核心素养由静态知识向动态转化的内在机理,探寻从学科目标内容转化为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影响因素、培养路径和实践方式,真正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二是聚焦课堂教学主渠道,创新改进育人方式研究。一方面,要基于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研究以“知识本位”教学转向以“核心素养本位”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启发式、问题式、情景式和探究式等教与学方式,提出创设合理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可行性,深度挖掘教学内容,关注课堂中

5、不同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推进课程融合和学科渗透,全面提高教学的综合育人价值。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性、综合性课程的育人研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活动主题,合理倡导学生在全身心参与的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是跟踪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不断总结课程改革经验。实践既是检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唯一标准,又是催生课程理论的源头活水,必须把调查研究、行动研究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在生动的课程实践中,运用并发展课程理论思想,发现鲜活的课程实施案例,提炼示范性的课程实施经验,推进“理论与实践”“政策与行动”的双向良性互动,形成专家专业化研究为引领、教师实践性教学研究为基础、群众性研究为支撑的共同推进新课程落实落地的研究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