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物理出现概率极高的13类题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459177868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3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高考物理出现概率极高的13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4年高考物理出现概率极高的13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4年高考物理出现概率极高的13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4年高考物理出现概率极高的13类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4年高考物理出现概率极高的13类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高考物理出现概率极高的13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考物理出现概率极高的13类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高考物理出现概率极高的13类题(1)选修3-5的内容在考纲调整后,极有可能以实验题或计算题形式考查。计算题中动量部分内容可能会与能量、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相结合考查。(2)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物理概念、规律与科研进展、生产实践、生活实际的联系,尤其是关注我国科技进步,关注新能源。(3)试题会以教材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考生应重视教材中的细节。(4)选择题注重考查主干知识,重视基础性和综合性,淡化繁杂计算,加强能力考查。(5)实验题重视探究性和开放性,通过新颖的实验情景,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增加试题开放性,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表达的能力。(6)计算题注重理

2、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建模能力、对复杂物理过程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1.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均为 l 的轻绳将一重物悬挂在水平的天花板下,轻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 ,整个系统静止,这时每根轻绳中的拉力为T。现将一根轻绳剪断,当小球摆至最低点时,轻绳中的拉力为 T。 为某一值时,最大。此最大值为( )A B2 C D【试题答案】A【推荐理由】受力分析、物体平衡、摩擦力分析是高考热点,历年都涉及。本题的物理情景非常熟悉,考查的知识点也是几乎每年必考的共点力的平衡、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关系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要求考生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

3、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2我国已掌握“半弹道跳跃式高速再入返回技术”,为实现“嫦娥”飞船月地返回任务奠定基础。如图虚线为大气层边界,返回器与服务舱分离后,从 a 点无动力滑入大气层,然后从 c 点“跳”出,再从 e 点“跃”入,实现多次减速,可避免损坏返回器。d 点为轨迹的最高点,离地心的距离为 r,返回器在 d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地球质量为 M,引力常量为 G。则返回器A.在 b 点处于失重状态B.在 a、c、e 点时的动能相等C.在d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D.在d点时的速度大小 v【试题答案】C【推荐理由】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

4、是近几年高考热点内容,且常联系我国航天航空实际,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今后仍是高考的热点之一。另外分析近几年高考真题,发现2017年全国卷未考,2016、2015、2014、2013年全国卷均有考查,故2018年考查的几率比较高。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型出现。3.如图所示,abc 为半径为r的半圆,圆心为 O,cde 为半径为 2r 的圆弧,两圆孤相切于 c 点,空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带电微粒1、2分别由 a、e 两点同时开始沿圆弧运动,经时间在 c 点相碰,碰撞时间很短,碰后结合成个微粒 3,微粒 3 经时间第一次到达 O 点。不计微粒的重力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则()A微粒1带正

5、电B微粒3可能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到 O 点C微粒1和2的电荷量之比为D【试题答案】CD【推荐理由】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高考中的热点话题,每年都会涉及;动量部分的内容归为必考内容后,极有可能考查动量与磁场相结合问题。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动量守恒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几何关系求得运动轨迹,或反过来由轨迹根据几何关系求解半径,进而求得速度、磁感应强度。本题考查了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思想。4.据报道,2018年4月18日,某市一处高压电线落地燃烧,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高压电线落地可能导致行人跨步触电,如图所示,设人的两脚 MN 间最大跨步距离为 d,电线触地点 O 流入大地的电

6、流为I,大地的电阻率为 ,ON 间的距离为R。电流在以 O 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半球面上均匀分布,其电流密度为,若电流密度乘以电阻率等于电场强度,该电场强度可以等效成把点电荷 Q 放在真空中 O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脚并拢跳离触地点是防跨步触电的一种有效方法等效B点电荷 Q 的电荷量为(k为静电力常量)C图中 MN 两脚间跨步电压可能等于D当两脚间的距离处于最大跨步时,跨步电压可能为零【试题答案】ABD【推荐理由】近几年高考比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物理概念、规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本题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电场强度、电压,培养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7、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是高考中必考知识点,学生应重视相关方面的内容,并会应用其分析问题。5.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金属导轨 PQ、MN 水平平行放置,间距为 L,导轨的P、M 端接到匝数比为的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变压器的副线圈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在两导轨间 X0 区域有垂直导轨平面的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一阻值不计的光滑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开始时导体棒处于处 x=0,从 t=0 时刻起,导体棒ab在沿 x 正方向的力 F 作用下做速度为 v 的匀速运动,则 ()A导体棒 ab 中产生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2kv B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C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 D在t

