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定义总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9175525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定义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学定义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学定义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理学定义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理学定义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定义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定义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定义总结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P1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P43. 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做适当控制,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P44.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借助于一定的仪器,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P45. 测验法: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P56. 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正确性,有效性程度。可以通过行为预测来表示。P57. 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

2、种方法。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P58. 临床法:是通过谈话,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系统地,综合地描述心理现象的方法。P59. 个案发:是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P510.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就是根据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研究其本质,规律和机制。这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原则。P611. 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加以考察。P612.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就是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都应该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并从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P613. 胚种阶段

3、:0-2周,受精后约两周的时间。P2314. 胚胎阶段:3-8周,胚胎阶段是发育中一个关键阶段,对各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适应力很差。P2315. 胎儿阶段:9-38周,在胎儿期,所有器官和机能趋于“人”,所有系统开始具有整体功能。P2316.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P3317.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P3318. 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即会的反射。P3419. 条件反射:是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P3420. 泛化

4、现象: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当一种无关刺激物已成为条件刺激物引起条件反射后,同这种刺激物类似的刺激物,虽未曾与条件刺激物结合,但也能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P3521.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上代许多的生物特征传给下代的过程。P3922. 遗传素质:通过遗传获得的,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P3923. 噪声: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无组织的,不定型的听觉刺激。有三个维度:强度,可判断性,可控性。P4024. 拷贝世界:就是由电视,网络,书,报,杂志,广播,电影,光碟等大众传播媒体所构成的精神世界。P4425.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闭锁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是相对于人的外部

5、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的。闭锁性首先表现出现了“内心的秘密”。P4826. (中学生心理发展)第二次诞生:由于思维的发展,青少年把探索的视线转向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开始转向自己的内心活动,在斯普兰格理论中叫做“第二次诞生”,在汤姆利尔茨的理论中叫做“内部的获得时期”。P4827. 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P5328.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P6429.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P6430. 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由教师指导,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形成技

6、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品德的过程。P6531. (学习迁移的种类)正迁移:前一种学习有助于后一种学习的现象。例如会素描就容易学油画,会打棒球就容易学打高尔夫。P6832. 负迁移:前一种学习阻碍了后一种学习的现象。学习汉语拼音不利于学英文字母。P6833. 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的影响。例如温故而知新。P6834. 逆向迁移:后面学习影响着前面学习所形成的经验结构,使原有的经验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使之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重构等。P6835.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轴向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课堂学了新词,之后用在了阅读上。P6836. 垂直迁移:也称纵向

7、迁移,是指处于不同轴向,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植物-动物-生物,角-直角-锐角。P6837. 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P6938. 具体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特殊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例如学会写“石”,就有助于写“磊”。P6939. 官能:是指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心理能力。P6940. 心向: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没有这种准备状态更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迁移。P7041. 学习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

8、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P7042. 理解: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认识未知事物的属性,联系与关系,直至解释其本质规律的思维过程。P7243. 实物直观:是指通过演示实物,实际参观,见习等使学生获得实际事物的感觉,知觉,表象和观念的一种直观形式。P7344. 模像直观:指利用图形,实物模型等材料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的一种直观形式。P7345. 言语直观:利用生动形象的言语描述,使学生对所描述的事物形成清晰映像的一种直观形式。P7346. 变式:指不断地变换材料的呈现形式,从不同角度和方面使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P7347. 知识的应用:主要指用

9、已学过的知识解答各种口头或书面的作业题以及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完成各门学科所规定的练习作业。P7348. (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审题:指了解题意,搞清问题中所给予的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它是知识应用的首要环节。P7449. 课题类化:是指学生把要解答的课题归入到某一类课题中去的过程。P7450.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P7551. 动作技能:是一种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躯体运动方式,它借助骨骼和相应的神经过程的活动表现出来。P7552. 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P7553. 品德:即道德品质

10、,是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P7954.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P7955.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P10156.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大小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P10357.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P10358. 绝对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P10359. 绝对阈限: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P10360. 差别感受性: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P1046

11、1. 差别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也叫做最小可觉差。P10462. 后象: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注视亮着的灯,然后闭眼,就会有灯的亮点出现在背景上。P10563. 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例如切割玻璃的声音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看见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P10664. (减法颜色混合)颜料混合:是将两种颜料在调色板上混合之后作用于视觉系统引起的。它遵循一种减法过程。例如黄和蓝混合产生绿。P11065. (加法颜色混合)色光混合:是当各种不同的波长同时作用于眼睛时在视觉系统中实现的混合。(互补律,

12、间色律,代替律)P10966. 互补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同它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这两种色光成为互补色。例如黄和蓝,绿和紫,红和青。P10967. 皮肤觉:包括触觉,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P11768. 平衡觉:又称静觉,是对人体做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做旋转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P11769.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P11870. 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P11971. 运动知觉:指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直动知觉和似动

13、知觉。P12372. 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P12373. 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动,指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人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例如电影,电视的原理。P12374. 诱发运动: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知觉。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浮云是运动的,可是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P12375. 自主运动:引起移动知觉经验的刺激,其本身静止,而观察者却知觉其在移动的现象。

14、例如注视蜡烛的光点,会看到光点似乎在运动。P12376. 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P12377.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目的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P12978. 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P12979. 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三个环节是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P13780. 识记: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P13881.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P13882. 再认或回忆:是在不同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P13883. 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

15、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P13984. 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P13985. 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象在人脑中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一般是1-2秒。P14386. 短时记忆:一般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P14587. 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的记忆。P14788.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与重现。P15189. (影响遗忘因素之系列位置效应)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P15290. 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

16、P15291. 低度学习材料:对学习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P15392. 过度学习材料:如果达到恰能背诵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的材料。P15393. (遗忘的原因之干扰说)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P15494. 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P15495. “舌尖”现象:明明知道某件事情但就是无法回忆出来的现象。P15596.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P15597. 遗觉象: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遗觉象是记忆表象的一种特殊形式。P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