8、时间内力做的功为【试题答案】BC【推荐理由】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变压器是每年必考题,且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本题把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综合在一起,涉及内容包括了交变电流、变压器和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6.如图1所示,用半径相同的 A、B 两球的碰撞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质量为的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C 由静止开始滚下,进入水平轨道后,从轨道末端水平抛出,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复写纸上,在下面的白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 10 次,得到 10 个落点痕迹。再把质量为的 B 球放在水平轨道末端,让A球仍从位置 C 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

9、重复操作 10 次。M、P、N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未放 B 球时,A 球的落点是 P 点,O 点是水平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如图2所示。(1)在这个实验中,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两个小球的质量应满足_(选填“”或“ ;BC (2)C(3)(4)OP; OM和ON (5)连接 OP、OM、ON,作出M、N在OP方向上的投影点 M、N,如图所示。分别测量出OP、OM、ON 的长度。若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满足关系式,则可以认为两小球碰撞前后在 OP 方向上动量守恒。【推荐理由】2017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完善考核目标和考试内容,将动量、近代物理等知识列为必考内容。另外纵览近6年全国卷1的

10、力学实验,每年几乎都不一样。实验题增强了探究性和开放性,本题通过设问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开放性实验考查的几率非常大。7.惠斯通电桥是电学实验中测电阻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在1833年由Samuel Hunter Christie发明,1843年由查理斯惠斯登改进及推广的一种测量工具。它用来精确测量未知电阻器的电阻值,惠斯登桥可以获取颇精确的测量。如图1就是一个惠斯通电桥电路图。(1)在图1中,在 a、b 之间搭一座“电桥”,调节四个变阻箱的阻值,当 G 表为零时(此时也称为“电桥平衡”),4 个电阻之间的关系是: (2)我们现在想要测量某个未知电阻Rx,实验室有如下

11、器材:A.一个电阻箱RB.一个滑动变阻器C. 一个灵敏电流计GD.一个不计内阻的恒定电源EE.开关、导线若干根据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设计了如图2所示电路进行实验,有以下实验操作:A、按图2接好电路,调节,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头,当G表示数为零时,读出此时变阻箱阻值;B、将Rx与变阻箱R互换位置,并且控制 不动,再次调节 ,直至电桥再次平衡时,读出此时变阻箱阻值;C、由以上数据即可得Rx的阻值,其大小为Rx=【试题答案】(1) (2)R;P;R;400【推荐理由】根据电桥的平衡,分析出电阻关系,是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原理。根据此原理就可以设计测电阻的步骤,并完成实验。本题跳出常规,着眼素质,恰到

12、好处的“变”,但只要认真分析题意就可以找出实验的具体方法和依据;这也是近几年实验考查一个新的走向,考生需要多关注此类试题。8如图所示,两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 MN、PQ 相距 L=0.5 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 =30,导轨上端跨接一阻值为 R=0.4 的定值电阻。距导轨顶端MP的距离为 d=0.5 m 的 CD(CDMP)下方有方向垂直于导轨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0=1 T 的匀强磁场。现将金属棒从 CD 处由静止释放。已知金属棒的质量为 m=0.2 kg、电阻为 r=0.1 ,在运动过程中金属棒始终与 CD 保持平行,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当金属棒沿导轨下滑距离d时(图中EF的位置)

13、速度刚好达到最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试求:(1)金属棒速度达到的最大值和从 CD 下滑到 EF 的过程中金属棒上产生的焦耳热 Q;(2)为了使金属棒经 EF 后回路中不再产生感应电流,可使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发生变化。试写出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从金属棒到 EF 处开始计时)。【试题答案】(1)2m/s 0.02 J(2)【推荐理由】本题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考查的内容涉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能量守恒定律、匀加速直线运动、欧姆定律内容,要求考生能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读出重要的物理信息,并根据物理知识列出相关的物理表达式,综合性较强。9.如图所示,半径为 r 、间距为 L 的两根等高光滑的四分之一金属圆弧轨道通过两段较短的光滑绝缘材料与两根足够长且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